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22149 - 2023-12-23 11:59:4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Re: jwjwo]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9
來自: 台灣台北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日密分中[14]四方菩薩集品第二之[15]二
爾時,西方過四十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堅幢,具足五滓。其土有佛,名高貴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宣說法要教化眾生。

彼大眾中有一菩薩,名[16]光密功德,仰瞻虛空見諸菩薩從西方來趣於東方。見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量菩薩從西方來趣於東方?」

佛言:「善男子!東方去此四十恒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釋迦如來以是因緣,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名曰大集,分別三乘為不斷絕三寶性故,破魔界故竪法幢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悉集彼國,咸共宣說寶幢陀羅尼,說已各各還本住處,釋迦如來為諸菩薩及聲聞眾,敷揚宣說四無礙智清淨梵行。

「善男子!汝今頗欲詣彼世界見彼佛不?我今亦欲與彼佛欲,所謂斷業陀羅尼,隨無願定,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斷欲貪色無色貪、憍慢、慢慢、我慢,乃至盡智無生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即說[17]陀羅尼句:

「舍那舍?(一) 摩舍那舍?(二) 阿?叉舍(三) 叉?舍?(四) 遮?舍?(五) 輸盧多舍?(六) 其浪那舍?(七) 視貺?(八) 迦蛇舍?(九) 摩那舍?(十) 叉?邲陀(十一) 遮?卑利癡比叉?(十二) 輸盧多阿?叉?(十三) 其浪那汦祇叉?(十四) 視貺?由叉?(十五) 迦蛇迦邏摩叉?(十六) 摩那烏闍叉婆(十七) 阿路迦若蛇叉婆(十八) 頻闍散迦羅摩叉婆(十九) 安仇邏却伽叉婆(二十) 三摩流波脾蛇叉婆(二十一) 舍摩迦闍叉婆(二十二) 叉蛇邏[18]婆叉婆(二十三) 扇多脾娑邏叉婆(二十四) 那奴那(二十五) 泥那奴那(二十六) 阿婆泥那奴那(二十七) 那蛇波那移那奴那(二十八) 伊槃都頭呿寫莎呵[19](二十九)」

爾時,佛告光密功德言:「善男子!汝持是持至彼世界,先[20]問起居然後說之。」

時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已受持是陀羅尼,我雖欲往然生畏想。何以故?曾從佛聞,彼土眾生惡見成就,多貪恚癡隨女人語,能速造作阿鼻獄業。」

佛言:「善男子!汝非彼土諸四天下二界中間二十一日大金翅鳥,恐怖大海六萬四千億諸大龍王,令得歸依佛法僧寶發菩提心耶?」

「世尊!實如聖教。」

「善男子!國土亢旱,汝非象龍、馬龍、金翅鳥龍,於七日中降注大雨,令諸惡龍生恐怖耶?」

「世尊!實如所言。」

「善男子!汝於如是諸惡龍中猶不生畏,何緣而今生怖畏耶?」

「世尊!譬如智人聞於他處多有寶藏,是人即往以抓把之。把已,漸見心生歡喜,竟無疲厭。我亦如是,因問如來,得聞如是實語;因聞是語,得大勢力,能執佛印調伏彼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當施汝大神良咒,能淨諸業,淨於因緣,淨於調伏,淨於欲,淨增長,淨平等,淨惡風,淨行,淨無明,淨生死,淨一切煩惱,淨一切三界有為之法,淨於彼此,是名曰呪。

「善男子!如是神呪彼國聞已,上中下結皆悉微薄,色無色有亦復如是,皆得超越恒河沙等劫中諸業,一切五有身口意惡,皆能令淨。

「善男子!若有人能聽受是呪,持諷誦讀乃至七日至心不忘,當知是人一切惡罪皆悉消滅,除五逆罪、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四重禁。是人所求,乃至菩提隨意即得。若欲修行檀波羅蜜亦得成就,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善男子!娑婆世界所有眾生,無有因緣得呵責法。何以故?十方世界所可擯遣諸惡眾生,皆往生彼娑婆世界,是故能作五逆惡罪、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四重禁。是人以是業因緣故,多生惡道受無量苦,既受苦已,又不能得十善之法,以是因緣復還生於娑婆世界。是人若本[1]修集信根乃至慧根,終不生於弊惡國土,以修如是惡法因緣故,生於惡國諸根殘缺、不具人身無有念心,飲食衣被臥具醫藥、嚴身資生所須難得,壽命促短不得安眠,智慧善根福德不具,吉事尠少無有慈心,樂行惡業樂修惡見,樂讀邪書樂信惡友樂發惡願,多諸病苦多惡遽務,常憙增長三惡道法,敬事邪神受性弊惡,調戲嫉妬,具足成就諸不善業,樂謗三寶樂行三惡道。

「善男子!是惡眾生聞是呪已,於生死法而生悔心,離三惡道,修集信根乃至慧根,亦樂修行六波羅蜜清淨梵行,增壽益算除惡病苦,智慧熾盛親厚無損,一切善法無有耗減,具足成就十善之法,長益三寶樂修法行,令諸眾生具足如是無量善法。

「善男子!釋迦如來娑婆世界,若有眾生受持禁戒,敬信三寶諮啟妙法讀誦書寫得歡喜心,以是因緣,即得過於三惡道業。若有未來重惡之罪,即現在受[2]苦,小遇頭痛,若失財物、眷屬離壞、惡名遠聞,若被打罵則得除滅。

「善男子![3]如是神呪成就具足無量功德,能壞一切所有惡業,能為眾生作大利益,能浣眾生無量惡心,作大光明,得大念心作大寂靜。是人常為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諸天、龍鬼人王之所擁護。是人臨死得見十方無量諸佛,聞佛所說,諸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來生我淨妙國土,我能令汝速住十地。』是人尋時生歡喜心,歡喜心故則得深信,以是因緣則得生於淨妙國土,生已即階十住正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汝可受持如是神呪讀誦通利,向娑婆世界先往問訊釋迦如來,然後宣說。」

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

「却伽波利車陀(一) 竭婆叉斯(二) 竭婆呤(三) 邲陀波邏婆伽差(四) 叉婆俞岐(五) 波邏提呵呤(六) 舍摩那思迦提(七) 三摩[4]咩伽受蓰(八) [5]阿叉蛇那汦(九) 叉婆?祇(十) 尼陀那闍蓰(十一) 三摩那闍蓰(十二) 阿陀舍蛇闍[6]蓰(十三) 比波邏?闍蓰(十四) 斯叉闍蓰(十五) 斯若闍婆闍蓰(十六) 娑利羅仇呵闍蓰(十七) 沙羅仇呵闍蓰(十八) 廁婆那拘施(十九) [7]婆陀那拘薄(二十) 思婆陀那緹(二十一) 比婆波邏羅汦(二十二) 優波迦羅摩那緹(二十三) 阿那婆哆羅㖉(二十四) 波羅提迦邏[*]咩那(二十五) 婆迦咃施(二十六) 婆盧遮那?[*]咩迦羅咃陀呤(二十七) 迦摩娑施(二十八) 阿舍却岐(二十九) 那蛇軍祇(三十) 邲陀?濘(三十一) 基離那婆濘(三十二) 留遮婆濘(三十三) 婆[*]咩摩迦呤(三十四) 舍利蛇?[8]濘(三十五) 摩伽闍蓰(三十六) 訶利拘那婆(三十七) 那蛇那目㖉(三十八) [*]婆羅叉拘羅(三十九) 那蛇那受呤(四十) 因陀羅?娑濘(四十一) 烏阿(四十二) 阿婆阿(四十三) 阿邏?阿(四十四) ?邏阿?[9]邏(四十五) 婆[*]咩伽豆佉尼提羅涅槃希(四十六) 莎呵[10](四十七)」

爾時,彼佛說此陀羅尼已,時彼會中復有無量菩薩大眾同聲讚言:「善哉,善哉!我等今日亦欲往彼。」

彼佛告言:「宜知是時。汝若往者,一切變身為那羅延像。」皆言:「如是,世尊!」

爾時,光密菩薩與諸大眾,一切化為那羅延像,俱共發來至娑婆界。既至此已,於虛空中雨細金沙,持以供養釋迦如來。既供養已,從空而下頭面敬禮,右遶三匝,却住一面。

爾時,北方過於八萬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普香身,具足五滓。是中有佛,號德華密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為諸眾生宣說法化。

彼大眾中有一菩薩名虛空密,在會聽法,仰瞻虛空見諸菩薩其數無量,從北方來趣於南方,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量菩薩從北方來趣於南方?」

佛言:「善男子!南方過於八萬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名釋迦牟尼,今現在世,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分別三乘竪大法幢廣說法聚,十方諸佛悉集彼國,為諸菩薩解說寶幢陀羅尼已,各各還歸本所住處。釋迦如來故為大眾菩薩聲聞宣說法要,多有祕密甘露之語,若欲聽者可往彼國。釋迦如來常發大願:『若有十方諸菩薩等來聽我語,即得十八不共之法。』又復願言:『我成佛已,願我土地具足上味。』彼佛世界所有菩薩有大念心,精進持戒智慧具足,猶如諸佛清淨世界;修集禪定成就具足,若入禪定其身放光,或如一燈或如百千無量日月,悉共集會聽佛說法。若有十方諸菩薩等來至彼者,皆從定起往至彼國,覲見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大會,聽陀羅尼遊戲神通。

「善男子!汝若欲往娑婆世界,彼土眾生壽命短促多諸惡病,智慧善根福德善行皆悉薄少,於三惡道不生怖畏,貪著財物心不清淨,多懷嫉妬無有慚愧樂行十惡,是諸眾生或有雜行。捨是身已,即於其國作大惡鬼,乃至作惡迦那富單那。作惡鬼已收取地味,乃至一切果蓏穀米草木等味,若有食者身得惡病無有勢力。是諸惡鬼常伺眾生初生長大能斷其命,是故其土眾生短壽。

「善男子!我本修集菩提道時,亦常發願,願我來世常勤精進不休不息,恭敬供養無量諸佛,聽受正法問難深義,我當云何護處胎者,令其母子產生安隱?若天、龍、鬼、若羅剎鬼、若阿修羅、若迦樓羅、若緊那羅、若摩睺羅伽、若拘辯荼、若荔䔧多、若毘舍遮、若富單那、若迦多富單那、若受多羅、若阿衛末羅、若一行乃至四行、若起死屍鬼、若毒蠱道、若[1]惡藥、若觸身心,如是等事,不能為是母子作惡,乃至生已乳哺飲食長養大時,不能作惡令其心濁,乃至夢中亦復如是,常行十善樂施樂戒,於三惡道心生怖畏。世尊!有何呪藥能辦是事?時無量佛即時施我淨陀羅尼,以是持力令我[2]於往無量世中,調伏無量無數眾生,勸之令行六波羅蜜。我於無量無數世中,常念何處有是[3]妊身諸女人等,防遮惡鬼乃至惡藥。是故我往先教三歸,教三歸已,一切[4]惡眾及諸毒藥無能加害,是兒生已常得善心,智慧具足身體無缺。若遊行時,常為無量善神擁護,面貌端正眾生樂見,樂修慈悲,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處在寂靜樂修禪定,近善知識具足智慧壞諸苦惱,一切天鬼樂為供養,厭離生死甘樂涅槃。若發無上菩提之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辟支佛心即得辟支佛道,若發聲聞心即得如實忍,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常行善道。」

「善男子!我以如是無量方便調伏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有眾生遇大重病,取師子皮以呪呪之持與病者;如其無皮,若肉若骨;若無肉骨,若取糞[5]塗及屎處土;若無糞土,以呪結索,或作符書以與病者,病即除愈。若樹無華果,以呪雨水持以溉灌便得華果。若亢旱時求覓龜心,五返呪之置龍泉中,則降大雨。若多雨時,壞敗穀麥城邑聚落,求蠎蛇皮七返呪之,置龍泉中霖雨即止。若其國土多有怪異,惡風惡雨惡星日月,應於七日中[6]淨自洗浴,服食乳糜,七日之中讀誦是呪,諸惡異怪尋即消滅。

「善男子!若有人聞是陀羅尼,所有煩惱尋即薄少入正定聚。

「善男子!我以如是無量方便調伏眾生,令得修集六波羅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是陀羅尼,能為眾生作大利益,能斷一切諸惡重病,能護一切[*]妊身女人,及處胎者滅一切結知陰入界,摧伏四魔所有境界,能令一切諸天歡喜。令諸惡鬼生知足想,能令惡龍心大怖畏,能壞一切惡邪諸論。令諸四姓心生歡喜,能令女人貪心[7]自除。令多聞者念心堅牢,坐禪之人心得善寂,能壞一切國土惡相。令三寶種無有斷絕,能令[1]法果增長無減,能令佛法廣普流布,能壞一切無明癡聚,能得盡智及無生智。」

爾時,世尊即說此陀羅尼句:

「摩那叉(一) 阿?叉(二) 伽羅婆叉(三) 闍羅叉(四) 摩摩那叉(五) 叉婆叉(六) 摩陀叉(七) 那[2]茶叉(八) 那茶羅休(九) 比婆那吒(十) 却伽那吒(十一) 阿吒那吒(十二) 究那吒(十三) 波利究婆那吒(十四) 那茶那吒(十五) 富利迦那吒(十六) [3]遮凡婆羅那吒([4]十七) 却鉗?羅那吒(十八) 佛迦羅那吒(十九) 帝婆留陀邏那吒(二十) 三摩羅蛇那吒(二十一) 尸利拘婆那吒(二十二) 憍多吒(二十三) 多茶羅婆(二十四) 摩留多却婆(二十五) 提休叉(二十六) 婆提邏酬(二十七) 挫摩那酬(二十八) 婆呵那富置(二十九) 散提邏闍婆(三十) 阿摩摩闍婆(三十一) 摩休羅伽闍羅(三十二) 阿涅那(三十三) 阿涅那邏婆(三十四) 阿涅那叉(三十五) 阿?呵末力伽涅那叉(三十六) 伊槃都豆呿寫(三十七) 莎呵[5](三十八)

「畢竟盡苦是名為呪。」說是呪時,彼大眾中六萬億人得如法忍,復有六萬人入正定聚。

「善男子!我今以是淨陀羅尼與彼佛欲,汝當受持諷讀誦寫。」

時虛空密菩薩摩訶薩敬承佛教,受持讀寫是陀羅尼,與無量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界,悉[6]自變[7]其身為轉輪王,以種種寶供養如來頭面敬禮,右遶三匝,却坐一面。

[8]大方等大集經日密分中分別說欲品第三

爾時,頻婆娑羅王見無量菩薩,或作梵像及帝釋像、那羅延像、轉輪王像,從座而起,敬意合掌,在一面立。

爾時,日密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以偈讚歎:

「於諸足中最殊勝, 施諸惡見大光明,
行正道者施法印, 摧滅惡龍及四魔。
堅竪法幢施解脫, 以大法炬壞眾闇,
親近善友[9]修集定, 愍眾生故說福田。
佛法僧寶甚難得, 人身信心亦復難,
雖得人身善友難, 得善友者壞煩惱。
眾生闇行沒結河, 如來船師能拔濟,
四方諸佛遣我來, 今於大會說與欲。」
日密菩薩說是偈已,如其本土所教[10]誡事悉皆說之。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是陀羅尼四方諸佛所與欲也,為欲利益此土眾生。舍利弗!汝當受持讀誦書寫是陀羅尼,於四眾中廣分別說。」

時虛空[11]密菩薩摩訶薩復以偈,讚於佛:

「如來真實知法界, 示魔眾生正直道,
若有真實生信心, 是則能破三惡道。
供養如來一香華, 無量世受無上樂,
無量世中身具足, 亦得無上真智慧。
若能一聞是總持, 即得摧滅諸煩惱,
一切人天所供養, 獲得無生及盡智。」
[*]大方等大集經日密分中分別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四大菩薩:「善男子!汝若[12]住此世界者,隨意修[13]集所有善法。」時四菩薩及其大眾,即便各各隨意入定,既入定已,身出光明猶如一燈,乃至猶如無量日月。

爾時,大德阿若憍陳如,承佛神力即作是念:「我今若問如來一義,如來因是或當分別廣說如是四陀羅尼。如來說時其聲必聞娑婆世界,眾生聞已疑網心壞,於向法中得大光明,度於彼岸到正定聚不墮惡道,一切悉行純善之法。」作是念已,即從座起,敬意默然合掌而立。

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汝將不欲問大義耶?」

「如是,世尊!實欲諮啟,[14]惟願聽許。」

佛言:「憍陳如!汝今知時,我當破壞一切疑網。」

憍陳如言:「如佛經中說有二種:所謂愛與士夫行於生死。云何名愛?云何士夫?何故如來說是二種行於生死?」

佛言:「善哉,善哉!憍陳如!快發斯問,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是知時問是如[15]法問。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憍陳如!愛有三種:所謂欲愛,色、無色愛。復有三種:所謂有愛、[16]斷愛、法愛。

「憍陳如!云何欲愛?所言欲者名為放逸,放逸因緣則為貪觸,以觸因緣則生樂想,樂想因緣則焦身心,焦身心故樂行十惡,十惡因緣則能增長三惡道苦。若受人身貧窮困苦,貪因緣故五道受生,生在羊中多受苦惱,雖受是苦心無慙愧不生悔恨。若因少善還得人身愛心增長,愛增長故身口不淨,造作無量諸重惡業乃至五逆,以是因緣復於地獄受大苦惱。一切受苦皆因愛心,是故如來為愛解脫,宣說正法呵責欲法。

「若有眾生得聞如是呵責欲已,觀欲如[17]焰,如大毒樹、毒盆、行廁,如刀如賊,如旃陀羅如熱鐵丸,如惡雹雨如惡暴風,毒蛇怨家空野羅剎如殺害人,如糞如塚。若有人能作如是觀,是人所有愛之與貪,愛膩、愛[18]著、愛宅、愛熱、愛[19]憎等法尋即除滅。滅已,念法樂法,學法受法取法,勤求於法,財法藏法淨法行法,歸依於法,是人臨死獲得法念。

「因法念故,尋得聞於十方諸佛宣說法要教化眾生,既聞法已心生歡喜,生歡喜故即得覩見諸佛色身。是人捨身生淨國土無三惡道,常與善人遊止共俱具足智慧,捨施精進修[*]集慈悲,調伏眾生斷煩惱習,具足無量莊嚴功德。譬如香篋以盛衣服,[A1]衣服皆香篋香不減。

「憍陳如!若諸眾生善願力故生淨國土,共善眾生同共事業,亦復如是,自增諸善彼善無減。

「憍陳如!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自利、利他、共利,常當勤求依於善友。憍陳如!若人能作如是觀察欲性之相,當知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云何善友?」

「憍陳如!夫善友者,所謂諸佛菩薩諸阿羅漢;又善友者即我身是。何以故?我常憐愍一切眾生,能說諸欲所有過患,是故大眾應受我語。我所出語終無有二,言不虛妄不兩舌語,非無義語非麁惡語,所言誠實慈語悲語安眾生語。我今[1]當說諸欲罪過,汝等應當一心受持,既受持已,脫三惡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娑婆世界一切眾生同發聲言:「世尊!唯願宣說欲之罪過,我等今當至心受持。」

佛言:「諸善男子!有四種欲:一者、色欲;二者、形欲;三者、天欲;四者、欲欲,是名為四。

「云何色欲?四大造色,凡夫不見無我、眾生,生顛倒想,見男女想、上下色想,[2]是色可愛是色可惡,因是顛倒見男女相故,令貪欲未生便生、生已增長,是人因是遠離善根及善知識,不能善護身口意業,是故名為惡法之聚。何以故?不能觀察欲解脫故,以是義故增三惡道,受於地獄、餓鬼、[3]畜生,無量世中受大苦惱皆由貪欲,貪欲因緣令欲增長。若有智者觀察女色,見不淨相皮膚肌肉筋骨血脈,見已心樂修[*]集是想,如[4]女身男身亦爾,如近遠亦如是,如此彼亦如是,如他自亦如是。是人若能修[*]集是心,即於貪愛疾得解脫,觀是身骨筋節相連,心隨身行。爾時繫心在於額上,如棗許處,心樂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靜不見惡相,不見惡事不見惡緣,是則名為奢摩他,名心寂靜。

「云何復名身寂靜耶?是人入定滅於入息,既無入息何有出息?是則名為身心寂靜。身心寂靜即舍摩他之因緣也。是人觀身所有骨節,離散如沙為風所吹,見已即生空無物想,觀於虛空,是則名為身心寂靜,是名因於舍摩他定而得解脫。」

「世尊!虛空相者,是有為相不?」

「憍陳如!是有為相。」

「世尊!虛空若是有為相者,為是自相是他相耶?」

「憍陳如!若能觀察一切法界及有為界,是名為自相。何以故?若能觀察色寂靜者即見佛身。所以者何?若人觀骨能令如沙為風所吹,是人能破色貪色欲。能深觀察色之實性,是人所見皆如虛空,十方諸色空如琉璃,於中復見無量諸佛,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復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是人若得悔生死法,即自思惟:『我當問佛,如是虛空誰之所作?當云何滅?』作是念已,我已問已、我已知已,『虛空之性無有作者,當云何滅?言虛空者,無有覺觀無物無數,無有相貌無出無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作是觀時得阿那含果。是阿那含悉斷一切貪欲之心,唯有五事未能除斷:一者、色愛;二者、無色愛;三、[5]恌;四、慢;五者、無明。是人若得見如來身,便作是念:『我當知數,是人爾時觀少見少觀多見多。』復作是念:『如是諸佛從何處來?』復作是念:『如是諸佛,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我即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一切所有性相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是空。若有初發菩提心者,當觀無量諸法因緣。是人若發求聲聞心,爾時即得無相三昧,令彼無明永滅寂靜,亦復獲得隨順空忍。是人若見虛空是空,爾時即得身心寂靜,是則名為空解脫門,取阿羅漢則為不難。若復修行滅定解脫,為滅無量諸法因緣。」

說是法時,九萬九千億眾生得修定忍,八萬四千眾生得修空忍,六萬眾生得空三昧解脫門,二萬眾生悉得現見諸佛三昧,八萬四千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

「復次,憍陳如!若有比丘自觀己身作不淨想,不能調伏自己心者,是人次應諦觀死屍。若青色、若爛壞、若赤色、若膖脹、若離散、若骨白如貝,當深觀心樂住何處?知已,即取如觀外色自身亦爾,若青色乃至如貝;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如去來亦如是,如來去亦如是。

「爾時,若見外物樹木人畜雜物皆作骨想,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生貪心,是人現在能離於欲,他世未能。是人若能獲得修空陀羅尼者,即能觀骨作離散相如沙微塵。若自、若他不見色相如一微塵,即時獲得虛空之相,見一切色如青琉璃。見已,復觀虛空黃色,能觀黃色、赤色、白色、雜色、琉璃色。若見地水亦如琉璃,是人能觀一切大地如四指許。若欲動者,即以足指躡之令動隨意久近,乃至大地樹木山河悉為之動。若觀諸水作種種色,或分陀利華、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於一切水行住坐臥,觀一切山作種種色,其形細軟如兜羅綿,而於其中行住坐臥。

「又自觀身輕漂如風,作是觀已,能遊虛空行住坐臥。是人復入火光三昧,身放種種妙色光明。又復遊入焰摩迦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作如是等大神變已,復作是念:『我當云何得見諸佛?』爾時,隨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多觀多見、少觀少見。見已復念:『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隨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諸佛如來即是我心。何以故?隨心見故。心即我身,我即虛空,我因覺觀見無量佛,我以覺心見佛、知佛,心不見心、心不知心。我觀法界性無堅牢,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虛空,虛空之性亦復是空。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是人復作是念:『若有虛空即是無取,無有覺觀不可宣說,如我心離觀虛空相,亦觀心相不作遠離,離一切作不作發心,設發尋滅,以心緣滅故,是心便滅,淨身口意修[1]集滅定,是人長夜繫心在定。從滅定起,捨其壽命入於涅槃,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云何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有能作如是思惟:『我隨意觀,色即是見,色即是我心,我心即色,如我遠離一切色相,觀虛空相。』是人爾時修虛空相,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有能作如是觀,色即是虛空,我以如是色因緣故得觀虛空,虛空之性名無障礙,是風住處,如是風者因四大生,我是[2]色相亦復如是因四大起,虛空風色等無差別;一切法性性自空寂,觀自他性亦復如[3]是。虛空者,即是無生無滅。作是觀時繫念如來,作是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即時獲得阿那含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

「復作是念:『言虛空者,即是我也,即是淨我,即是我心。我者無色如空無邊,我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有能觀一切法中無我無我所,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無有我。若念如來,若觀如來即是我也。我見佛已,得沙門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若觀淨我者,即是空處空即我心。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若能修[4]集八直正道,是名淨心。能如是修,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復有觀色,觀色相者即分別相。分別相者即是瞋相。瞋恚相者即生死相,我今為斷生死相故,觀心相空,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又復,觀我即是寂靜,我今亦未斷於覺觀。若我觀我,我如虛空,我我者即是苦,苦所從生即名為集,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復念言:『我何以故觀於虛空?』[5]空者即我,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如虛空觀,識觀亦爾,如空無邊心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能觀識即是苦者,知苦所從名之為集;[6]若集可斷是名為滅;觀苦集滅是名為道;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觀識處即是覺觀瘡疣煩惱,如我遠離空處識處修無想處,是人修無想已得無想定,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觀識處,即是瘡疣苦惱之法,如我遠離觀於識相,次觀無想相,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所相。作是觀已,即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如我遠離是無想處,觀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是處可斷可得解脫。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永斷一切欲貪色貪,離凡夫名得聖人號,永斷一切三惡道因,是名如實陀羅尼也。是彼諸佛之所遣來,日密菩薩所齎持欲,能斷一切諸結煩惱,一切惡見、我見、取見、戒見、常見、斷見、命見、作見、士夫見、受見、色見、觸見、出見、四大見,能斷如是等見,是陀羅尼善能了達陰入界等,能淨諸見能令受者永受安樂,沮壞眾魔,調伏惡龍,令諸天喜,壞阿修羅調迦樓羅,能喜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能斷惡欲。令坐禪者貪樂寂靜,能療一切諸惡重病,能防一切諸惡鬪訟,能增法界能護三寶,能得盡智及無生智壞無明聚。」

如來說是陀羅尼時,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獲得是持,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得無生忍。[1]◎

[2]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全部議題
議題 貼文者 : 張貼日期
大集部 jwjwo 2023-12-12 06:28:14
大方等大集經 jwjwo 2023-12-12 07:08:0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一 hui 2023-12-20 15:20:01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 hui 2023-12-21 04:28:1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hui 2023-12-21 04:38:20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 hui 2023-12-21 04:45:0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 hui 2023-12-21 05:02:31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 hui 2023-12-21 05:10:4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hui 2023-12-21 05:14:40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八 hui 2023-12-21 05:18:4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九 hui 2023-12-21 05:20:1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 hui 2023-12-21 05:26:0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一 hui 2023-12-21 06:21:5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二 hui 2023-12-21 06:26:3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三 hui 2023-12-21 06:29:2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hui 2023-12-22 05:51:58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五 hui 2023-12-22 05:58:3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六 hui 2023-12-22 10:07:51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七 hui 2023-12-22 10:22:1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八 hui 2023-12-22 10:35:4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九 hui 2023-12-22 14:44:0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hui 2023-12-22 15:34:4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一 hui 2023-12-23 06:25:18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二 hui 2023-12-23 06:45:5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三 hui 2023-12-23 06:50:2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四 hui 2023-12-23 07:00:1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五 hui 2023-12-23 07:07:20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六 hui 2023-12-23 07:10:4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七 hui 2023-12-23 10:38:2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八 hui 2023-12-23 10:43:38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九 hui 2023-12-23 10:48:5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 hui 2023-12-23 11:44:2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一 hui 2023-12-23 11:48:5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二 hui 2023-12-23 11:59:4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三 hui 2023-12-23 12:13:1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四 hui 2023-12-23 12:17:3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五 hui 2023-12-23 12:25:3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六 hui 2023-12-23 12:31:1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七 hui 2023-12-23 12:34:5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八 hui 2023-12-23 12:40:02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九 hui 2023-12-23 12:43:2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 hui 2023-12-23 12:46:1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一 hui 2023-12-23 12:53:3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二 hui 2023-12-25 10:42:2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三 hui 2023-12-25 10:49:4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hui 2023-12-25 10:53:18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hui 2023-12-25 10:57:21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五 hui 2023-12-25 11:00:5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六 hui 2023-12-25 11:07:5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七 hui 2023-12-25 13:09:59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八 hui 2023-12-25 13:15:1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九 hui 2023-12-25 13:23:27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 hui 2023-12-25 13:29:05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一 hui 2023-12-25 13:34:33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二 hui 2023-12-25 13:43:01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三 hui 2023-12-25 13:50:0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四 hui 2023-12-25 18:22:38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五 hui 2023-12-25 18:40:20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六 hui 2023-12-25 18:50:0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七 hui 2023-12-25 18:57:14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八 hui 2023-12-25 19:03:36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九 hui 2023-12-25 19:10:39
大哀經 jwjwo 2023-12-12 07:08:34
大哀經卷第一 hui 2023-12-27 10:49:30
大哀經卷第二 hui 2023-12-27 11:00:47
大哀經卷第三 hui 2023-12-27 11:03:14
大哀經卷第四 hui 2023-12-27 16:38:42
大哀經卷第五 hui 2023-12-27 16:50:34
大哀經卷第六 hui 2023-12-27 16:55:04
大哀經卷第七 hui 2023-12-27 17:02:05
大哀經卷第八 hui 2023-12-27 17:03:32
寶女所問經 jwjwo 2023-12-12 07:10:44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hui 2023-12-27 17:29:05
寶女所問經卷第二 hui 2023-12-27 17:34:17
寶女所問經卷第三 hui 2023-12-28 12:50:58
寶女所問經卷第四 hui 2023-12-28 13:14:29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jwjwo 2023-12-12 07:11:42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一 hui 2023-12-28 13:22:51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二 hui 2023-12-28 13:25:48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三 hui 2023-12-28 15:43:09
Re: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hui 2023-12-28 15:53:53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四 hui 2023-12-30 12:33:01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五 hui 2023-12-30 12:42:41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六 hui 2023-12-30 12:44:1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七 hui 2023-12-30 12:47:19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八 hui 2023-12-30 14:53:25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九 hui 2023-12-30 15:03:4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 hui 2023-12-30 15:27:40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一 hui 2023-12-31 14:10:18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二 hui 2023-12-31 14:12:39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三 hui 2023-12-31 14:19:1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四 hui 2023-12-31 14:21:08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五 hui 2023-12-31 14:23:0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六 hui 2023-12-31 14:26:07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七 hui 2023-12-31 14:30:02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十八 hui 2023-12-31 14:31:52
佛說無言童子經 jwjwo 2023-12-12 07:14:13
佛說無言童子經上 hui 2024-01-01 14:29:19
佛說無言童子經下 hui 2024-01-01 14:38:46
寶星陀羅尼經 jwjwo 2023-12-12 07:14:45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一 hui 2024-01-01 14:44:00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二 hui 2024-01-01 14:51:43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三 hui 2024-01-01 14:54:09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四 hui 2024-01-01 15:04:41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五 hui 2024-01-01 15:09:55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六 hui 2024-01-01 15:15:15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七 hui 2024-01-01 15:17:52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八 hui 2024-01-01 15:24:39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九 hui 2024-01-01 15:27:44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十 hui 2024-01-01 15:31:57
阿差末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15:10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一 hui 2024-01-02 15:40:19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二 hui 2024-01-02 15:53:03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三 hui 2024-01-02 15:55:59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四 hui 2024-01-02 15:59:12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五 hui 2024-01-02 16:00:57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六 hui 2024-01-02 16:04:46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七 hui 2024-01-02 16:07:08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jwjwo 2023-12-12 07:16:26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hui 2024-01-03 15:39:49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hui 2024-01-03 15:52:37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hui 2024-01-03 16:01:56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hui 2024-01-03 16:06:56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五 hui 2024-01-03 16:08:08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六 hui 2024-01-03 16:11:40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hui 2024-01-03 16:12:47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hui 2024-01-03 16:16:19
虛空藏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17:08
虛空藏菩薩經 hui 2024-01-04 15:34:25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失譯 jwjwo 2023-12-12 07:18:56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失譯 hui 2024-01-08 15:06:04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曇摩蜜多譯 jwjwo 2023-12-12 07:19:32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曇摩蜜多譯 hui 2024-01-04 15:51:31
虛空孕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20:07
虛空孕菩薩經卷上 hui 2024-01-08 15:13:34
虛空孕菩薩經卷下 hui 2024-01-08 15:18:16
觀虛空藏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20:33
觀虛空藏菩薩經 hui 2024-01-04 15:37:52
大方廣十輪經 jwjwo 2023-12-12 07:21:02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hui 2024-01-08 15:21:46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二 hui 2024-01-08 15:36:35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三 hui 2024-01-08 15:39:58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四 hui 2024-01-08 15:46:32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五 hui 2024-01-09 15:54:43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六 hui 2024-01-09 16:05:53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七 hui 2024-01-09 16:08:41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八 hui 2024-01-09 16:28:23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jwjwo 2023-12-12 07:21:38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hui 2024-01-09 16:41:3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二 hui 2024-01-09 16:47:45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hui 2024-01-09 16:53:03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 hui 2024-01-10 15:2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五 hui 2024-01-10 15:30:13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六 hui 2024-01-10 15:32:28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七 hui 2024-01-10 15:40:30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八 hui 2024-01-10 15:41:45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九 hui 2024-01-10 15:43:47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十 hui 2024-01-10 15:50:49
地藏菩薩本願經 jwjwo 2023-12-12 07:22:06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 hui 2024-01-05 14:05:23
地藏菩薩本願經下 hui 2024-01-05 14:13:26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jwjwo 2023-12-12 07:22:40
菩薩念佛三昧經 jwjwo 2023-12-12 07:23:09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hui 2024-01-05 14:26:46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二 hui 2024-01-05 14:35:12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三 hui 2024-01-05 15:06:06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四 hui 2024-01-05 15:12:34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五 hui 2024-01-05 15:21:12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jwjwo 2023-12-12 07:23:32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三昧分卷第一 hui 2024-01-06 13:33:34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二 hui 2024-01-06 13:48:13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三 hui 2024-01-06 13:52:43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四 hui 2024-01-06 14:03:56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五 hui 2024-01-06 14:18:00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六 hui 2024-01-07 16:19:04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hui 2024-01-08 14:37:06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八 hui 2024-01-08 14:46:26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九 hui 2024-01-08 14:48:09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十 hui 2024-01-08 14:53:39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jwjwo 2023-12-12 07:24:08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一 hui 2024-01-12 09:38:55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二 hui 2024-01-12 09:43:13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三 hui 2024-01-12 09:45:58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四 hui 2024-01-12 09:50:07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五 hui 2024-01-12 09:52:30
般舟三昧經 ( 1 卷) jwjwo 2023-12-12 07:24:44
般舟三昧經 hui 2024-01-14 16:49:52
般舟三昧經 ( 3 卷) jwjwo 2023-12-12 07:25:14
般舟三昧經 上 hui 2024-01-13 10:03:49
般舟三昧經 中 hui 2024-01-13 10:08:09
般舟三昧經 下 hui 2024-01-13 10:13:30
拔陂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25:43
拔陂菩薩經 hui 2024-01-14 15:34:19
自在王菩薩經 jwjwo 2023-12-12 07:26:04
自在王菩薩經上 hui 2024-01-14 15:42:31
自在王菩薩經下 hui 2024-01-14 15:44:26
奮迅王問經 jwjwo 2023-12-12 07:26:29
奮迅王問經上 hui 2024-01-14 15:50:06
奮迅王問經下 hui 2024-01-14 15:55:14
大集譬喻王經 jwjwo 2023-12-12 07:26:56
大集譬喻王經上 hui 2024-01-14 16:04:09
大集譬喻王經下 hui 2024-01-14 16:06:54
僧伽吒經 jwjwo 2023-12-12 07:27:22
僧伽吒經卷第一 hui 2024-01-14 16:10:14
僧伽吒經卷第二 hui 2024-01-14 16:17:40
僧伽吒經卷第三 hui 2024-01-14 16:18:56
僧伽吒經卷第四 hui 2024-01-14 16:24:31
大集會正法經 jwjwo 2023-12-12 07:27:44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hui 2024-01-14 16:29:03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二 hui 2024-01-14 16:30:10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三 hui 2024-01-14 16:35:51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hui 2024-01-14 16:36:53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五 hui 2024-01-14 16:38:23

板主:  deepblue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269
紅兒 100
謝尚橗 81
hui 67
圓仔寶寶 58
CHC 54
jcj 43
大內高手 42
golden621 40
follow 34
yungshow 31
雙斗魂 29
無極 27
formula0106 26
元利 25
最新議題
我想知道我的命到底怎麼了,先謝謝各位老師
指教

by zoey1233
09:25
問6/9 - 6/14 生活狀態 (頤之賁)
by 圓仔寶寶
08:29
問6/16 - 6/21 生活狀態 (離之離)
by 圓仔寶寶
07:28
問6/30 - 7/5 生活狀態 (無妄之姤)
by 圓仔寶寶
05:36
與他的緣份?
by starsky
02:30
上天為何允許日本龍樹諒洩露2025年7月
大災難天機?

by golden621
17:26
日本龍樹諒夢見2025年7月,有大海嘯沖
擊日本是否真實會發生嗎?

by golden621
16:45
如何面對 between year 2025 and year 2028
by vedic23
2025-07-01 22:46:31
如何面對 between year 2025 and year 2028
by vedic23
2025-07-01 22:44:31
吐噶喇群島的群震是否由海底火山活動引起?
請給予指引。

by golden621
2025-07-01 22:17:31
誰在線上
7 線上使用者 (文茂, zoey1233, 4 隱形), 61 Guests and 61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60 議題
2160633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