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不可不革
道 生 法
..........
.................
《經法.道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殹(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法立而弗敢廢殹。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
……………
《太玄經》,西漢末年揚雄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
《太玄》有八十一首,第四十首為「法」首,準《周易》井卦,井卦卦氣界夏至。
..........
..............
蒙卦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噬嗑《象辭》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周易》以咸卦卦氣應夏至為「正法」、「敕法」之取象。
.
《序卦傳》:「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序卦: 升 → 困 → 井 → 革
困卦《象辭》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困卦卦氣為「霜降初候」,乾旱期到來,故取象「澤无水」。)
井卦《象辭》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澤无水」則取水於井,「木上有水」。勞民勸「相」,《周易正義》疏:相,猶助也。井卦卦氣為「芒種三候」,與「夏至」銜接。)
【「天相」入星宿6°,周文王時代約在赤經106°,昏見南中為「清明初候」,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為「小暑初候」,應豫卦與鼎卦卦氣。井卦初六之需卦,「九宮飛布」,需卦應鼎卦(鼎之下卦巽為木、上卦璃為目,「相」从目从木),井卦與「相」有聯繫!】
井卦《彖辭》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
鼎卦《彖辭》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
革卦《象辭》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尚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革卦卦序在井卦之後,井卦卦氣界「夏至」,革卦初九之咸卦,咸卦卦氣主夏至,故有「治歷明時」之象。)
「治歷明時」,因為「歲差」因素,《尚書.堯典》所立的「四中星」,其經度會改變。
老子作《道德經》時代,「夏至點」在井宿,而井卦卦氣界「夏至」, 既然井卦卦氣界「夏至」,而「夏至點」會改變,所以《序卦傳》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歷法不可太久遠,誤差值增大,故革卦《象辭》稱:「君子以治歷明時。」
《道德經》開宗明義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