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26632 - 2024-01-15 16:29:12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與五百沙門俱,游於越祇,到鼓車城外樹下坐。比聚有豪賢梵志,名費迦沙,明曉經書星宿運度,所問皆答。有五百弟子,弟子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問師言:「今有佛來,人稱其德,名蓋天地,不識斯何人也?」

費迦沙言:「吾聞是釋種國王太子,厥興無師,自著經化。」

阿颰言:「若無師者,名譽何美?又國王子,多憍淫好樂,安肯塗行降志乞食,誨人不倦?將是真人乎!願師可行觀其道德。」

費迦沙言:「不然,我世豪賢,聰叡多才,彼為新出,義當來謁,吾不宜往。」

阿颰言:「我聞天帝釋,與第七梵,皆下事之,所教弟子,悉得五通,輕舉能飛,達視洞聽,知人意志,及生所從來,死所趣向。此蓋天師,何肯來謁!」

費迦沙言:「經說帝王生子,有三十二相者,立即當為飛行皇帝,王四天下,自然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玉女寶、五神珠寶、六理家寶、七賢將寶,當有千子,皆才明勇武,一人當千,兵杖不用,其世泰平。若棄天下,當為自然佛,以無為為化,度人得道。彼豈是耶?汝且往觀。有此相者,其審是佛,吾當事之。」

阿颰言:「願與同志共行。」師言:「大善。」即與五百弟子俱,到皆下車揖讓佛。佛使就座,五百人盡坐,獨阿颰左右彷徨,微觀佛相。佛知其意,亦起併行,阿颰住,佛亦住。阿颰坐,佛亦坐。

阿颰乃問佛言:「本事何等道?除鬚髮、披袈裟、持鉢何應?」

佛言:「吾求道已來,歷世久遠,不可稱紀。常奉諸佛,行菩薩道,所事師友,無復央數。除鬚髮者,為終身戒,捐棄貪愛,無復飾好。使人不欲己,己亦不欲人。袈裟法服,古聖旌表,解釋垢結,無復世念。鉢為應器,宜道人用,節身約省,非義不受也。斯皆無為清淨之像。今我作佛,為天下師,自恣汝意,欲問勿難。」

阿颰言:「我等所事師,費迦沙,世世聰明,名昇遐遠,又是梵種,特勝餘人。天下雖貴為王,亦有不仁,而我種者,獨不好殺。」

佛言:「吾本用惡殺故,求佛無上正真之道。汝梵志種,但口貴仁,雖手不殺,心皆有殺。今我為佛,身、口、意淨,一切不殺。用天下人皆好殺故,教以仁義。」

阿颰問言:「今佛棄捐妻子,自絕種嗣,殆不若我師,世世繼嗣也。」

佛言:「天下人狀,本末各異,眾人前世,曾為我子,吾亦曾為一切人子,會輙有離,種姓無常,或時冤仇相從為親、或時親屬復為冤仇,因緣離合,一切如幻。父母妻子本非我親,吾亦非彼有,世人但以是我、非我而為罪惡,為後受苦。昔我古世時,曾為剎利王,名為鼓摩床,有四子,一名郁鉗、二名虔尼、三名度、四名淳。王尚未崩,四子爭位,王聞愁憂,念四子爭,當殺人民,即委國東去,行行自念:『人生無幾,無憂乃長,今我為王,欲得子姓,既已有子,還欲相伐,有嗣如是,何益於人?吾不忍見,恐殺無辜,但當舍家作沙門耳。』即北入山,就道人迦比校止草廬。又有道人摩離,王問其本:『何緣學道?』摩離自說:『娶妻無子,顏慙諸家,故作沙門。』王言:『異哉!吾為國王,有子四人,身尚未死,而子國亂,不忍見之,故為道耳。』摩離意解,乃遂精進。如是,阿颰,正使子賢,父老病亡,子不能卻。生時為惡,死入地獄,子不能代。用是故,我常以慈心救濟人物,道成得佛,度脫天下。」

阿颰言:「佛為難及。今天下有四種人,君子、梵志、田家、工伎,獨我梵種,為真且貴。其餘三輩,皆事我種。」

佛言:「假使汝種為真貴者,儻婦無子,婢而生男,當舉之不?」

曰:「當舉之。」

「今汝祖母,現取婢子為後,可為真貴耶?」

阿颰默然,五百弟子,皆起住言:「瞿曇沙門,何毀我種!阿颰才智,亦能相難。」

佛言:「皆默然。若其才智,當自辯之。」佛問其祖,至三無對。

金剛力士,舉大杵言:「佛重問汝,何故不對?」

阿颰懼曰:「實如佛言。」五百人言:「佛聖智明,阿颰母者,信釋家婢。我等從今,請不復敬。」

佛言:「不然。世或母賤,而子賢貴,阿颰賢人,不可毀也。若使梵種娶剎利女,生子長大,當學父家?學母家耶?」

皆曰:「當學父家。」

佛言:「如是,母賤何損?若子長大,明經行高,踰於父者,汝加敬之。若梵志女,為剎利婦,生子長大,知外家賢,而不肯學。自效父家,射獵殺生,汝當敬不?」

皆曰:「不敬。」

佛言:「如是,用為問母?若使阿颰有子復賢,才秀絕世,汝當奈何?」

皆曰:「當著上坐。」

「設父母俱是梵種,生子不肖,無所中直,汝當奈何?」

皆曰:「當著下坐。」

佛言:「如是,貴是有常耶?若梵志子,殺盜犯法,吏當捕不?」

曰:「當捕之。」

「汝何不拒,言:『我種貴,不應收捕?』」

曰:「現有罪,何得言種!」

佛言:「今我為佛,師民仁孝,告之正言,去欲、怒、癡。有常之態,諸為惡者,我輙教令,不殺、盜、淫、妄語、飲酒、祠祀事邪。人宿為惡,身當受罪,烹殺祠天,為過滋甚,無所補也。且夫天意清仁,豈食人食乎?有德致祐,非殺為福。是以天下賢智世主,聞佛經戒,皆自割絕,願不為惡。其持戒死,精神上天;若能至心清淨,即得沙門四道:一曰溝港、二曰頻來、三曰不還、四曰應真。又天下君王,雖行政欲平,亦責民租稅,貪意不除。今我為佛,都使天下無復情慾,得無為道。我求道以來,其劫無數,每生有願,願棄愛慾,修沙門行,無適無莫,於天下人賢明君子,聞佛經戒,靡不奉行,其不承者後皆有悔。能制意志,無復貪慾,便斷生死憂哭之道,不追相戀焉,得離苦痛。天下無常,人如水泡,一成一壞,莫能自存。」

佛問阿颰:「汝師以何教戒?」

對曰:「師戒不得殺人、殺牛,不得盜金銀,不淫師家及弟子婦,不得飲酒。年四十八,乃得娶妻。我師教人,盡此八戒。未知佛戒,復何義也?」

佛言:「樂聞者聽。若族姓子來自陳說,貪樂佛戒,我隨其能而授與戒。欲居家修道者,名曰清信士,當持五戒:一不好殺禽獸蠕動之類,無所尅傷,以己況彼不加刀杖,心念為仁,口不及殺。二不偷盜,貪殆人財,欺斗秤尺,如圭銖分,不得侵人,心存於義,口不教取。三不好欲淫犯人婦女,不觀華色,不聽好音樂,心修禮禁,言不失法。四不妄語,譖入人罪;時而後言,言必誠信;心不漏慢,口無毀譽。五不飲酒。縱情酗醟,心不好嗜,口無味嘗,酒有三十六失,勿以勸人。是名為我清信士之戒也。」

佛言:「我不呼人,人自來請,敬受戒,轉敷教,去惡就善。天下賢智,欲作沙門,我每先問,何緣覺悟?夫為人子,當以孝敬,安養為務。而欲為道,當報父母。父母聽許,然後為說沙門之戒,有二百五十,終身清淨,得無不能中道而廢,失供養恩。若人故請,信意不轉,堪奉法律,爾乃與戒。沙門之戒,慈仁為本,不得殘殺蠕動之類,哀念人物,踰於赤子;亦不怨訟,求直於人;常念所生及師友恩,精進求道,欲度父母。沙門不得貪欺妄取人財,見諸寶貨,當如糞土;人與不受,受者不留,轉周窮乏,常為人說不貪之德。沙門不得有婦繼嗣,防遠女人,禁閉情態;行見好色,目不逆送,老者比母,次如姉妹,若心不止,當觀惡露以卻淫行;行起生死,皆由癡愛。沙門不得妄言、綺語、譖入人罪,見聞如實,非義勿傳;和解諍者,兩說其善;徐言惟正,無宣人私。沙門不得吟詠歌曲、弄舞調戱及論倡優,當勤精思溫故知新。沙門所說,言必法師,其所不聞,不得意造,晨夜誦經,不得謬誤,精行道要,以除眾穢,為人說法,思合義意。沙門不得安臥好床,衣不文綵,食不著味,不用金銀朱漆之器,但應瓦鐵之鉢。沙門不得飲酒嗜肉思嘗氣味,不得服藥酒及詣酒家。沙門不得以諸華香塗身、燒熏衣服,思念持戒。沙門不得買使奴婢、借賃僮客,或人進與,一不得受。沙門不得畜養六畜、車輿騎乘快心恣意。沙門不得儲貯米穀,朝朝乞食,不過七家;一家不得,乃到二家,匝七家不得,應但飲水。沙門入聚,當如鳥食,飽而棄去,不顧其餘;若不得食,心亦不恨。沙門舍家,止不懷安,不慕好舍,其唯山澤樹下而已。沙門不得裨販求利,思念此彼何貴何賤?沙門不得田廬園圃,墾殖苗稼思樂種作。沙門不得論說樂地水、香華,一心惟道,不應念餘。沙門不得議道國邑、墟聚好惡,有所高下。沙門不得評論同道基業、田宅、穀糧、衣食彼有此無。沙門不得臥談、食語,不得豫知國家政事、治軍、行師攻奪可否。沙門不得說其衣服、飲食、精美及麤泉水好惡。沙門不得說諸畜生形態好惡;此愚人談,非道法語。沙門不得自稱解經,說彼不通自伐作賢,不當貢高。沙門講法,不得言我經利、汝經礙,我戒行淨、汝戒行穢;不得言我師明、汝師不明;佛經一統其歸無二,壯志自抗,不容毀譽;不得言我世大姓、汝種孤窶;不得自說曾與某講已不如我。沙門不得轉自相平某好牀機、被枕臥具某有弊疏不得照鏡摩鬚念著細滑;不得觀長者鬪諸賤人及畜生鬪;不得效以手拳相加;不得摴蒱博奕觀效諸戲懈臥謀食,不得念到某方某郡從彼還此計其道裡;不得作男女醫及牛馬醫;不得教人當吐下莫吐下;不得習弄兵仗彈丸擲戲;不得學相男女貧富貴賤有相無相,及相六畜儀形之狀;不得考佔水旱災變歲之豐儉。沙門不得仰觀曆數,推步日月,盈虛薄蝕,星殞變見,山崩地動,歲中風雨,一不得知。沙門過日中不得食,衣食麤疎,心不以怨,鉢常[佩-一]左脇下,其所行處,不憂飢寒,身常與鉢俱,如鳥有翅;口不妄食,六情常端,恥志不昇不恨身苦;願在經戒目不眄色,耳鼻口身所更好惡,其心不動;節食將身不飢不飽,臥趣息體,假寐不久,抗志清邈,恆在泥洹。譬如孝子早喪父母,哀號思慕,無須臾忘。斯我沙門,守志行道,坐即禪思、興則諷詠、寤寐精進、匪遑戒行。是為佛弟子。」

佛告阿颰:「如此戒者,有二百五十,今粗說耳。沙門攝意,不使放逸,閑居靜處,去淫怒癡,以趣智慧。常用慈心,愍傷天下,捐棄眠臥貪慾之態,一心信法,不復疑惑,乃得羅漢。羅漢者為已應真,譬如人居常貧負債,治生獲利歸畢歡喜。復有罪人久繫獄中,有好長者方便得出。亦如奴婢免為良民,及病連年,醫療得愈。又如商人從澁難道得重貨歸。此五譬喻,人皆歡喜,而我沙門,亦猶若此。自念生死久繫五陰,更苦無量,今得解脫。何謂五陰?一色、二痛、三想、四行、五識。此五覆人,令不見道。沙門自思,覺知無常,身非其身、愚癡意解,心無所著,色陰已除,是第一喜;沙門思念,自見身中五藏不淨,貪慾意解、善惡無二,痛陰已除,是第二喜;沙門精思,見恩愛苦、不為漏習、無更樂意,想陰已除,是第三喜;沙門思惟,身口意淨、無復喜怒、寂然意定、不起不為,行陰已除,是第四喜;沙門自念、得佛清化、斷諸緣起、癡愛盡滅,識陰已除,是第五歡喜也。」

佛告阿颰:「我沙門捐棄諸欲,奉行經戒,以斷生死,則於今世,無復憂哭相戀之意。吾不貪人,人亦不貪我。而吾以道慈念一切,欲使度脫。夫人為道,一世苦耳。不為道者,其苦彌長。如人沐浴,但可外淨,心垢不除;得應真者,眾惡都除。凡人志心,道人心一如石在地,日炙不消,雨漬不釋,風吹不動,出其凡俗得成至道,心意已冷無復熱淫。譬如蓮華出於污泥,根葉常冷,塵水不著。沙門自念:『父母養子,恩極一世,佛開天下,使人得道。』自見本末五道生死,知人壽命,意志已正。所為自恣,欲上天即上,入海即入。譬如以香盥浴死人,不能使香,教惡人善,不能必善。人心惡者,身口俱惡。外學家言,但恣則耳,無有真道;道人聞此,終不應答。知凡人意,想見皆倒,愚不解道,以正為邪,不別真偽。聖人愍之故加慈愛,沙門持意,如人衣新衣,坐起慎護,不欲點污。故持戒者,常與心爭,使百惡來,終不聽受。父母生子,幼化以道,長犯罪死,不可怨親。譬如踞床有木無繩,不能得坐。子無明師亦不得道,如此儒士。吾前世時,多事賢聖,所受非凡,皆無為師也。得羅漢者,能自陳說,於某處得溝港、於某處得頻來及不還,至應真,為都解脫,不復生死。具知闊狹,如觀好畵分別五綵。見天下人,皆有三毒憍慢、放逸、貪味之態。自知已解,不復貪天上生,亦不樂人中。但念眾生,欲令解脫。凡人未聞,宜諦受學,如持綵絲貫瑠璃珠,五色悉現。道眼見人魂神生所從來、死趣何道,知某人死神墮地獄、某墮畜生、某墮鬼神、某入人形、某死上天。道成自知,斷此五處,已得所願,視身如土,聽取我身,破碎亦可。以明真偽,如入清水,沙礫、珠寶所有悉見。豫知天下,一人為百,百人為一。所以然者?一人生子,轉至玄孫,興盛為百。或時百人死亡空[浿*昜],更餘有一沙門得道,具見好惡,知何人死當生善道,亦知何人當墮惡道。自見身中四氣分數,知人壽命苦樂長短。本從不明,心識為行,行受名色,但因緣寄託,生母腹中,更相憂念,父母言我子,子言我父母,精神展轉皆不自識。宿命善者,復生為人,則富貴長壽;其不善者,則苦短命,各由本業。天地人物,一仰四氣: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人之身中,強者為地、和淖為水、溫熱為火、氣息為風,生借用此,死則歸本,計其本末,各自為他,凡人不覺。天地之間,生者如夢,命祿至短,擾擾而死。譬如風吹海水波浪相逐,生死亦然,往來無休。沙門得道,悉知天地成敗終始,一劫中事,身所更來。亦知久遠無數劫事,乃知天下得道神仙,無及佛者。自知意志,本有萬端,今事成一,常悲眾人,為貪、欲、迷淫、怒、癡醉交亂胸中,或作恩愛,不知此要。得道達視。如人鑑鏡,飛行無礙,石璧皆過。能上須彌,手捫日月;能令身中別出水火;能沒地下從一方出;能行空中坐臥自在;能使魔王梵釋諸天,無不傾側。譬如陶家燒作瓦器盛水不漏。凡人如坯,得道如瓦,可燥可濕,潛漬不碎。如鍛金師在作何器,得神足者,亦復如是,在所變化。陶冶之家,欝火盛器。我沙門,亦欝意成道。如乾牛皮卷之有聲、舒亦有聲,濕以脂膏,卷舒皆軟;道意如是,一切柔軟,無復剛強。譬於高樓見聞下人歌舞、鐘鼓、諸六畜聲;道耳如是,亦聞天上音樂、亦聞餓鬼、地獄飢渴痛聲。具見人心,有欲態者、無慾態者、有諸憙怒憎愛、愚智強弱、易化難化、好道不好道,皆分別知之,如人喜沐浴摩身不遍復更熟摩。道眼觀知可度者,即持佛經,開解授與。意志善者,復得為人;行小高者,死得上天;若持戒淨,便得沙門四道。其得道者,皆知一世、十世、百世、無數世事。亦知天地終始劫成敗時,知無數劫身所從生,彼彼時生,父母姓字彼彼時異,壽數多少;知彼時從人道上作天,從天道下作人,或從人入地獄,從地獄作畜生、作餓鬼,從餓鬼作人,或從人復作鬼神,從鬼神入地獄上作天,悉分別知自思惟。如人遠客憶念故鄉,具識所有,觀見五道,自知已解。道力自在,欲壽百歲、千歲、萬歲至無數劫,皆能。欲不食,十日、百日、一歲、百歲,可至無數,欲食即食。如登高樓聽視下人東、西、南、北坐立語聲。一切聞見。道人自知,意志已淨,善惡皆棄,如人好過誤犯法,吏以死狗掛頸徇令,其人羞慙,欲疾免離。得羅漢者,羞身如是。羅漢有二輩:一輩為滅、一輩為護。所謂滅者,自憂得道,即取泥洹;護者憂人,度脫天下。譬如水清,其中沙石、魚鼈自現,道意已淨,悉見天下心識所有。沙門如是。汝師教誡,寧能爾不?」

阿颰對曰:「此實難及。」

佛言:「我見世間,亦有道士,不知佛法,隱居藪澤,食於果蓏,言:『不用師,當得自然。』此得道乎?」

對曰:「不得。」

佛言:「道從心得,當有師法。是為癡妄信道一也。復有道士,採取百草枝葉華實,服食方藥,自用可仙。汝師弟子,亦信此乎?」

對曰:「不信。」

「是為癡妄信道二也。或有道士,委棄父母,著鹿皮衣、臥止草蓐、被髮不食,拜天求道,徒自困苦,無所成獲。汝効此乎?」

對曰:「不效。」

「是為癡妄信道三也。亦有道士,深居閑處,題門有道,祭事水、火、日、月、五星,烹殺祠天,博頰求福。汝為此乎?」

對曰:「不為。」

「是謂為癡妄信道四也。」

佛告阿颰:「天地開闢已來,有大梵志道士二十三人,名為耆屠、留耗、盡陀、迦夷、阿柔、迦晨、[言*零]夷、頞超、炎毛、巴蜜、監化、阿倫、裘曇、耆顙、[言*零]淚、迦葉、暴伏、阿般、[打-丁+奚][跳-兆+頁]、優察、波利、僥頸、陂佉,天下城郭,皆是此二十三人共所造也。今費迦沙,何如此輩人?」

對曰:「不及。」

佛言:「汝師何長,能為帝王作師,令帝王得道耶?」

對曰:「不能。」

「汝等能為太子大臣長吏作師,使得道耶?」

對曰:「不能。」

「汝師能教士農工商長中少年男子姤女,及令汝等皆得道乎?」

對曰:「不能。」

「汝師先祖,頗得道乎?」

對曰:「不聞師教。」

「汝等趣何等道?」

曰:「師言持八戒者死上梵天。」

「寧見汝輩,持是八戒,昇梵天耶?」

曰:「聞師言耳。」

佛告阿颰:「我沙門得應真者,知劫中生死,分別眾人彼時為某、從某作某,知天下人及天上事;飛行在所至到,能在能亡,能動天地,移須彌山出入無間,變化恣意;父母死亡,知墮何道,追求開導,能令解脫,子得道者,父母皆度。又我沙門,持一正意,行二百五十戒,就無為道。」

佛告阿颰:「我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憂斷生死,今得自然,為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道、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都為天上天下作師,其持我經戒,無不得道者。我常慈心,教化天下,去惡就善。善可常行,惡不可久,苦可長處,樂不可保,樂者當時快意,久後受苦,罪至而悔,無所及矣。」

於是阿颰,熟視佛身,心念:「佛相有三十二,我殊不見一相,何也?」

佛知其意,即為出舌,先舐左耳,卻舐右耳,復舐髮際,以舌覆面,徐引舌下。阿颰歎曰:「如佛者難值,萬世時有舌相乃爾,安得不知?」

佛言:「汝等來久,歸謝汝師。」五百人皆前接佛足而去。

費迦沙乘車而出,見諸弟子來,即住待之,諸弟子至,下車作禮。師言:「瞿曇沙門,名聞天下,有其相乎?住何以久,盡說何事?」

阿颰言:「朝來所語,無有一失,還舍飯已,徐當說之。」

師言:「佛不能讓留汝飯乎?」

對曰:「佛坐樹下,了無所有,知可飯時,故遣我還,即俱歸。」

飯已,阿颰向師,具說佛語。師言:「汝道佛語,得無增減,欲使我事之耶?」

阿颰言:「聽佛所語,勝我梵志,但恐我種不能事耳。」

師即怒蹹地曰:「我累世為師,何用不如?」

阿颰言:「師試自往,觀其智能。」

師言:「然當自請佛與共談語。」暮即施牀席,作五百人供具。雞鳴,師自行至,通姓名,佛請相見,作禮畢一面坐,叉手言:「今設微食,願佛與眾沙門俱屈威神。」佛以嘿然可之,費迦沙歡喜,辭歸辦食。日未中,又遣阿颰行迎。佛與五百沙門俱就舍,坐已定,施飯食,行澡水畢。費迦沙問佛言:「昨阿颰還,道說佛語,不審諦願重聞之。」佛言:「皆是無所增減。」便復為說昨時所語。聞佛語喜,即自稽首言:「我昨無故,瞋阿颰所語。」佛言:「汝雖怒者是賢弟子,譬如善馬知人心意。」佛呪願阿颰言:「使汝壽身無病。」

於是師讚佛言:

「火能照於冥,  江海百谷王,
 聖人廣教授,  如國有明君。
 摩尼寶第一,  月為星中明,
 如日照天下,  三界唯佛尊。」

佛知其心軟正無邪,為說偈言:

「人當仁義,  佈施作福,
 覺識非當,  守行經戒。
 世間危嶮,  樂少苦多,
 當自憂身,  不宜懈怠。
 務斷貪慾,  致畏之習,
 生老病死,  憂哭之痛。
 恩愛別離,  一切皆苦,
 是故聖人,  求無為道。」

費迦沙意解,起禮佛足,埀淚言曰:「念我先祖,皆無有知佛者。願佛愍傷。我有昆弟妻子諸家,今欲將來,使受佛法。」佛言:「可。」即皆來禮佛足,受三自歸,與阿颰等,俱持五戒。

後費迦沙以其命終。弟子問佛:「是師死者,趣何道乎?」佛言:「已得第三不還,生十九天阿那含中,當於彼般泥洹。」

阿颰等五百人,欲作沙門,佛言:「各自歸家,善持五戒,意志已固,乃可舍家。」

佛說經已,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回到頂端↑



全部議題
議題 貼文者 : 張貼日期
阿含部 jwjwo 2024-01-06 11:38:26
長阿含經 jwjwo 2024-01-06 11:39:10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Yehling 2024-01-06 18:24:13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Yehling 2024-01-06 18:27:40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 Yehling 2024-01-07 15:12:27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Yehling 2024-01-07 17:15:27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Yehling 2024-01-07 17:18:2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六 Yehling 2024-01-07 17:20:43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七 Yehling 2024-01-07 17:23:07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八 Yehling 2024-01-08 16:37:23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 Yehling 2024-01-08 16:48:58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 Yehling 2024-01-08 16:53:1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一 Yehling 2024-01-08 16:57:57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Yehling 2024-01-09 15:34:40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 Yehling 2024-01-09 15:37:1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 Yehling 2024-01-09 15:39:46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 Yehling 2024-01-09 16:13:28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Yehling 2024-01-09 16:16:40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七 Yehling 2024-01-09 16:20:2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八 Yehling 2024-01-09 16:22:56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九 Yehling 2024-01-09 16:25:46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 Yehling 2024-01-09 16:28:25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Yehling 2024-01-09 16:30:46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Yehling 2024-01-09 16:36:27
七佛經 jwjwo 2024-01-06 11:39:37
佛說七佛經 Yehling 2024-01-09 17:05:40
毘婆尸佛經 jwjwo 2024-01-06 11:39:58
毘婆尸佛經卷上 Yehling 2024-01-09 17:11:25
毘婆尸佛經卷下 Yehling 2024-01-09 17:19:34
七佛父母姓字經 jwjwo 2024-01-06 11:40:21
七佛父母姓字經 Yehling 2024-01-09 17:24:26
佛般泥洹經 jwjwo 2024-01-06 11:40:49
佛般泥洹經001 jwjwo 2024-01-11 13:37:53
佛般泥洹經002 jwjwo 2024-01-11 13:38:37
般泥洹經 jwjwo 2024-01-06 11:41:35
般泥洹經001 jwjwo 2024-01-11 13:41:53
般泥洹經002 jwjwo 2024-01-11 13:43:33
大般涅槃經 jwjwo 2024-01-06 11:42:06
大般涅槃經001 jwjwo 2024-01-11 13:45:29
大般涅槃經002 jwjwo 2024-01-11 13:46:54
大般涅槃經003 jwjwo 2024-01-11 13:48:14
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jwjwo 2024-01-06 11:42:40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Yehling 2024-01-12 18:02:40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Yehling 2024-01-12 18:03:30
人仙經 jwjwo 2024-01-06 11:43:09
佛說人仙經 Yehling 2024-01-12 18:06:23
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jwjwo 2024-01-06 11:44:08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Yehling 2024-01-12 18:11:14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Yehling 2024-01-12 18:12:24
尼拘陀梵志經 jwjwo 2024-01-06 11:46:13
尼拘陀梵志經卷上 Yehling 2024-01-12 18:19:16
尼拘陀梵志經卷下 Yehling 2024-01-12 18:20:15
大集法門經 jwjwo 2024-01-06 11:46:41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上 Yehling 2024-01-13 19:07:54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下 Yehling 2024-01-13 19:08:46
長阿含十報法經 jwjwo 2024-01-06 11:47:18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Yehling 2024-01-13 19:18:13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下 Yehling 2024-01-13 19:18:59
人本欲生經 jwjwo 2024-01-06 11:47:59
佛說人本欲生經 Yehling 2024-01-13 19:22:13
帝釋所問經 jwjwo 2024-01-06 11:48:36
佛說帝釋所問經 Yehling 2024-01-13 19:24:38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jwjwo 2024-01-06 11:50:01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Yehling 2024-01-13 19:27:08
善生子經 jwjwo 2024-01-06 11:50:30
佛說善生子經 Yehling 2024-01-14 16:30:03
信佛功德經 jwjwo 2024-01-06 11:50:57
佛說信佛功德經 Yehling 2024-01-14 16:32:09
大三摩惹經 jwjwo 2024-01-06 11:51:22
佛說大三摩惹經 Yehling 2024-01-15 16:25:56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jwjwo 2024-01-06 11:51:54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Yehling 2024-01-15 16:29:12
梵網六十二見經 jwjwo 2024-01-06 11:52:22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Yehling 2024-01-15 16:32:42
寂志果經 jwjwo 2024-01-06 11:52:45
佛說寂志果經 Yehling 2024-01-15 16:36:17
大樓炭經 jwjwo 2024-01-06 11:53:11
大樓炭經卷第一 Yehling 2024-01-15 16:39:18
大樓炭經卷第二 Yehling 2024-01-15 16:42:54
大樓炭經卷第三 Yehling 2024-01-16 16:58:35
大樓炭經卷第四 Yehling 2024-01-16 17:02:02
大樓炭經卷第五 Yehling 2024-01-16 17:04:12
大樓炭經卷第六 Yehling 2024-01-16 17:06:28
起世經 jwjwo 2024-01-06 11:53:37
起世經卷第一 Yehling 2024-01-16 17:09:43
起世經卷第二 Yehling 2024-01-17 16:40:46
起世經卷第三 Yehling 2024-01-17 16:46:08
起世經卷第四 Yehling 2024-01-18 17:14:29
起世經卷第五 Yehling 2024-01-18 17:16:52
起世經卷第六 Yehling 2024-01-18 17:19:28
起世經卷第七 Yehling 2024-01-19 16:55:36
起世經卷第八 Yehling 2024-01-19 16:58:52
起世經卷第九 Yehling 2024-01-19 17:03:14
起世經卷第十 Yehling 2024-01-19 17:06:58
起世因本經 jwjwo 2024-01-06 11:54:02
起世因本經卷第一 Yehling 2024-01-19 17:10:33
起世因本經卷第二 Yehling 2024-01-19 17:17:02
起世因本經卷第三 Yehling 2024-01-20 15:13:38
起世因本經卷第四 Yehling 2024-01-20 15:15:48
起世因本經卷第五 Yehling 2024-01-20 15:19:56
起世因本經卷第六 Yehling 2024-01-20 15:22:29
起世因本經卷第七 Yehling 2024-01-20 15:24:37
起世因本經卷第八 Yehling 2024-01-20 15:26:49
起世因本經卷第九 Yehling 2024-01-20 15:28:57
起世因本經卷第十 Yehling 2024-01-20 15:31:06
中阿含經 jwjwo 2024-01-06 11:54:24
中阿含經卷第一 Yehling 2024-01-21 18:09:15
中阿含經卷第二 Yehling 2024-01-21 18:12:05
中阿含經卷第三 Yehling 2024-01-21 18:15:04
中阿含經卷第四 Yehling 2024-01-21 18:19:45
中阿含經卷第五 Yehling 2024-01-21 18:24:12
中阿含經卷第六 Yehling 2024-01-23 16:17:54
中阿含經卷第七 Yehling 2024-01-23 16:20:56
中阿含經卷第八 Yehling 2024-01-23 16:23:31
中阿含經卷第九 Yehling 2024-01-23 16:26:17
中阿含經卷第十 Yehling 2024-01-23 16:29:09
中阿含經卷第十 Yehling 2024-01-28 15:37:43
中阿含經卷第十二 Yehling 2024-01-28 15:43:03
中阿含經卷第十三 Yehling 2024-01-28 15:45:26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 Yehling 2024-01-28 15:49:06
中阿含經卷第十五 Yehling 2024-01-28 15:51:52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 Yehling 2024-01-28 15:54:16
中阿含經卷第十七 Yehling 2024-01-28 15:57:04
中阿含經卷第十八 Yehling 2024-01-28 15:59:37
中阿含經卷第十九 Yehling 2024-01-28 16:01:54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 Yehling 2024-01-28 16:03:49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Yehling 2024-01-28 16:06:32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Yehling 2024-01-28 16:08:34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Yehling 2024-01-28 16:10:54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Yehling 2024-01-28 16:13:19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 Yehling 2024-01-28 16:15:19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Yehling 2024-01-28 16:17:45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Yehling 2024-01-28 16:19:51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Yehling 2024-01-28 16:21:55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Yehling 2024-01-28 16:24:14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 Yehling 2024-01-28 16:26:39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一 Yehling 2024-01-28 16:28:41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Yehling 2024-01-28 16:30:22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Yehling 2024-01-29 14:40:18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Yehling 2024-01-29 14:43:08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五 Yehling 2024-01-29 14:47:39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Yehling 2024-01-29 14:50:27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Yehling 2024-01-29 14:54:15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Yehling 2024-01-29 14:56:30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九 Yehling 2024-01-29 14:58:36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 Yehling 2024-01-29 15:01:23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Yehling 2024-01-29 15:03:24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Yehling 2024-01-29 15:05:55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Yehling 2024-01-29 15:08:31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Yehling 2024-01-29 15:11:42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五 Yehling 2024-01-29 15:14:14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Yehling 2024-02-01 16:53:35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Yehling 2024-02-01 16:56:09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Yehling 2024-02-01 17:00:09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 Yehling 2024-02-01 17:08:24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 Yehling 2024-02-01 17:10:19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Yehling 2024-02-05 03:22:41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 Yehling 2024-02-05 03:30:46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三 Yehling 2024-02-05 17:00:19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 Yehling 2024-02-05 17:10:18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 Yehling 2024-02-06 00:30:30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 Yehling 2024-02-06 01:07:33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七 Yehling 2024-02-06 15:35:30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 Yehling 2024-02-06 15:40:21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九 Yehling 2024-02-06 15:44:18
中阿含經卷第六十 Yehling 2024-02-06 15:47:08
七知經 jwjwo 2024-01-06 11:54:46
佛說七知經 Yehling 2024-02-06 15:48:47
園生樹經 jwjwo 2024-01-06 11:55:06
佛說園生樹經 Yehling 2024-02-06 16:06:50
鹹水喻經 jwjwo 2024-01-06 11:55:32
佛說鹹水喻經 Yehling 2024-03-23 17:24:11
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jwjwo 2024-01-06 11:55:54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Yehling 2024-03-23 17:26:24
一切流攝守因經 jwjwo 2024-01-06 11:56:14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Yehling 2024-04-16 00:45:56
四諦經 jwjwo 2024-01-06 11:56:41
佛說四諦經 Yehling 2024-04-16 00:48:16
恒水經 jwjwo 2024-01-06 11:57:01
佛說恆水經 Yehling 2024-04-16 00:50:29
法海經 jwjwo 2024-01-06 11:57:25
法海經 Yehling 2024-04-16 00:52:14
海八德經 jwjwo 2024-01-06 11:57:47
佛說海八德經 Yehling 2024-04-16 00:53:41
本相猗致經 jwjwo 2024-01-06 11:58:14
佛說本相猗致經 Yehling 2024-04-16 00:55:32
緣本致經 jwjwo 2024-01-06 11:58:36
佛說緣本致經 Yehling 2024-04-16 00:56:58
輪王七寶經 jwjwo 2024-01-06 11:59:07
佛說輪王七寶經 Yehling 2024-04-16 00:58:12
頂生王故事經 jwjwo 2024-01-06 11:59:24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Yehling 2024-04-16 00:59:23
文陀竭王經 jwjwo 2024-01-06 11:59:42
佛說文陀竭王經 Yehling 2024-04-16 01:00:52
頻婆娑羅王經 jwjwo 2024-01-06 12:00:02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Yehling 2024-04-16 01:02:22
鐵城泥犁經 jwjwo 2024-01-06 12:00:25
佛說鐵城泥犁經 Yehling 2024-04-16 01:04:36
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jwjwo 2024-01-06 12:01:04
古來世時經 jwjwo 2024-01-06 12:01:24
大正句王經 jwjwo 2024-01-06 12:01:42
阿那律八念經 jwjwo 2024-01-06 12:02:11
離睡經 jwjwo 2024-01-06 12:02:31
是法非法經 jwjwo 2024-01-06 12:02:51
求欲經 jwjwo 2024-01-06 12:03:19
受歲經 jwjwo 2024-01-06 12:03:37
梵志計水淨經 jwjwo 2024-01-06 12:03:57
大生義經 jwjwo 2024-01-06 12:04:18
苦陰經 jwjwo 2024-01-06 12:04:43
釋摩男本四子經 jwjwo 2024-01-06 12:05:11
苦陰因事經 jwjwo 2024-01-06 12:05:33
樂想經 jwjwo 2024-01-06 12:05:51
漏分布經 jwjwo 2024-01-06 12:06:11
阿耨風經 jwjwo 2024-01-06 12:06:30
諸法本經 jwjwo 2024-01-06 12:06:51
瞿曇彌記果經 jwjwo 2024-01-06 12:07:14
受新歲經 jwjwo 2024-01-06 12:07:34
新歲經 jwjwo 2024-01-06 12:07:59
解夏經 jwjwo 2024-01-06 12:08:21
瞻婆比丘經 jwjwo 2024-01-06 12:08:40
伏婬經 jwjwo 2024-01-06 12:09:09
魔嬈亂經 jwjwo 2024-01-06 12:09:30
弊魔試目連經 jwjwo 2024-01-06 12:09:49
賴吒和羅經 jwjwo 2024-01-06 12:10:06
護國經 jwjwo 2024-01-06 12:10:29
數經 jwjwo 2024-01-06 12:10:55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jwjwo 2024-01-06 12:11:15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jwjwo 2024-01-06 12:11:38
須達經 jwjwo 2024-01-06 12:11:54
長者施報經 jwjwo 2024-01-06 12:12:18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jwjwo 2024-01-06 12:12:43
梵摩渝經 jwjwo 2024-01-06 12:13:13
尊上經 jwjwo 2024-01-06 12:13:33
兜調經 jwjwo 2024-01-06 12:14:01
鸚鵡經 jwjwo 2024-01-06 12:14:24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jwjwo 2024-01-06 12:14:53
分別善惡報應經 jwjwo 2024-01-06 12:15:16
意經 jwjwo 2024-01-06 12:15:44
應法經 jwjwo 2024-01-06 12:16:06
分別布施經 jwjwo 2024-01-06 12:16:29
息諍因緣經 jwjwo 2024-01-06 12:16:49
泥犁經 jwjwo 2024-01-06 12:17:09
齋經 jwjwo 2024-01-06 12:17:27
優陂夷墮舍迦經 jwjwo 2024-01-06 12:17:50
八關齋經 jwjwo 2024-01-06 12:18:14
鞞摩肅經 jwjwo 2024-01-06 12:18:36
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jwjwo 2024-01-06 12:18:58
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jwjwo 2024-01-06 12:19:18
邪見經 jwjwo 2024-01-06 12:19:35
箭喻經 jwjwo 2024-01-06 12:20:01
蟻喻經 jwjwo 2024-01-06 12:20:19
治意經 jwjwo 2024-01-06 12:20:41
廣義法門經 jwjwo 2024-01-06 12:20:58
普法義經 jwjwo 2024-01-06 12:21:15
雜阿含經(50卷) jwjwo 2024-01-06 12:22:15
別譯雜阿含經 jwjwo 2024-01-06 12:22:46
雜阿含經(1卷) jwjwo 2024-01-06 12:24:00
佛說五蘊皆空經 jwjwo 2024-01-11 11:49:08
佛說聖法印經 jwjwo 2024-01-11 11:49:45
五陰譬喻經 jwjwo 2024-01-11 11:50:24
佛說水沫所漂經 jwjwo 2024-01-11 11:50:51
佛說不自守意經 jwjwo 2024-01-11 11:51:15
佛說滿願子經 jwjwo 2024-01-11 11:51:44
佛說轉法輪經 jwjwo 2024-01-11 11:52:10
佛說三轉法輪經 jwjwo 2024-01-11 11:52:39
佛說相應相可經 jwjwo 2024-01-11 11:53:06
佛說八正道經 jwjwo 2024-01-11 11:53:29
佛說難提釋經 jwjwo 2024-01-11 11:53:56
佛說馬有三相經 jwjwo 2024-01-11 11:54:20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 jwjwo 2024-01-11 11:54:47
佛說戒德香經 jwjwo 2024-01-11 11:55:17
佛說戒香經 jwjwo 2024-01-11 11:55:45
佛說鴦掘摩經-竺法護譯 jwjwo 2024-01-11 11:56:26
佛說鴦崛髻經-法炬譯 jwjwo 2024-01-11 11:57:00
央掘魔羅經 jwjwo 2024-01-11 11:57:30
佛說月喻經 jwjwo 2024-01-11 11:57:58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jwjwo 2024-01-11 11:58:24
佛說放牛經 jwjwo 2024-01-11 11:58:48
緣起經 jwjwo 2024-01-11 11:59:10
增壹阿含經 jwjwo 2024-01-11 11:59:31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jwjwo 2024-01-11 11:59:59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jwjwo 2024-01-11 12:00:24
須摩提女經A jwjwo 2024-01-11 12:01:03
須摩提女經A001 jwjwo 2024-01-11 13:51:14
須摩提女經B jwjwo 2024-01-11 12:01:38
須摩提女經B001 jwjwo 2024-01-11 13:52:37
佛說三摩竭經 jwjwo 2024-01-11 12:02:02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jwjwo 2024-01-11 12:02:24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jwjwo 2024-01-11 12:02:49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jwjwo 2024-01-11 12:03:14
施食獲五福報經 jwjwo 2024-01-11 12:03:34
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jwjwo 2024-01-11 12:03:57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jwjwo 2024-01-11 12:04:20
佛說力士移山經 jwjwo 2024-01-11 12:04:45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jwjwo 2024-01-11 12:05:08
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 jwjwo 2024-01-11 12:05:32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jwjwo 2024-01-11 12:05:55
佛說四泥犁經 jwjwo 2024-01-11 12:06:17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jwjwo 2024-01-11 12:06:41
佛說阿遬達經 jwjwo 2024-01-11 12:07:07
佛說玉耶女經 jwjwo 2024-01-11 12:07:33
玉耶女經 jwjwo 2024-01-11 12:08:00
玉耶經 jwjwo 2024-01-11 12:08:20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jwjwo 2024-01-11 12:08:48
佛母般泥洹經 jwjwo 2024-01-11 12:09:17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jwjwo 2024-01-11 12:09:41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jwjwo 2024-01-11 12:10:11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jwjwo 2024-01-11 12:10:32
佛說阿難同學經 jwjwo 2024-01-11 12:10:54
七處三觀經 jwjwo 2024-01-11 12:11:16
九橫經 jwjwo 2024-01-11 12:11:38
佛說阿含正行經 jwjwo 2024-01-11 12:12:11
佛說阿含正行經001 jwjwo 2024-03-23 16:12:16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 Yehling 2024-02-05 16:51:05

板主:  deepblue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29
紅兒 97
謝尚橗 88
圓仔寶寶 59
CHC 56
hui 55
golden621 48
大內高手 42
jcj 36
follow 34
yungshow 30
愛因斯坦 29
無極 28
jwjwo 27
元利 27
最新議題
賀瓏 & Albee
by 歐達善
今天 at 11:22
歌曲:白度母心咒
by jwjwo
今天 at 10:59
[日文童謠]阿彌陀佛
by jwjwo
2025-07-05 12:36:17
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難,何時才能改善
by tenen
2025-07-05 09:40:15
試占丹娜絲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by CHC
2025-07-05 09:16:27
[日文童謠]觀音微微笑
by jwjwo
2025-07-05 08:19:57
還有一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6:08
還有二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3:37
還有二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37:00
今年的申请还有希望吗?
by singasong
2025-07-05 00:33:14
誰在線上
3 線上使用者 (Sillysilly, 2 隱形), 71 Guests and 41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87 議題
216082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