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媒體 ”日本網“
英文文章 Google
中文翻譯
中國零疫情:年輕人放棄“不正常”狀態
2022 年 8 月 29 日
赤子智子
廣泛的 PCR 檢測、隔離和封鎖城市繼續成為中國政府“零 COVID”政策的特徵。儘管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COVID-19 似乎已得到控制,但由於該國東部城市的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未來仍不確定。隨著當局繼續嚴厲限制私人權利,同時迫使公民犧牲經濟生計,對習近平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
“未來五年”
6月下旬,中國政府宣布大幅縮短入境人員集中設施的強制隔離期。旅行者現在只需在這些設施中停留一周而不是兩週。然而,中國政府強調,它將堅持其零 COVID 政策。
政府的公告是在中共中央最高官員引起焦慮的言論在網上被報導後不久發布的。該市的中共新聞媒體《北京日報》摘錄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 6 月 27 日的講話,援引他的話說,北京將在“未來五年”堅持零疫情措施。
社交媒體的反應迅速而激烈。一些用戶對不得不忍受五年的嚴格措施表示憤怒;其他人則公開表示他們打算重新考慮他們在北京生活的長期承諾。中國流行的微博網站微博很快就禁止使用“未來五年”這個標籤,而《北京日報》則以“編輯錯誤”為由刪除了該引用。
北京日報社社長迅速在微博上試圖澄清事件的細節,並要求他的追隨者分享他的話:
蔡書記的講話中沒有出現“未來五年”這句話,是記者誤加的。或許很難理解是怎麼回事,但記者匆匆用準備好的模板盡快發表文章,只是粗略地看了看蔡書記講話的要點。該模板包含“未來五年”的樣板語言,這句話被留在關於維持大流行控制措施的措辭中。記者顯然沒有想清楚。
這篇文章仍然在線,只有“未來五年”這幾個字不見了:
中共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今天上午開幕。蔡奇同志報告說,北京將繼續保持零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未來五年],堅決做到外防疫、防內傳。維護和完善北京市“四個責任”(地方、單位、組織、個人)、感染預防機制和“四早”應急體系(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北京將實施科學、準確、動態的綜合疫情防控。
然而,《北京日報》是否應該如此隨便地置之不理?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讀上面這段話,不管有沒有“未來五年”這句話,都可能沒有太大的不同。先不說蔡書記說的“再等五年”的真相,他的這番話引起了輿論的一片嘩然。趙作為北京媒體的領軍人物,與其用記者所謂的錯誤來解釋爭議,不如首先考慮一下為什麼公眾對蔡的言論如此敏感。
逃離“變態國度”
中國人民關心未來是對的。儘管“與病毒共存”正在被全球接受,但中國政府仍在繼續其非理性和不人道的零新冠病毒政策。高層公寓的居民無法離開家園,沒有食物,可以聽到從窗戶敲打罐子的聲音,並冷酷地大喊:“讓我們出去!”。
儘管肯定混入了一些假新聞,但人們從摩天大樓上跳下來的視頻已經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一段令人震驚的視頻也傳出,顯示一個小孩從窗外掉下,兩個人(可能是孩子的父母)被帶到隔離設施。幾乎可以肯定,有些人因無法離開家園而身體虛弱,甚至死亡。
有很多悲慘的故事。一位母親挨家挨戶地懇求為她的兒子提供退燒藥,她的體溫是 40 度。沒有人給她開門。一名身穿防護服的公安人員用一張巨大的網抓住了一隻狗,並用暴力將這只叫著的動物撞進了狗籠,將其拖走。一個可能是主人的男子拼命追著官員,結果被踢倒在地。
一些市民回憶起文革的畫面。於是,“紅衛兵”大舉出擊,破除“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紅衛兵打擊那些被認為是“反革命分子”的人,還破壞了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網民開始將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公安官員稱為“白衛兵”。
由於他們不必出示警察身份證明,因此尚不清楚誰穿著西裝將人們拖走隔離。當然,需要很多人來實施這些控制,並在必要時使用武力。但是,完全有可能沒有固定工作或遊蕩的人冒充官員,並以控制疫情的名義對他人實施暴力行為。
許多市民痛苦地想,“我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們被當作罪犯對待?” 在上海,現在正在使用“14億比1”這個詞。這反映了一些人的無奈感,即使14億中國人反對一項政策,因為這是一個人——“皇帝”習近平——的“正確”政策,那麼每個人都必須遵循它。
以下評論也出現在互聯網上:“雖然在紐約和東京以 COVID-19 的名義剝奪了日常自由,但它與中國不在同一水平。有錢人一定會離開中國。這麼變態的國家,誰能待得下去?”
2022 年 6 月 6 日,他們的城市被封鎖後,憤怒的上海居民。 (©法新社/集集)
“我們是最後一代”
封鎖一個月後,另一段生動的視頻在上海的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視頻顯示,另一名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公安官員向一家人施壓,要求他們離開家,送往政府隔離設施。官員對家人吼道:“如果你不聽城裡的命令,你的懲罰將影響你的家族三代!” 旁邊的人立刻反駁道:“沒關係。反正我們是最後一代。”
#LastGeneration 標籤很快開始廣泛傳播。這很可能代表了很多年輕人在中國不生不養孩子的決心。
許多中國年輕人受到官方媒體敘述的影響,即 COVID-19 是美國的陰謀,而中國因其 COVID-19 政策而在全球取得勝利。為什麼一個公安干部就敢對人民及其子孫進行威脅?
像上海這樣的現代國際大都市實行封鎖,居民對此沒有發言權,甚至有餓死的危險,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諸如“我終於明白維吾爾人和香港人是如何感覺。” 像這樣一個接一個地使用專制措施,畢竟不可能發生在一個自由的國家。
中國年輕人也對自己所處的嚴重就業困境感到焦慮。商店關門,企業紛紛倒閉。僅從政府關閉補習班的政策來看,就可能有大約 1000 萬人失業。IT行業和其他行業也正在發生大規模的重組,導致失業。中國國家統計局測算,城鎮16-24歲人口失業率已達18.2%,比2021年上升2.2個百分點。另有1080萬大學生將於今年秋季畢業並進入勞動力市場。
很容易說 COVID-19 限制仍然存在。但是,實際上是由 COVID-19 增強的中國社會控制系統仍然存在。這些措施不僅是為了檢查居民的健康狀況,而且是為了擴大對他們的監測。無論您身在何處或在做什麼,您都會被跟踪。如果對您的行為有絲毫懷疑,您將被拒絕進入場館;您甚至可能凍結您的銀行帳戶。
許多年輕的中國人正在考慮移居國外,因為他們不想在他們目前看來的中國這樣的國家結婚或撫養孩子。在這些人中,一種新的新詞正在繞開國家審查制度。潤學在網上有了“潤學”的含義。在拼音羅馬拼音中,這個複合詞的第一個字符,意思是“濕”或“潮濕”,類似於英文單詞“run”。第二個字的中文意思是“學習”,現在這個詞指的是移民:“逃離中國的技術”。
隨著零冠狀病毒在日益“不正常”的中國仍然存在,這種新形式的知識正在網絡用戶中迅速分享。
(最初於 2022 年 7 月 12 日以日語發布。橫幅照片:在實施零 COVID 限制期間在北京發現的二維碼。用智能手機讀取這些二維碼,以查找有關當地流行病發展和宵禁限制的信息。但是,每間公寓建築物有自己的特定二維碼,給居民造成混亂。© Sung Ho, Kyōdō。)
相關標籤
中國 社會學 新冠肺炎 大流行
赤子智子
早稻田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1971年出生。1994年畢業於大阪外國語大學中文專業。1996年獲得名古屋大學國際發展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香港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學位。後擔任日本駐華大使館研究員、學習院女子學院副教授。 2009年現職。她的專業是當代中國研究。她的作品包括Hinsha o kurau kuni:Chūgoku kakusa shakai kara no keikoku(一個吞噬窮人的國家:來自中國差距協會的警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朝金粉太平春,萬里山河處處青 世宇三分,有聖人出 《步虛大師預言詩》
拯患救難,是唯聖人 陽復而治 晦極生明 《馬前課》
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 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推背圖》第四十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