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要走向民主? 這一象完全不是民主問題,外邊根樹上是國民黨以外之意
兩岸相處與國際定位應該在「君非君 臣非臣」這裡
我不覺得中國大陸會想在這時候推動民主,就算有這種傾向,應該頂多微調
中華民國一定與中國國運密不可分啊! 紅花開盡白花來,遲早有一天會如此~
不過43象也就是近期,應該只不過還在告訴我們,兩岸關係仍是現狀的維持
獨不了 統不了 中國大陸近期經濟問題比政治問題嚴重吧 事實上各國都是的
還是要務實一點,不能跳躍式思考 應該沒有人能現在做任何大幅度改變
當然不是講中國要「推動」民主,我不是說了嗎?這首詩講的是兩岸關係,只不過用種種跡象去暗示後面幾象的發展。
就因為這首詩代表卦像是鼎卦,鼎本身有象徵香火傳承意味,所以這段詩在後面幾像有承先啟後得作用,中國的國運發展會因為台灣的定位,逐漸得將改革的道路趨近民主。
真正等到中國開始有人推動民主化,可能要等到後面幾卦才會說明。
這裡只是舖一個伏筆,告訴大家,因為中國的改革路線趨近民主,所以兩岸關係漸漸變好(到最好變好就是兩岸人民的交流,能夠配合政策:大三通、自由行)
兩岸定位用「君非君,臣非臣」來形容看似可以,但那後面的"終克定"要怎麼講?你說衷於確定地位~但是前面怎麼會用君臣來形容,君臣的地位不是在講真正治理中國,而是「彼此的關係」?那中華民國總不會是君吧?你看對岸哪裡有臣服於中華民國的跡象?
那麼假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君!
國共內戰撤守台灣,台灣有臣服嗎?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反共抗俄的標語一大堆。
如果用確認到2012這三十年,也講不太準,因為90年代還有飛彈危機,這兩岸關係都過了預言的一半了,中華民國元首去形容兩岸發展,李登輝說過兩國論、阿扁還說過一邊一國呢,這看起來哪有半點臣服的樣子!
真要講,頂多有緩和也只有馬治理的4年(2008-2012),還有一點臣服的跡象,但是拿四年或八年去比三十年中百姓結,還是有點離譜!
再看現在兩岸民眾的對國家意識就知道差很多,如果這種例子太政治,可以退一步想,目前中華民國的軍事演習,還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假想敵,如果要用臣服形容,那台灣政府可以說是亂臣賊子了,君臣關係真的有「終克定」?
所以前面幾句,指的是兩國的歷史發展,放在「黑兔走進青龍穴」之上,當然發生點是在更早。
所以可見得:君臣講得是民主制度,後面「欲盡不盡不可說」講得才是期間兩國政權的關係,變得晦澀難明。
也許可以否認的是,對岸在之前沒有民主發展,從中華民國從建立來看,民主制度確實是「始艱圍」,到了台灣才「終克定」,也許目前應驗的只有中華民國一個國家。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會追隨這個腳步,只不過尚未成功,這段詩先預告了這一點!儘管時程不一,對岸推動民主態勢,會用什麼方式跟結果,要到後面幾象才會出現~但是強調期間是有受到中華民國的影響的,過程也會很艱辛(「始艱圍」、「終克定」),這首詩是藉由兩岸關係,說明對岸中國傾向民主這條路的「導火線」,才特地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