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文說那麼多,只是想以不同的角度來說明,
所以,都是我說的,沒錯。
我前文是說:
「
又有誰規定,一年只能拜一次天公,就是在初九,
若在其他天拜天公,就不可以呢?
」
只是想指明,若想拜天公,隨時可以去拜,不見得只能在初九去拜,
若不想去拜天公,只要自已起心動念,不必到廟裡,也可以對天公致上敬意,
只是想點出,「初九」可以是別的人生,也可以是天公生,不必執著。
前文我點出各宗教的看法,也帶出不同教室的裝備,
只是想告知,只要你信的宗教,有若干說法,你相信有,就是有,
何況以閣下的說法,跑靈山、和謀堂、和一貫道,都有相似說法,
表示,這不是一家之言,不是嗎?
若是關於身份,閣下會迷惑,我舉個例子好了,假設:
有一個人,在家裡,家人稱他小名(假如是「小良」好了),
同一個人,在公司,員工稱他王經理,
同一個人,在社團,團員稱他王團長。
若這三堆人在一起,
有人叫小良,有人叫王經理,有人叫王團長,
請問,他們叫的是同一個人嗎?
這樣,不知能不能表達,希望閣下不要執著於「名」的困擾?
其實,關聖帝君,從入滅後,到任職玉皇大天尊,
也是經過一段時間。
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好了:
有一個人,在台大讀書,到A店家吃飯,A店家知道,他是台大的學生。
同一個人,畢業後,到B公司任職,到B店家吃飯,B店家知道,他是B公司的員工。
同一個人,日後離職創業,到C店家吃飯,C店家知道,他是某公司的老闆。
請問,
A店家會知道,他是B公司的員工、或他是某公司的老闆嗎?
B店家會知道,他是某公司的老闆嗎?
他們認識的,是同一個人嗎?
銅板有二面,如果你看到的那一面是「字」,你可以知道,另一面就是「人頭」,
但是,世上的其他事物呢?
你真的看到了其中的一部份,就可以正確的推論出,沒有看到的那一部份了嗎?
其實,只要是人,都會有主觀、執著,
學習命理的人,也是會有,
所以,常可聽聞,某某派的學員說,我們這派的風水理論,不是這樣說,
唉,何必呢?
所以我才另舉教室的例子,
只要能做出心目中的好東西, (對事情做出正確推論)
誰規定,
不能拿工藝教室的色筆來畫?
不能拿美術教室的剪刀來剪東西呢?
若能跳出門戶之見,以較寬大的心胸,來看待這個世界,
這樣不是更美好嗎?
若你只願深入自已的領域,
那我是否可以請問你,你去請教耶教的教友,
這個世上,有關聖帝君的存在嗎?
相信耶教,會有他們自認的另一種回答。
還是,閣下要說,耶教的人都錯了,
這個世上,真的有關聖帝君的存在?
我沒有要懾服你,只是想告知,
不要執著於「名」稱,
不要執著於「相」體,
還有,你不相信的事,可以先存疑,不必直接否定,
在「是」、與「否」之間,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不清楚」,
請問,閣下已經通曉世上所有的知識、學問了嗎?
還是閣下認為,本人讀的道教經典,
都不是正統書籍?
都還沒弄懂?
其實不過是討論而已吧,
不必先將別人眨低,
來表現自已的不同凡響吧?
唉,我也只是路過,剛好看到此文,所以一時才來補充說明,
我又何必執著,一定要向閣下解釋清楚、一定要讓閣下同意我的看法呢?
隨順因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是律師、不是醫師、不是特勤人員,更不是校長,只是一個小老百姓,無法針對每一個好問題,都提供一個好答案。
向大家分享平凡生活,不平凡的呈現。讓世界知道深度、與寬度。
若對文章觀點認同、或存疑,歡迎留言鼓勵、或指正。相互切磋,一起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