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佛告舍利子:「云何諸菩薩摩訶薩勝慧波羅蜜多?舍利子!若諸菩薩行不退轉菩薩行時,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畢竟受持讀誦聽聞、廣大開示為他人說,得勝慧相。又彼勝慧,云何是相?云何入解?謂於勝慧所聞之相,隨意入解。又復云何是所聞相?所謂樂欲相、意願相、善和合相、善知識相、變化相、[2]迴向相、高貴相、尊重相、右旋相、極自在相、親近相、不聽外境相、承事相、作意相、不散亂相、如求寶相、如求醫相、滅一切病苦相、念器相、通達菩提相、對治覺悟相、入佛智相、聽無厭相、集法施相、施已無悔相、樂近多聞相、善作歡喜領納相、大喜遍身相、心大適悅相、聽無疲倦相、樂聞正法相、樂聞正行相、樂聞不觸無智相、樂聞波羅蜜多相、樂聞菩薩藏正法相、樂聞攝事相、樂聞方便善巧相、樂聞梵行相、樂聞神通相、樂聞四念處相、樂聞四正斷相、樂聞四神足相、樂聞十二緣生相、樂聞無常苦無我寂靜相、樂聞空無相無願解脫相、樂聞不積集不善根行相、樂聞積集善根行相、樂聞單已相、樂聞轉法輪相、於雜染中無散亂想相、調伏一切煩惱想相、歸向智者相、親近賢聖相、遠離不律儀相、樂聞聖人相、樂聞五根相、樂聞隨念觀察相、樂聞七覺支相、樂聞八聖道相、樂聞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量十八不共佛法相。
「舍利子!而於是中即聞修慧。所以者何?謂於菩薩藏正法而生樂欲,彼聽聞已而能了知,知已能修。若於菩薩藏正法中意願聽聞,起善和合近善知識,若變化若攝受右旋,若極自在,若親近多聞不聽外境,安住多聞勤勇作意,如求寶想、如求醫想、滅貪瞋癡想、受持想,若於諸法通達旨趣,及於意樂令智增長,聽受無厭。聞布施已能勇悍施,聞說戒已能護淨戒,聞說忍已而能忍辱,聞說精進而無懈怠,聞說禪定而不散亂,聞說勝慧心起盡漏樂勝多聞及聞法已身心適悅。聞大乘已而生勝欲,聞攝受事心行攝受,聞四念處而身受心法念住,聞四正斷則已生不善而令除滅、未生不善而能棄捨、已生善根而令增長、未生善法而能發起,聞說離諍而身心欲俱獲輕安,聞說禪定而心行決定,聞四無量已,於一切有情而起大慈、於彼樂著而起大悲、於諸正法而起大喜、於不善處而起大捨,聞五根已於信進念定慧而心能行,聞七覺支於一切法心生覺了,聞八聖道而能起心趣向涅盤。若於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量、十八不共法乃至無量佛法,如是當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聽聞已而能了知,知已能修。舍利子!如是所說種種所聞之相隨意入解,是為菩薩摩訶薩勝慧波羅蜜多之行。
「復次舍利子!菩薩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而能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受持讀誦聽聞、廣大開示為他人說,得諸法正行。云何是為諸法正行?謂於是法如其所說安立正行。舍利子!法正行者,謂若隨順攝受諸法。所以者何?謂法無執著是即正行,若住執著無有是處。於補特伽羅法中而求出離,亦無是處。若於補特伽羅法無所執著,是名正行。得無[1]疑惑,斯有是處。是故諸修行者,於此正法隨順攝受而無障礙,即為正行。
「復次舍利子!若於諸法及尊重法,無執無取無生無滅,及於諸法設順正理亦應無取,如是所說即為正行。如我今說無有少分亦無所見,如是無見無取是諸法相。云何為相?所謂有相、無相。所以者何?此相無相,說名無相。又此相者,於一切法都無覺了。此無相者,無見無取。如是所說即為正行。是故於此正行應當修習,現證諸法得無障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陀曰:
「若於菩薩藏, 不應生決定,
如是諸智者, 得安住正行。
又若於是法, 而或行執取,
及起邊執故, 此非為正行。
法雖不可得, 勿作於空解,
況此正妙法, 不同於虛空。
若法同虛空, 世間無領解,
由無領解故, 此非為正行。
又此正妙法, 無取無不取,
是故法非法, 不應生執取。
由無執取故, 此即為法相,
如是行相中, 說名為正行。
又此正妙法, 曾無有住著,
隨順而了知, 無能得損害。
由無所害故, 智都無所解,
如是行相中, 說名為正行。
又復諸智者, 住少欲功德,
於此正法中, 相應善修作。
若諸善安住, 行威儀正行,
而於所向方, 隨應得清淨。
以所向清淨, 知如是正法,
則能於處處, 了有情心意。
又復諸智者, 了彼心意已,
如是行相中, 而能宣正法。
又此甚深法, 通達勝義諦,
於如是義中, 而常獲決定。
又復諸智者, 多聞如大海,
以是最深廣, 行無量功德。
不假文與義, 能通達正理,
於無量文義, 獲堅固不動。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於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聞已乃至廣為人說,而能獲得勝慧光明。於諸法中,無明黑暗盲瞑翳障悉能除滅,於勝慧光速獲成就,善不善法如實了知,乃至命終諸不善法畢竟斷除。聞諸善法如所覺悟,於善寂默而能宣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陀曰:
「譬如入暗處, 現前諸色相,
彼眼不可見, 以火能破瞑。
如是現在劫, 彼有生死人,
於善不善法, 不聽而不知。
由聽是法故, 於罪不應作,
及除非義利, 速能趣涅盤。
樂親近師友, 增長於聞慧,
彼慧清淨故, 獲得妙樂義。
彼聞義智者, 見非法出離,
於淨法勇猛, 得殊勝妙樂。
若於菩薩藏, 聞已住法性,
光明照世間, 真行菩提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