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世王問答品第二十二之一
爾時阿闍世王即起是念:「此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右手所持大金剛杵幾何輕重?而祕密主有大力勢能善執持。」
時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知其所念,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當知此金剛杵亦輕亦重。」
王言:「以何緣故亦輕亦重?」
金剛手言:「為欲調伏憍慢貢高諸眾生故,此杵即重;為示無慢正直諸眾生故,此杵即輕。」
時金剛手菩薩即以所持大金剛杵置之于地——當置地時,以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汝今宜應以此地中大金剛杵而自舉之。」
時阿闍世王即時以自堅固勇力欲舉其杵,竭其力勢不能動搖一毛端量。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昔曾於戰陣之所取被甲大象,一手執持舉擲于遠。此金剛杵其量微小,我今竭自力勢不能動搖,況復舉邪!以何緣故其事如是?」
佛言:「大王!無自惱心,此金剛杵至極重故。」
時阿闍世王即白帝釋天主言:「憍尸迦!今宜舉此地中所置大金剛杵。」
時帝釋天主即時以自勇猛神力欲舉其杵,盡竭其力不能動搖。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若與彼阿修羅王鬪戰之時,我力堅勝勇銳無敵,右手取彼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有大車,量廣七百由旬,我時執持如迅風行。此金剛杵竭自勢力不能動搖,豈非世尊廣大威神所制止邪?」
佛言:「憍尸迦!此亦非我神力所制,但為彼金剛杵至極重故。憍尸迦!於汝意云何?須彌山王至極重邪?」
天主白佛言:「須彌山王至極重[1]大,喻所不及。」
佛言天[2]主:「此金剛杵金剛所成,重復過彼須彌山王。而金剛手菩薩能以此杵擲碎輪圍諸山猶如糠粃,以其金剛大力勢故。」
爾時帝釋天主即白尊者大目乾連言:「佛說尊者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願今尊者舉此地中大金剛杵。」
尊者大[3]目乾連即自思念:「我若於此人天大眾之前不能舉動此金剛杵,豈非於我生慢心邪?」作是念已,運自神力方欲前舉彼金剛杵,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海水騰涌,大地普皆怖畏振擊,唯金剛杵不動不搖。是時尊者大目乾連前詣佛所頂禮佛足,作是白言:「佛說我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具大威神名稱力勢,能以四大海水置於掌中,亦能轉此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有人以一金錢轉於指端;又能空中止其日月,制彼威光不令轉動;又能取彼須彌山王擲過梵世,又能調伏難陀、烏波難陀二大龍王,又能於彼陽焰世界周行乞食。此金剛杵其量微小,然我亦復不能動搖。世尊!豈非我今神力減邪?」
佛言:「大目乾連!非汝神力有所減少,但為菩薩威力加持,一切聲聞、緣覺悉不能動,況餘眾生。又目乾連!假使殑伽沙數諸佛剎中所有須彌山王悉能振動,唯金剛杵隨置地方不能動搖。」
目乾連白佛言:「世尊!金剛手菩薩具大力勢而能戲擲此金剛杵,誠哉希有。」
佛言:「大目乾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尚能合入一須彌山,悉能動搖;此金剛杵而不能動。」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生希有心,前白佛言:「希有世尊!此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具大力勢,善能持彼大金剛杵。此[4]祕密主為即父母所生力邪?為神力邪?」
佛言:「大目乾連!父母所生之力隨所入處皆有分量,而諸菩薩神通力者無盡無限。我若開示,使天人世間咸生迷惑。」
爾時世尊普遍觀察諸眾會已,告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言:「汝今宜應自當舉其地中所置大金剛杵。」
時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神力振動三千大千世界已,即以左手舉取其杵,戲擲空中旋繞七匝,杵旋空已,即時接置安右手中。一切眾會生希有心,合掌頂禮大祕密主,咸作是言:「希有祕密主!能具如是廣大力勢,善持最勝大金剛杵,普願一切眾生皆悉獲得如是勝力。」
時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菩薩具修幾法,即能獲得如是勝力?」
佛言:「大王!菩薩若修十法,獲[5]斯勝力。何等為十?一者,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二者,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三者,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四者,見饑渴眾生施妙飲食。五者,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六者,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七者,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八者,見佛塔廟形像塗飾圓淨。九者,出歡喜言安慰眾生。十者,見彼負重疲困苦惱眾生為除重擔。菩薩若[6]具如是十法,即能獲得如是最勝之力。」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