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俄烏開打之前,烏克蘭人真的認為俄羅斯會打,而且是只要他們不接受統治就打。
假如談和和嚇阻這兩個選項已經無效的話,您覺得他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是曲線救國、投降以避免戰爭?
還是該尋求外部力量來協助對抗?
選擇與結論其實不在2022年,2014年就有了.
前蘇聯崩潰原因之一是經濟,烏克蘭也是一直向西方借錢,之前西方也算有求必應,頂多是要烏克蘭拿核武出來換錢,但2008年金融海嘯,烏克蘭沒錢要借,歐美也沒錢借,還要烏克蘭檢討過去債信;這時俄羅斯出面救烏克蘭,俄羅斯沒錢救,所以是供應石油天然氣等物資,讓烏克蘭轉賣換錢,主要轉賣對象是與俄羅斯合作投資油氣的德國.
但因為財源從西方轉向俄羅斯,烏克蘭開始親俄,這點不只美英反感,法國也因德國在此中的角色而開始擔憂,不過最擔心的是土耳其,因為俄土都自視為拜占庭正統繼承者,於是就發生土耳其引英美介入,從學生開頭的2013~2014年政變,推翻親俄總統.
而因親俄總統主要是靠烏克蘭東部選票上台,所以烏克蘭東部在政變後就宣布獨立,引發內戰,烏克蘭中央在內戰佔盡優勢時,俄羅斯突然開火,瓦解烏克蘭軍,並伺機佔領克里米亞半島;不過除了克里米亞以外,俄羅斯公開來說並沒有出兵進入其他烏克蘭土地,當然是放了一些號稱義勇軍的團隊進去啦......
在這之後,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在烏東這樣纏了8年,由於俄羅斯開火時西方有出面阻止,所以俄羅斯並沒有全面進軍,就是提供物資以及偶爾補開火,即使烏克蘭在烏東的事情越來越過份,俄羅斯的各種文攻武嚇都越來越強,但都沒敢入侵,逐漸麻痺了烏克蘭人,讓烏克蘭以為在西方支持下,俄羅斯不會侵略,至少是不會像2022年實際發生的那樣進軍.
問題是,先不說2014年事件對德國在俄羅斯投資傷害很大,法國也有巨大軍火訂單被取消,德國已經對烏克蘭很不爽,只希望有人能狠狠教訓烏克蘭,法國也只是沒德國那樣極端;西方媒體報導不少烏克蘭搞納粹與烏東屠殺的事件,以及美中貿易戰,讓美英政府對烏克蘭的注意力與支持力度越來越小,烏克蘭誤以為西方還強力支持他們,犯下重大判斷錯誤......
後來西方會轉向,主要還是看到俄羅斯意外挫敗與烏克蘭人能團結,才又回頭支持,否則之前除了唇亡齒寒的土耳其以外,沒人堅定支持烏克蘭.
回到最後,2022年有甚選擇?講難聽的,其實2014年就已經不宣而戰了,只是等雙方的任何一方何時全面出兵而已;而2021年烏克蘭政壇熱烈討論2022年全面消滅叛亂份子的大進軍,俄羅斯來看,這不是俄羅斯先打烏克蘭,是烏克蘭先宣布全面進攻俄羅斯,最後能差的,只是哪天開火,然後不是任何一方在閃電戰或核彈下瓦解投降,就是現在這樣長期戰爭......
要有選擇,就是2013年大學生抗議親俄政府時,整個社會是要冷處理讓學生變小丑,還是如史實般鬧到現在;那之後,烏克蘭想降俄,土耳其會帶頭拉英美法來搞更大,寧可烏克蘭滅族滅國,也決不讓你烏克蘭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