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歷術甲子篇】--續8
轉貼一些參考資料,
定氣法不是唐朝之後就用在曆法中的,而是在清朝湯若望治曆時才用的,所以在湯
若望的時憲曆之前,曆法都是用平氣法。
但不是我們的老祖宗不知道平氣法與天行不合,早在北齊時就有人發現了,但為何
平氣法還一直用下去,主要是為了陰曆月置閏不必更改方法。用平氣法可以保證兩
件事,那就是一個月最多只會有一個中氣,及一年最多只有一個月無中氣。
清朝用了定氣法之後,一個月變成最多可能有兩個中氣,一年也可能不只一個月無
中氣,使中國用了數千年的無中氣置閏法瓦解。
目前的農民曆和萬年曆,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定氣法,民國後改用國曆,每年只提供
節氣時間與月朔望時間供民間參考,政府並沒有規定那一個陰曆月要當閏月。清朝
時的置閏則是將一年裡,第一個無中氣之月定為閏月,之後就算再有無中氣之月也
不置閏了,而月的序數也不依中氣而定了,反正扣除閏月,從頭照著數下來就是了
且正月不置閏。
引用自
https://destiny.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topics/128618#Post128618難怪我用甲子篇曆法時,出現很大的不同
+++++++++
可否提供殷商時用地支紀月及紀日一事的出處
復興北路的三民書局,有一本我忘了是那個研究院出的考證書,書名好像就叫『殷商時期的曆法考據』,您可以去找找看。
就我所知, 干支用來紀年紀日, 可考時間早些,
干支用來紀月, 可考時間為漢代。
干支紀年是從後漢三統曆才開始,若之前的年份還用干支紀之,就表示它是用三統曆的干支依序往前推算所得,會與當時真正所使用的歲星紀年法有所差異。干支紀月與紀日發展應該較早,應與閏月的制定同時期,因為閏月,使原本旬干紀日不夠使用而改用干支紀日,也因為閏月,讓太陰月的序數和節氣月的地支必須配合以定月序,故雖然使用上仍用太陰月的月序,但已有附加地支上去以正月序,否則周、秦時期的正月建子或正月建丑中的子、丑是從何而來呢。
引用自
https://destiny.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topics/125878#Post125878果然還是有高人在...
我認為就目前的考古文物來說,八字四柱的干支或干支曆並不是從黃帝時期開始的。
也難怪分析左傳歲星紀年資料時,發現西元前104年之後相差一年了。
既然春秋戰國的紀年與西漢初年的紀年有誤差,那干支曆法又如何能確定是從黃帝時期依次排列正確至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