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能夠放輕鬆是需要練習和努力的,在觀念上可能得要修正一些,才比較容易放輕鬆!
好的

其實,戒嚴時代沒有什麼不好的,都只是生活型態的一種!只是它管的範圍多和管的比
較嚴格!不過,話說回來,等到情勢穩定好一陣子之後,多半會再放鬆的,不用太過悲
觀!可能我這麼說,妳比較不習慣吧...畢竟,妳是在一個自由環境較大很多的情況之
下成長的!以台灣來說,就算走到目前民主自由有一定的程度,還是會有專制的地方存
在!
你真是心地簡單和容易知足的人,的確在社會的大環境和工作上,我都很不習慣。望到現在上位的人怎樣做事,會痛心疾首,但若放眼默默緊守崗位,做能做且應做之事的人,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人和事,又會覺得欣慰。的確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不過我小事了,最重要失去自由的人能早日放出來,保外就醫也好,怎樣也好,先放出來,一切慢慢再說。
凡事真的要看透一點,會很有用的!若不看透的話,是很容易有悲愴的心境,對身心皆不好!
嗯嗯,已在承受惡果。
有時候看似沒有發展,時間到了,自然會看到自己該發展什麼,不用太心急!
學易,重在學豁達!
嗯嗯,我聽你的,不心急,不亂辭職,在外面找自己的舞台,盡量令自己開心一點,也不跟老闆計較。我收下你的第一課了

不過,真是很奇怪,我正想問你,有時若你在乎一件事,但卜卦的結果不似預期,你能否做到轉念接受和調適呢?
不是想鑄刀,當時只是好奇,拿了一下古代的刀而已!
如果沒有練出應有的內勁的話,光憑蠻力去拿這種刀劍去揮舞的話,是無法撐久的,也無法靈活!
噢!原來是內勁,明白了!即是楊過練玄鐵劍般練出的內勁!
妳可能不知道,
有時候不同神明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意見未必會一致喔....呵呵!
我意外地知道了,不久前到文武廟和旁邊的列聖宮求籤,文武廟我不常去,但朋友說起好的經歷,就覺得,去參拜也不錯,也問了籤。到去列聖宮參拜和求籤時,突然想,我之前問過文武帝了,還要問嗎?但一,想聽聽觀音菩薩的意見,二,正如看醫生拿第二意見,若那事在心中的分量重要,去問是為慎重起見,而不是褻瀆。所以當下問了辭職跟感情事。
結果,文武帝跟觀音菩薩的賜福真的很不同,着眼點不同,建議也不是完全一致。文武帝(籤譜是用關帝靈籤)風格直接,清楚告知結果,觀音菩薩有慈悲的感覺,從容自在,不是黑白二元思維,是從心態做法上去勸導。之前也為這些事求過城隍的籤,六十甲子籤,頗喜歡,很實際和融入生活,但有時是祂告訴你了(君爾寬心且自由,門庭清吉家無憂,財寶自然終吉利,凡事無傷不用求/勸君把定心莫虛,前途清吉得運時,到底中間無大事,又遇神仙守安居),但你仍然不能放下!
妳如果真要想得到神明的回覆是什麼的話,可以用擲筊呀!
如果是想要得到佛菩薩的回覆是什麼的話,也不難!當下有法喜的話,那個回覆就是了!
不是靠自己腦中浮出什麼念頭來捕捉神佛的回覆,這都是妄念在作用,反而會精神錯亂!
幸好問問你,已精神錯亂和超標亂想~ 會研究一下擲筊。
有次唸心經,唸到某一句突然沒來由的快樂,這是否就是法喜,而那一句就是答覆~ 即是說不用想着法喜,或擔心自己感不感受到法喜,平常心就對了?
回到原點,唸經的目的是甚麼呢?是安頓心靈、修持、照見自心,而不是求現實的順遂和利益嗎?
大方一點,不代表妳在感情方面是主動的! 大方一點的目的是要妳做一個簡單的互動而已!互動的話,並不是在告白,所以不用怕有被拒絕的尷尬!多多互動,妳才能夠更了解對方的個性等等,也才夠確認妳自己是否有對對方不切實際的幻想,也可以情緒上不用[color:#FF0000]憋太久![/color]搞不好,了解多一些時,妳反而不會對他有過多的感覺了!
即是...... 大方跟小器是相對的,所以,互動當然最好是自然,但不可以迷信自然/有機/organic,有想問的事情,就要把握時機去問。就算是問感情和比較私人的事,不要怕尷尬,也不需要覺得對方會知道或感覺到自己喜歡他、對他有好感而覺得難為情。就算對方的反應不是自己預期的,或是有扞格感,也不要挫折感,不要太當一回事,因為只是交流和平等相處。我的理解正確嗎?
其實在第四次治療,好像真是有些失落感,因為不知怎的,心中隱隱覺得面對真實的他跟幻想中的他的落差,就有點失落。我跟幻想中的他說再見,也跟幻想他的自己告別。最後一次的相處,跟他的感覺像同學,不像情人。當然仍不能釐清~
「憋太久」重擊內心~ 一次治療等兩星期,兩星期內度日如年,之後愈加痛苦,真是太辛苦了。
對呀...妳們都是未成年的少女啦~~ 呵呵...
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