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絕學入手處
《邵雍傳奇》三
在邵雍研究學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凡欲解讀《皇極經世書》,必從《伊川擊壤集》入手。邵雍的傳世詩書,就好像紅粉一體的二喬牡丹,一朵花,開兩瓣,相映成輝,相映成趣。
....................
................................
《伊川擊壤集》,他是有宋一代比較獨特的。他的詩是詩以言志,但是不求功,和唐不一樣。所以我們通過他的詩,就可以知道他的整個易學活動,或者整個哲學活動的脈絡。
康節先生的《擊壤集》詩歌,詩學家以為品質不高,有些學者則認為根本不值得分析........
約40年前,一友人來訪,我正巧在讀《擊壤集》,藉著我去廚房泡茶時,他拿起書桌上的《擊壤集》,翻閱了幾頁,在我端茶進書房後對我提出詩評........評價不高.......我就不引述.......我回應是當作《易經》在讀,友人沒有學《易經》,因此話題就轉到別處.......
《欽定四庫全書•擊壤集》提要:
「邵子之詩,其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絕意世事,不復以文字為長,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脫然於詩法之外。毀之者務以聲律絕之,固所謂謬傷海鳥橫斤山木;譽之者以為風雅正傳。」
康節先生的主要著作是《皇極經世》與《伊川擊壤集》。在《伊川擊壤集》中蒐集有不少描述「先天之學」的詩。
「體在天地後,用起天地先」、
「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看天根。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萬物道為樞,其來類自殊」、
「若問先天一無,後天方要著功夫」、
「須識天人理,方知造化權」、
「道不遠於人,乾坤只在身」、
「何者謂之幾,天根理極微」、
「人心先天天弗違,人身後天奉天時」、
「天學修心,人學修身」、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
「自從會得環中意,胸中閒氣一點無」
等詩句中都蘊涵著「先天之學」。
而且這些詩大都是邵雍60歲之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