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中
廬山山麓有一條溪,發源於蓮花峰下,溪水潔清紺寒,儒學大家周敦頤先生,晚年在溪畔築一書堂,稱作「濂溪」。周敦頤早年時常上廬山東林寺,親近東林寺住持常總大師,頗多感悟,一度想出家為僧,常總大師卻囑咐他回去「扶植儒學」,後來成了宋明理學的鼻祖。
周敦頤也曾親炙於祖心禪師,想一探教外別傳的旨趣,祖心禪師告訴他:「只消向你自家屋裡打點,孔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為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其樂,所樂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個契合處。」
周敦頤本是一位儒者,祖心禪師建議他,只要回去在儒家經典中,討究孔子早晨聞道,夜來死了,也了無遺憾,孔子是聞得什麼道,何以夜來死也無憾?再者,孔門弟子顏淵,吃的是一簞食,喝的是一瓢飲,住在彎曲狹隘的簡陋巷弄裡,別人難以忍受其中的憂苦,顏淵卻能不改其樂。顏淵不改的樂趣是什麼?只要在孔、顏樂處窮究一番,久久自然契入,獲得滿意的答案。這段公案,出自居士分燈錄。後來,程明道問學於周濂溪,濂溪也令他「尋顏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
...........................
http://www.minlun.org.tw/old/322/t322/t32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