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夏小正》
根據「新視野百科書坊叢書」的內容敘述,《夏小正》是最早的曆書,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獻之一,也是現存採用夏時最早的曆書。這部書文辭古樸簡練,用字不多,但內容卻相當豐富,它按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特別是有關說明我國古代以農立國方面的政事。書中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的內容包括穀物、纖維植物、染料、園藝作物的種植,蠶桑、畜牧和採集、漁獵。蠶桑和養馬頗受重視;馬的閹割,染料中的藍,園藝作物芸、桃、杏等的栽培均為首次見於記載。
《夏小正》最突出的部分是物候。由於農業生產上的需要,書中注意收集物候資料,並且按月記載下來,作為適時安排農業生產的依據。它主要是各月的物候和農事活動的記載,大多數是二字、三字或四字為一完整句子。其指時標誌以動植物變化為主,用以指時的標準星象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參、織女等。書中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記載,還沒有出現四季和節氣的概念。《夏小正》記載的生產事項無一字提到「百工之事」,這是社會分工還不發達的反映。所有這些表明《夏小正》曆法的原始和時代的古老。
《夏小正》的成稿年代爭議很大,但一般認為最遲成書在春秋時期。隋代以前,它只是西漢戴德彙編的《大戴禮記》中的一篇。後來出現了單行本,在《隋書•經籍志》中第一次被單獨著錄。從北宋至清代,研究者有十餘家。
相傳夏禹曾「頒夏時於邦國」。《禮記.禮運》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 鄭玄笺:「得夏四時之書也,奇書存者有《小正》。」《史記•夏本紀》也說:「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云。」這些記載表明,《夏小正》在春秋時代以前已經出現,春秋時代的杞國還在使用它。
整理一些學者們考據的年代,如下:(詳附圖)
項次 學者 認為夏小正的年代 資料來源
1 中國學者趙莊愚 認為夏小正應是西元前3000年西周初年的作品 趙莊愚,從星位歲差論證幾部古典著作的星象年代及成書年代
2 中國學者羅樹元、黃道芳 認為是西元前2000年左右 羅樹元、黃道芳,論《夏小正》的天象和年代
3 日本學者能田忠亮 認為不晚於西元前2000年,西元前600年較為合適 能田忠亮,夏小正星象論
而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第四冊,說:「《夏小正》的星象紀事,除了「十月,初昏南門見」以外,幾乎没有錯簡或誤寫,這些紀事,可以說都是表示西元前2000年以前的星象。至於參中及織女正東鄉或正北鄉,雖然以西元前600年前後較適合,但說是西元前2000年的星象,也無不可。」似乎也是同意日本學者能田忠亮的看法。
在此,我有一個疑惑,夏小正的月份究竟是如何制定的?是採用陰曆還是用陽曆呢?依照天文學家的研究方法應該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準。
附加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ワンピース おれはなる!===
海賊王に俺はな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