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象(一)
法 象
《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在天成象」,因為「歲差」的因素,隨著歲月的變遷,「天象」所代表的節氣象徵也就改變了………
《繫辭上傳》第二章:「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乾卦初九《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由乾卦初九《文言》所述「……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這是夜之象………。
也就是《周易》64卦384爻的第一爻,它是在表徵「晝夜之象」。
《繫辭上傳》第十一章:「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法象」:法,就是「效法」;象,就是「成象」。
《繫辭上傳》第五章:「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法象莫大乎天地」,《說卦傳》第一章:「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繫辭下傳》第一章:「剛柔者,立本者也。」
《說卦傳》第二章:「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文言》說明這是夜之象,《周易》64卦序與「晝夜之象」有聯繫,而「剛柔」之取象,乃《周易》設數之基本。………。
《繫辭下傳》第二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在何時「觀象」?在何地「觀法」?
《說卦傳》第一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參天兩地而倚數」…………
《說卦傳》第二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觀易吟 邵康節
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據前輩所言,《周易》64卦384爻所繫之辭,與「歲差」、「時局」有聯繫,而當吾人仰觀天象時,「天象」因為「歲差」的因素,所代表的節氣象徵會改變,於是瞭解《周易》經傳的繫辭與「歲差」、「時局」的聯繫,是不可忽略的!
《周易》經傳的繫辭,那一字詞,與「卦象」有聯繫?那一字詞,與「卦氣」有聯繫?那一字詞,與「禽星」有聯繫?不可不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