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極之道
在前面幾則討論「太極」的貼文,過去易友們也曾談起《易傳》中「極」字的義理………
在《周易》經文中沒有「極」字,在《易傳》中則出現如下:
乾卦《文言》曰:「終日乾乾,與時偕行。………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節卦九二:「不出門庭,凶。」
象曰:「不出門庭,失時極也。」
未濟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繫辭上傳》第二章)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繫辭上傳》第五章)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變,其孰能與於此。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繫辭上傳》第十章)
「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繫辭上傳》第十一章)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上引《易傳》出現的「極」字中,以「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較引人注意,
何為「三極」?「三極」的「極」字與「太極」的「極」有相關聯嗎?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句,在《繫辭上傳》第二章的前後敘文如下: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此段文後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句,是大有上九的爻辭,而大有上九爻動為大壯,《繫辭下傳》第二章: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太極」與「大恒」
《易.繫辭上傳》第十一章所謂「易有太極」,而西元 1973 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繫辭傳》裡則稱「易有大恒」,這「太極」與「大恒」二者的聯繫是如何?學術界則是眾說紛紜………
首先讓我們來探究「極」字的古義:
極 小篆从木、亟聲。本義作「棟」解,乃屋頂正中之樑;故从木。又以亟本作「敏疾」解,含有急迫之意味;正中之樑即最高之樑,高則陡峻,並便於屋上之水向前後傾瀉;故極从亟聲。
《繫辭下傳》第二章:「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極」字本義作「棟」解,為“屋頂正中之樑”,而大壯卦為「宮室」之象,似乎「極」字與大壯卦是可作聯繫…………
待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