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
如來不思議品[1]第四之一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信心住菩薩,於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十種不思議法中,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何等為十?一者於佛如來最勝身相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適悅之相發希有想。二者於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三者於佛如來最上大智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四者於佛如來微妙光明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五者於佛如來圓滿戒定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六者於佛如來廣大神足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七者於佛如來十種智力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八者於佛如來四無所畏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九者於佛如來大悲之心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十者於佛如來不共佛法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如是十種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可思議希有之法,住信菩薩精進勤求,不怖不懈心無動轉,乃至身肉皮骨筋脈血髓乾枯焦瘁,若未能得如來十種不思議法,於其中間不生疲倦,精進勤求必當獲得。舍利子!住信菩薩於佛如來如是十種不思議法,應當如是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如來身相不思議, 應觀微妙淨法身,
無相亦無對礙門, 菩薩能生於信解。
乃至諸趣廣分別, 音聲惟佛不思議,
於一切處[2]寶法門, 應當信解佛境界。
所有一切眾生類, 上中下根有差別,
惟佛勝智普能知, 信解智力不思議。
諸佛無邊大光明, 淨光明網不思議,
廣大照曜於十[A1]方, 無邊剎海皆洞徹。
牟尼出世淨妙戒, 而不依止世間法,
住信菩薩淨信心, 信佛神足不思議。
諸佛神通境界門, 而諸菩薩不能知,
諸佛常住等引心, 佛解脫門不思議。
法界廣大無分別, 惟佛勝力悉能知,
具足智力大仙尊, 無邊無際虛空等。
假使一切眾生類, 互發問端辭猶海,
隨問遍答生喜心, 如來無畏不思議。
為一眾生作利益, 無邊眾生亦復然,
普令安住調伏心, 如來大悲不思議。
如來諸相皆具足, 而能覺了一切法,
不共佛法功德門, 於一切處智顯示。
如是十種不思議, 攝諸佛法入法性,
若能遍起信解心, 菩薩善住於淨信。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住信菩薩於佛如來最勝身相,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謂佛如來其身清淨,於彼一切不善法中普能除斷,復於一切善法之中皆悉具足。如來身者,已離一切不淨穢惡筋骨血肉流散漏失諸染污法。如來身者,自性明亮清淨瑩潔,永離一切煩惱垢染;超出世間,不為一切世法所染。如來身者,積集無量福智妙行長養眾生,修習無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諸善法,嚴具一切勝功德花,如大圓鏡現眾色像,復如清淨水月影現。又如來身者,如虛空界普攝一切,復如法界最上最勝。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虛空身、無等等身、一切三界[A2]最勝之身。又如來身者,不可喻身、無所喻身,清淨無垢離諸染污,自性光明非先際可觀、非後際可觀、非現在可觀、非種族可觀、非色可觀、非相可觀、非隨形妙好可觀、非心可觀、非意可觀、非識可觀、非見可觀、非聞可觀、非念可觀、非表了可觀、非蘊可觀、非處可觀、非界可觀、非生可觀、非住可觀、非滅可觀、非取可觀、非捨可觀、非出離可觀。非行可觀、非顯色可觀、非狀貌可觀、非形色可觀、非來可觀、非去可觀、非戒可觀、非定可觀、非慧可觀、非解脫可觀、非解脫知見可觀、非有相可觀、非離相可觀、非法相可觀、非諸相成辦可觀、非無所畏可觀、非無礙解可觀、非神通可觀、非大悲可觀、非不共佛法成辦可觀。諸佛出現,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性妙身、空無相無願無際岸身、無種類身、無積聚身、無分別身、無依止身、無別異身、已得善住不動轉身、無色非色自性身、無受非受無想非想無行非行無識非識自性身、無實無生非大種身、未曾有未曾有業身,非眼所生不從色中出亦非在外,非耳依止不從聲中出亦非在外,非鼻所嗅不從香中出亦非在外,非舌了別不從味中出亦非在外,非身和合不從觸中出亦非在外,非心所轉、非意所轉、非識所轉,亦非不轉亦非隨轉,得安住無動等虛空身,法界最上混入虛空界。舍利子!如是等法,住信菩薩能於如來不可思議淨妙身相,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無量俱胝那庾多, 歷劫廣修菩薩行,
身業三種善淨中, 勤求無等善逝身。
十方世界起慈意, 廣以身命行布施,
常離欲邪行染心, 勤求無上虛空身。
清淨微妙上衣飾, 無量劫中行布施,
施波羅蜜妙行圓, 廣施最上諸佛子。
犛牛愛尾猶護戒, 能捨身命忍無怨,
願求佛身無懈心, 廣修精進波羅蜜。
樂觀諸佛定境界, 內心樂起慧方便,
法界最上善逝身, 願我如是當獲得。
[1]諸佛善行廣作已, 得菩提果人中上,
當獲廣大虛空身, 善離塵染淨無垢。
離我人相自性空, 無相無言無所得,
出過諸眼境界門, 大牟尼身如是得。
離色離聲意清淨, 無生無作本來空,
當得如來無動身, 十[2]力善逝亦如是。
如幻化出種種身, 諸象馬等及人相,
愚癡虛妄顛倒心, 佛十力尊色相見。
過去無量諸善逝, 未來諸佛亦復然,
同一無等法性身, 法界最上虛空等。
「舍利子!彼住信菩薩於如是等諸佛如來最勝身相不可思議,信解清淨,超越分別、離諸疑悔,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住信菩薩於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舍利子!謂佛如來於彼一切眾會之中所出音聲,皆為調伏隨順作諸善利所有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普遍意樂悉令生喜。然佛如來不作是念:『我能為此苾芻眾會宣說諸法。為此苾芻尼眾會,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剎帝利、長者居士、梵眾會等,為其說法。』又佛如來隨宜宣說契經、諷頌、記別、應頌、自說、譬喻、緣起、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等法,普為一切眾會乃至梵眾,如應宣說。所有上中下根種種差別諸眾生類悉聞法句,而彼法句皆從如來口門而出,隨諸根性各得解了,於其中間亦無語言互相違礙,各各於法明了知解。此即如來宿福果報現轉妙音,令諸眾生隨轉解入。
「又舍利子!如來聲者,所出細滑悅意可樂,清淨無垢美妙樂聞,復善明了不麁不惡,聞者身喜心無厭倦。聞者心喜喜樂隨生,分明解了咸生愛樂,心意調適,如師子音聲、雲雷音聲、海潮音聲、迦陵頻伽微妙音聲、清梵音聲、[A3]大鼓音聲、吉祥音聲、柔軟音聲、振響音聲、令彼眾生諸根適悅淨妙音聲、一切眾會忻樂音聲、諸相具足最勝音聲。諸佛如來若此若彼,皆悉具足無量功德清淨音聲。舍利子!此如是等,是為住信菩薩於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如來梵音妙聲相, 所出音聲善調伏,
梵眾不及佛音聲, 如是諸法皆具足。
佛聲能與慈相應, 廣大悲心復高勝,
喜捨相應亦復然, 牟尼聖尊妙音出。
聞聲能息眾生類, 貪火瞋毒諸不善,
愚癡暗冥亦消除, 如是音聲皆具足。
種種方處諸人眾, 普遍一切人類中,
乃至極此閻浮提, 種種語言佛善了。
眾生隨聞佛音聲, 地居空居諸天眾,
得聞牟尼妙音聲, 隨佛音聲能解入。
二足四足及多足, 無足等類聞佛聲,
隨觸隨聞寂意生, 彼一切處隨聲轉。
三千大千世界中, 開明調伏眾生類,
普攝上中下諸根, 隨佛音聲而善轉。
應調伏者聞解脫, 離諸分別非分別,
等引心說聖諦門, 是中無執亦無縛。
無邊眾生聞佛聲, 聞已息除諸煩惱,
志誠歸命佛法僧, 聞已戒忍皆具足。
如來最上妙音聲, 是聲深廣無邊量,
音聲無邊智無邊, 菩薩智信無疑悔。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