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世王問答品第二十二之二
復次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菩薩當修幾法,獲得自在之法趣向自在?」
佛言:「大王!菩薩當修八法,即得自在之法趣向自在。何等為八?一者出美善語心意質直,二者心常柔軟,三者心善愛樂,四者心常平正,五者無諂,六者無誑,七者不嫉,八者心常調暢。菩薩若具如是八法,即得自在之法趣向自在。」
阿闍世王復白佛言:「菩薩當修幾法,能於自在中住?」
佛言:「大王!菩薩當修四法,能於自在中住。何等為四?一者若生人間,願為轉輪聖王,值佛出世。二者願為帝釋,值佛出世。三者願為娑婆界主大梵天王,值佛出世。四者願為豪勝長者,值佛出世。菩薩若具如是四法,能於自在中住。」
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淨信以何為畢竟?」
佛言:「大王!善知識為畢竟。」
王言:「多聞何為畢竟?」
佛言:「多聞慧為畢竟。」
王言:「布施何為畢竟?」
佛言:「[1]布施大富為畢竟。」
王言:「持戒何為畢竟?」
佛言:「持戒能生善趣而為畢竟。」
王言:「忍辱何為畢竟?」
佛言:「忍辱隨護[2]眾生而為畢竟。」
王言:「精進何為畢竟?」
佛言:「精進善能圓滿一切佛法而為畢竟。」
王言:「禪定何為畢竟?」
佛言:「禪定近寂為畢竟。」
王言:「勝慧何為畢竟?」
佛言:「勝慧息諸煩惱而為畢竟。」
王言:「聽法何為畢竟?」
佛言:「聽法斷諸疑惑而為畢竟。」
王言:「問法何為畢竟?」
佛言:「問法離諸雜說而為畢竟。」
王言:「居處閑寂何為畢竟?」
佛言:「居處閑寂得禪定神通而為畢竟。」
王言:「觀想何為畢竟?」
佛言:「觀想離念為畢竟。」
王言:「無常聲何為畢竟?」
佛言:「無常聲離諸執著而為畢竟。」
王言:「苦聲何為畢竟?」
佛言:「苦聲無取為畢竟。」
王言:「無我聲何為畢竟?」
佛言:「無我聲滅我我所而為畢竟。」
王言:「寂靜聲何為畢竟?」
佛言:「寂靜聲隨止為畢竟。」
王言:「深固作意何為畢竟?」
佛言:「深固作意發起正見而為畢竟。」
王言:「若身心離何為畢竟?」
佛言:「[3]身心離發起禪定神通而為畢竟。」
王言:「聖道何為畢竟?」
佛言:「聖道現前三昧果而為畢竟。」
王言:「信解何為畢竟?」
佛言:「信解解脫圓滿而為畢竟。」
王言:「諸佛出世何為畢竟?」
佛言:「諸佛出世成就一切菩提分法而為畢竟。」
王言:「如何是佛出世?」
佛言:「大王!隨發菩提心即是佛出世。」
王言:「云何發菩提心?」
佛言:「所謂大悲出生。」
王言:「云何大悲出生?」
佛言:「謂即發起淨信。」
王言:「云何發起淨信?」
佛言:「若發菩提心即是發淨信。」
王言:「當云何發彼菩提心?」
佛言:「深心不退轉是發菩提心。」
王言:「云何是深心不退轉?」
佛言:「即是所起大悲。」
王言:「云何能發大悲?」
佛言:「於一切眾生不生厭捨之心即是大悲。」
王言:「云何於眾生得不厭捨?」
佛言:「所謂不著己樂。」
王言:「云何是不著己樂?」
佛言:「謂於三寶常不捨離。」
王言:「云何能於三寶不捨離邪?」
佛言:「若能除去一切煩惱,即於三寶而不捨離。」
爾時阿闍世王重復肅恭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善說如來清淨法律。如來能善施設學處,復能隨順諸佛世尊所說正法,不壞因果遠離斷常,隨諸所說成辦事業,善惡果報俱無壞失,離諸虛誑如佛所說。如是最上廣大清淨教中,誰人敢破?復誰問難及生毀謗?唯除不種善根諸罪業者。世尊!我昔不曾深種善根於佛勤孝,不能出自血肉報佛深恩。願佛今時威力加護,[A1]令我一切煩惱、一切罪業皆悉消滅。世尊!彼妙吉祥童真菩薩是善知識,長夜利樂,為我息除諸有惡作,法光照我,我亦不能報彼深恩。世尊大慈大善知識,能為我說普盡梵行最上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