過去,在我們體質太寒的時代,最後所有的蔬果都不能吃
我看到一個中醫生很會寫文章
她總是說不可以吃水果
我們不是因為看到這篇文章而不吃水果的
而是那一段期間,一吃就咳,一吃就流鼻涕,因此自動不吃的
我戒水果,戒得好痛苦
我愛吃橘子鳳梨
橘子會咳,鳳梨會腿不寧
直到去年,長女體內熱到受不了,我開始買西瓜汁給她喝,當時我和次女都還不能碰
後來冰箱都會準備水梨
試過各種水果,還是水梨的涼性比較溫和
以後就不知道了
而我今天起床,牙齒不痛了
因此感觸很深
還記得我年輕時,有個女人出很多書,拼命提倡吃地瓜餐
不僅出書,還開餐廳與養生會館
她最開始的書非常誇張,幾乎餐餐都吃地瓜與地瓜葉
剛剛姑狗一下,現在改變說法了
我從小就愛吃地瓜
尤其因為上一代吃怕了地瓜,因此我媽非常厭惡地瓜,我家不允許看到地瓜
因此,我獨立後,我很喜歡吃地瓜
可是,我不能吃太多地瓜,會有明顯的中毒反應
因此當時那本書作者提倡的說法,根本就會很有問題
一天吃個一小條,久久吃一次,當然沒問題
但是當年看到火紅的地瓜全餐,我實在捏把冷汗
回到這次的綠苦瓜
我吃半條,的確太寒
卻意外的治好我的牙痛
而我想到那位提倡終身不吃任何水果的中醫生
嗯,倘若我長女完全不吃水果,那會出問題
另外,那位中醫生反對冷氣
ㄟ,今年三月,我嚴重的問題,全部靠冷氣來解決
至今,只要孩子不在家,我白天都不開冷氣,只吹循環扇
整天待在冷房內,皮膚會感到非常悶
然而冷氣是用來除濕的,台灣夏天非常潮濕
一年四季,每年干支不同,使用冷氣的狀況也不同
這也是我不願意著書或成為老師的原因
我自己在這邊寫自己的生命經歷分享,自己寫高興的
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我總是感到,我無法為他人的生命負責
每個人的背景條件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我從小就深深的這樣堅定的想法,至今還是沒有改變
前面提到,小孩雖然認為我的那些滋養精神的方法是老人才會做的事情
不過,現實生活,還是逼得她們不得不學習
譬如這周一開始,長女左邊長了很大的痘痘
她出生到現在,沒有這麼悲慘過
她每天都在問我痘痘的事情
我只能說,觀察,回報,我說可能是”大暑”的緣故
這周一到周三,她情緒都很差,都很火大
不僅是大痘痘,還有身體很不舒服,脾氣很壞
我真的以為是大暑的緣故
最後謎底揭曉
周四,她買早餐的店沒開,她就改吃別的,沒想到痘痘很快就消失
原來,這周一到周三,她每天早上吃薯餅
薯餅的製程,剁碎的馬鈴薯捏成餅,丟到油鍋炸成薯餅,因此每個面積都是炸的
然後早餐店用煎或烤加熱
那真的是超級油炸烤得火熱食物
長女又在大暑時節每天早上吃
不僅臉上冒大顆痘痘,還每天火大的要命,身體也不舒服
我哪會知道她早餐吃啥?
那時就很納悶,從小暑開始,我們家就嚴陣以待,食物盡量清淡,也忌口油炸
哪知道她自己早上買薯餅當早餐
她有時愣愣的,孩子一下子也無法想像這食物製成的過程
她說薯餅真的很好吃
我與次女都笑笑不說話
我們天生體質就不喜歡這樣的食物,全部都是油炸的
我安慰孩子,8/8就立秋了,等涼一點,你就可以吃薯餅了
以後不要在小暑大暑期間吃薯餅就好了
糟糕,我這樣得罪賣早餐的行業
我孩子很喜歡忠孝東路頂好商圈一家地下美食街的紫米粥
卻是這家生意鼎盛的老店,我才知道,夏天不能吃紫米
他們夏天不賣紫米
因為紫米太補了
喔,對於身體虛弱的人,該吃就吃,不分季節
但是那種老店,真的就夏天不賣紫米粥
而我看外面手搖連鎖店
一旦開發新產品,一年四季都在賣紫米或小紫蘇
紫米大補,小紫蘇大寒
喔,前面是提到
孩子稱為老人活動的靜心之類的
她們最後還是會學到
因為心靜下來,才能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才能觀察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不僅是食物,還有人事物會對我們造成的反應與變化
一般人不適合吃附子,因為要體質敏感的人吃,才不會有危險
我們都沒想到次女今年體質不寒了
有陣子她有寒氣,我都讓她晚上吃附子麻黃細辛,不敢讓她早上吃
可是變嚴重,喔,不是藥物因素,後來知道是外在的環境因素
那天我就讓她早上吃,沒想到一進捷運站就暈過去
這是遺傳的體質,太熱,會昏倒
附子在體內,彷彿是太陽在血管裡穿梭
夏天正常體質喝點四逆輩,像我們就會昏過去
因此中醫不愛開四逆輩
有時候反應非常嚇人
不過,那次之後,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體質已經改變了
前天次女太累,洗完澡,頭髮包裹著毛巾,就在我床上睡著,我也沒發現
等到她醒來,就鼻塞了
這次我們就沒用四逆輩,我只煮碗熱湯給她喝
然後她肚子餓,我就煮了放嫩薑絲的絞肉麵線給她吃
讓她睡我床上,關掉冷氣
大概幾小時寒氣就除盡
她的臉一寒,就會長東西,寒氣一除,立刻就消失,因此很好打理
而孩子受寒,睡覺時可以聽到呼吸聲音是異常的
等到聲音正常,昨天我就問她,可不可以回去自己的床上睡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