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才」之道
三極之道
......
............
上引《易傳》出現的「極」字中,以「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較引人注意.........
《繫辭上傳》第二章:「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有學者說“三才”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三極之道”。《繫辭傳》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之道就是“三極之道”。《繫辭傳》說:“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才(三極)之道為天道、地道、人道。
而《說卦傳》第二章則進一步闡述: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前輩的筆記對「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的象數是這麼表示:
震為足,為「立」之象,乾為天,「立天之道」為大壯卦象。
《繫辭下傳》第二章:「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極」乃屋頂正中之樑,與大壯卦可作聯繫。天文十二次「大梁」之「梁」亦可為屋脊之棟梁……
震為足,為「立」之象,坤為地,「立地之道」為豫卦卦象。
豫 小篆从象、予聲,本義作「象之大者」解,(見說文許著)乃一種特大之象,故从象。又以予余相通,即我之別稱,有以自我為中心意(「我象」、「我相」);相傳猶豫二獸,進退多疑,(猶乃類母猴之獸名,猶、豫二獸皆進退多疑)蓋以一己利害縈思而徘徊不定者,故豫从予聲。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繫辭下傳》第一章:「剛柔者,立本者也。」
豫卦《彖辭》曰:「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震為足,為「立」之象,兌為說,「立人之道」為歸妹卦象。
歸妹《彖辭》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說以動,所歸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