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04 中國時報
腹式呼吸 有助放鬆身心
◎張天鈞(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多年前去義大利的卡布里島玩,乘坐簡單的纜車(椅)到山頂,從山上俯望,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幾座小島散在海中,甚是美麗壯碩,心胸頓時開闊。後來將此景畫了一張十號大小的圖,最近重畫成三十號的大幅作品,並將構圖稍做修改,使之更顯海的遼闊。
我的個性急躁,病人多,生活瑣事也多,不知不覺失眠了,找了幾位精神科的好友相助,他們除了建議我休假,少看病人,放慢腳步,多去運動外,也教我做呼吸放鬆訓練。
呼吸深緩 調整情緒
所謂「呼吸放鬆訓練」,就是選擇一個安靜、溫度適中的房間,舒適的平躺,閉眼摒棄雜念,或看著一張可以勾起美好回憶的圖,以鼻吸氣,以口吐氣,吐氣時可以噘嘴來延長吐氣的時間。當這些都練習順暢後,再來就要加強腹式呼吸的訓練。
剛開始可以屈膝或雙膝下墊一個枕頭,並將腳底平貼於床上,雙掌平放於胸前,另外放一本書在肚臍上面,然後以鼻吸氣,使肚子鼓起,但雙掌不會感覺胸部抬起。
此外,吐氣的時間約為吸氣時間的兩倍。習慣之後,就可將肚子上的書本和胸前的手拿開,而以最自然的方式進行腹式呼吸;最後就可以落實於生活中,隨時體驗這種放鬆的感覺。
為何腹式呼吸有助於放鬆身心?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壓力大,而像我這種A型性格的人,思考特別快速,也容易擔心,結果是呼吸都以胸式為主,快而淺,會限制了肺活量,在心理層次上,也容易讓人感覺沮喪、恐懼與自我規範。
當壓力反應與環境不斷惡性循環的結果,再加上先天基因與體質脆弱,就會造成病態的表現。因此要透過呼吸放鬆訓練,以較輕鬆、自然的呼吸方式,來打斷這種惡性循環。
活化神經 減緩焦慮
至於腹式呼吸為何能達到這樣的功能?主要是規則且慢速的腹式呼吸,可輕微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使迷走神經活性增加,亦即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
此外,在專心呼吸的同時,可以轉移注意力,且避免過去建立不好的條件反射,產生預期性的焦慮,而將輕微的症狀放大、加重。
東方的瑜伽透過呼吸控制法,將充滿生命力之空氣送入體內以提升健康,其根本原理也是一種腹式呼吸。至於中國人的吐納術,強調使呼吸緩、長、均、深,並用意送入臍下小腹丹田處,和上述的腹式呼吸訓練不謀而合。
美國有一本書,在台灣翻譯成《為藥瘋狂》,強調藥物,特別是治療精神症狀的藥物容易上癮,副作用也多。但人不舒服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藥來吃,結果可能愈陷愈深。
呼吸放鬆訓練已被應用於治療焦慮、恐慌和憂鬱,但成功與否,還要視能否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