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曆術甲子篇3.06分的修正
原先我以為只是365.25與365.2421990741的差距,就是這個曆法與實際回歸年的差距
根據現今的科學指出,一回歸年是365.2421990741日,而這《歷術甲子篇》的曆法屬於四分曆,也就是一回歸年是365.25日,一年相差0.0078009259日,從公元前427年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該曆施行也經過323年,0.0078009259日x323=2.519698日,這2.5日的誤差,使得每個月的朔望提前2.5天,此時若不修正曆法,豈不是很糟糕?所以漢朝此時修正曆法是必然的。至此很清楚知道《歷術甲子篇》並非是《太初曆》。
依照張汝舟先生的計算方式,2021年只誤差約8日,
圖10—2021年的篰章表
上表2021年的前大餘為36、前小餘195,依據張汝舟先生書中的修正法,前大餘要減7、前小餘要減907,故得2021年前大餘為28、前小餘228。
得出2021年的陰曆12個月份的初一日干支如下:
圖11--2021年的初一干支表
而用(365.25-365.2421990741)x2020=15.7578日
這兩者的差距太大了.....
**********
後來在天機論壇找到網友[紫砚冰]的解說
实际天象推算中的浮差是3.06分
四分历的实际岁长365.25天,回归年365.2422天,密近不相等,因此朔策为29日又499╱940分。 朔策:29又499╱940=29.53085106日。
实测朔策:29.530588日,
每月超过实测:0.00026306日。
十九年七闰计235个月,每年余0.0032536日。
1÷0.0032536=307年,即307年差一天,按日940分:940÷307≈3.06分。
故,四分历每年约浮差3.06分(940)。用历元近距第十六部已酉为基础,“前加后减”推之无差。
**********
果然,這樣就符合祖沖之所說:「四分之法,久則後天,以食檢之,經三百年輒差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