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四:
2005年7月8日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
恐怖分子襲擊倫敦 釀50死1000傷
英國首都倫敦申辦二○一二年奧運會成功,蘇格蘭正舉行八國會,倫敦人昨日早上迎接充滿朝氣新一天,市內地鐵和巴士卻在上班繁忙時間接連發生至少四次爆炸,把之前一晚申奧成功的亢奮一掃而空。連環爆炸至少造成五十死和一千人受傷,倫敦市中心交通和通訊癱瘓,人心惶惶。英國首相貝理雅直指連串爆炸是恐怖襲擊,一個自稱是阿蓋德分支聲稱發動襲擊,還揚言會向歐洲發動第二波襲擊。
倫敦警方表示,連環爆炸在當地時間九時至十時(本港時間昨午四時至五時)左右發生,其中三次爆炸搖撼了東倫敦的阿爾德蓋特( Aldgate)和穆爾蓋特( Moorgate)地鐵站、金融區的老街( Old Street)地鐵站,北倫敦的英皇十字路( King's Cross)地鐵站、中倫敦大英博物館附近的羅素廣場( Russell Square)地鐵站,以及偏西的埃奇韋爾道( Edgware Road)地鐵站,其中阿爾德蓋特站鄰近奧運主要設施興建地點。
地鐵巴士連環發生爆炸
有從肇事地鐵站走出來的乘客說,地鐵列車突然猛晃一下,站內傳出巨響和強光,很多乘客都嚇得高聲尖叫,有人炸得甩手甩腳。在阿爾德蓋特站,車廂就躺滿很多人,面上污黑,身體在流血。從地鐵站疏散出來的人,不少都血流披面,滿頭灰塵。
除了地鐵站,倫敦警方證實羅素廣場附近的塔維斯托克廣場一輛雙層巴士同被炸毀,上層整個車頂被炸開,玻璃和碎片如雨飛下,途人慌忙走避。英國傳媒曾有報道指,另有兩架巴士發生爆炸,但警方沒有證實。
連串爆炸造成重大傷亡。倫敦警方指出,地鐵爆炸最少造成三十七人死,單是英皇十字路的地鐵爆炸就炸死了二十一人,另有超過七百人受傷。英國天空電視台則指有四十五人死,一千人傷。意大利內政部長皮薩努則指連串爆炸最少五十人死;法國一名高官亦指爆炸造成五十人死,一千人傷。醫院消息表示,連環爆炸導致三百人受傷,有高級警方官員表示約一百五十人傷勢嚴重。英國內政大臣祈卓禮說:「倫敦今日多處發生了恐怖的事故。」
爆炸發生後,倫敦整個地鐵和巴士網絡停頓,全市交通癱瘓,至晚上巴士服務局部重開。警方呼籲市民留在室內不要外出。爆炸最初發生時,地鐵公司指可能是因為電力波動引起,但警方指一個爆炸地點有爆炸品痕,亦懷疑巴士爆炸由炸彈引起,懷疑連串爆炸是有預謀有組織的襲擊,但未知襲擊者是否有出動人肉炸彈。
多處地點發現可疑包裹
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館表示,在爆炸發生前幾分鐘收到恐怖襲擊警報。倫敦警察總長布萊爾說,警方一直保持高度警戒,但未有收到具體警報。至傍晚,警方在倫敦維多利亞地鐵站附近一輛巴士發現可疑包裹;蘇格蘭警方又在愛丁堡一輛巴士發現可疑包裹,須疏散一個商場群眾。
英國保安專家拉姆表示,連環爆炸在八國會舉行期間和倫敦申奧成功之後發生,又正值繁忙時間,「有齊有組織、有預謀的恐怖襲擊的特徵」。皇家三軍防務研究院的情報專家布賴頓說,同時間多地點爆炸,正是阿蓋德慣用施襲手法,要造成最大傷亡。
自稱「歐洲阿蓋德聖戰秘密組織」在網上發表聲明,聲稱是他們發動倫敦襲擊,令「英國東南西北各方在恐懼、恐怖和驚恐中燃燒」,又指襲擊是「回應英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屠殺」,警告丹麥、意大利和其他國家如不從伊、阿撤軍,就會受到同樣懲罰。
巿長譴責是「集體謀殺」
貝理雅表示,事件「是恐怖襲擊,已相當明顯」,他會暫離八國會回倫敦,但同日會回到蘇格蘭繼續開會。剛在新加坡出席國際奧委會會議的倫敦市長利文斯通,譴責事件是「集體謀殺」,他會趕回倫敦處理事件。英女皇對事件表示震驚,並向受影響人士寄予同情。當局宣布取消倫敦申奧成功慶祝會。
八國集團( G8)和歐美國家都對事件同仇敵愾。 G8發表聲明,指「這襲擊不只針對一國,而是針對所有國家和所有文明的人」,但八國不會讓襲擊令會停止。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表示,倫敦連環爆炸反映了反恐戰需要繼續下去。歐洲議會為爆炸受害者默哀一分鐘。倫敦出事後,美國紐約和華盛頓、法國巴黎、德國柏林、俄羅斯莫斯科和意大利多國大城市都表示,已加強對市內運輸網絡的保安。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