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內文 - 後現代讀書人
病人O太太與S太太都是筆者診所內的不孕病人,上周二人正好碰上,O太太得知S太太花了四個月便懷孕後,便帶點質問語氣問筆者為何她花了數月還未能成功懷孕,筆者細看其病歷後反問:「我叫你在超市多買多食的,你有否按時照做?」O太太回應:「沒,那些食物我不喜歡食,很腥啊!」筆者再道:「為何S太太的進展比你快,原因簡單,她是根足我的程序,幾時食這,幾時做那。中藥是很『玄妙』的,當中有些日常食物或中藥,本來就是『引經藥』或具備『相須相使』之效,如:銀花配連翹有增強清熱解毒之相須作用,黃芪配茯苓則是相使之效。在日常食物上按時作出適當配合後,可增加藥方數倍的威力……。」O太太回道:「那我豈非浪費了很多時間,我現在應如何做呀?」筆者微笑後便再重復一次她的個人餐單。
像O太太的病人多的是,他們其實都是「後現代讀書人」的表表者(佼佼者)。記得某次的醫生敘會上,初當大夫的童醫生道:「某病人在懷孕初期我叮囑她不可食這食那,又叫她要服安胎藥保胎,她竟然這樣的回應我:『Are You Scaring Me?』不料,不出三周便流產了。」
盛老大夫回道:「小子火候未到,那是人之本性,當大夫的那位不曾是滿腔熱誠,日子久了,病人見多了,人自然會平靜多了,能否治好病人,當中能影響之事何其多:有識少少扮代表的病人,有被第三者誤導的,亦有沒錢跟進的……。就舉一例:三叉神經痛本來初發之時三至五次針灸便可痊癒,但病人一般來二次後見痛楚全消便會認為你之後的治療是騙他金錢,到了數月後病又復發,到時又豈是五次療程那麼簡單。一般人花幾千元去食過法國餐或買個名牌手袋,然後在Facebook上留言話『好平!好抵!』那是因現代人崇上炫耀及享樂,但金錢若用在看病上,則如同受刑!」
上周去完Tonbridge(Kent)看風水,便急急腳再到附近的Bromley見另一客人Z先生,Z先生上年初光顧筆者,記得筆者曾囑其一定要把前花園的籬笆包圍到某一位置,否則任筆者如何把內室佈置,好運都不會來臨,而且零九年必有家庭成員官非纏身或生命將受到威脅。今到宅後,內室佈置雖照足建意書,但其籬笆依舊,筆者便道:「兒子犯官非?」Z先生點頭道:「個衰仔同班Friend去Bluewater,車內有人身上有大麻……。」筆者道:「此乃八煞黃泉,你兒子沒生命受到威脅之事發生已算不幸中之大幸!」Z先生道:「請師傅指教,今次一定照足建意書做……。」
中國文字豐富,文句之精景,豈非筆墨所能形容,筆者執筆至此,腦內閃出一俗語:「唔見棺材,唔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