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方位網友)
古三式真的很難,我最近去找古三式的書籍想要參考看看。沒想到找了很多本書,大六壬完全看不懂。可是很奇怪找到一本奇門遁甲的書籍,這本書是用比較科學的方式,有附一片排奇門的光碟。書籍的介紹以奇門格局為主,竟在書局翻一翻就感覺奇門似乎有方法只要照這本書看應該可以看的懂,或許不見得可以把奇門的盤解的很詳細,不過這本書是個寶貝。找到這個書有如穫至寶的感覺。或許要學真的要靠機緣,一本好的書、好的作者以初學者的角度去思考,不要太複雜的內容,電腦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學會。
(奇門遁甲方位網友)
許志輝( 新奇門遁甲作者 )提到:
……黃帝是4320局沒錯,假如以地盤72局換算當時是4320局,為什麼?因為目前1080局是以北方開始,還有東方、南方、西方,每一個方位地盤都是18局,共有72局應該是當時姜子牙所用之奇門遁甲,如此才符合歷史記載。那麼四個方位共4320局,把九宮順時針旋轉,把坎一宮改成震一宮如此也有1080局,坎一宮改成離一宮如此也有1080局,坎一宮改成兌一宮如此也有1080局,所以張良把姜子牙地盤72局簡化成地盤18局,其實1080局都在4320局裡。
這本書實在太貴了,所以無緣一見
不知所謂“坎一宮改成震一宮”是何作法,有版上大大了解嗎?
(奇門遁甲方位網友)
近來無事可做
想抄抄一些奇門的書貼在滴網這邊留作紀念
順便以後可以留作資料參考
但是只能抄一些而已啦
畢竟是人家的版權
所以只是抄一些 然後加上一些自己的見解而已
(我不會的嘿 不要以爲我會 )
那一宮內有45天 三個節氣
所以一個節氣 = 45天 / 3個節氣 = 15天
15天 / 3 = 5天 所以一個節氣內的15天 每隔5天 算一元 所以成了上中下三元
從立冬開始的15天 分別用陽遁一局 陽遁七局 陽遁四局
(因“冬至一陽生 夏至一陰生” 所以叫陽遁 如果是夏至開始則用陰遁)
一年24節氣奇門遁甲用局表如下:(數字1=1局 7=7局 4=4局 依次類推)
冬至 1 7 4
小寒 2 8 5
大寒 3 9 6
立春 8 5 2
雨水 9 6 3
驚蟄 1 7 4
春分 3 9 6
清明 4 1 7
穀雨 5 2 8
立夏 4 1 7
小滿 5 2 8
芒種 6 3 9
夏至 9 3 6
小暑 8 2 6
大暑 7 1 4
立秋 2 5 8
處暑 1 4 7
白露 9 3 6
秋分 7 1 4
寒露 6 9 3
霜降 5 8 2
立冬 6 9 3
小雪 5 8 2
大雪 4 7 1
某節氣的上中下三元 分別用陽遁幾局 陰遁幾局是怎樣規定呢
因奇門對應八卦數 =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兌七 艮八 離九
所以一開始 前5天上元 先用宮位數來取第一元的數 即
坎宮一開始(冬至)一定先用陽一局
艮宮一開始(立春)一定先用陽八局
震宮一開始(春分)一定先用陽三局
巽宮一開始(立夏)一定先用陽四局
離宮一開始(夏至)一定先用陰九局
坤宮一開始(立秋)一定先用陰二局
兌宮一開始(秋分)一定先用陰七局
乾宮一開始(立冬)一定先用陰六局
那第6天到第10天中元的數是怎樣來
因一天12個時辰 5天 = 60時辰
60時辰演完一種格局 60時辰有6個甲的天干
(參考上面單元 十天干 九宮八卦陣 )
即 甲子戊 甲戌己 甲申庚 甲午辛 甲辰壬 甲寅癸
所以六甲分佔6個宮位演完一種格局
例如 甲子戊 一開始上元如果在 陽一局
甲子戊 就在1宮
甲戌己 = 2宮
甲申庚 = 3宮
甲午辛 = 4宮
甲辰壬 = 5宮
甲寅癸 = 6宮
所以下一局 也就是中元(第6天到第10天)
甲子戊 去了7宮
甲戌己 = 8宮
甲申庚 = 9宮
甲午辛 = 1宮
甲辰壬 = 2宮
甲寅癸 = 3宮
演完中元之後 又到了下元(第11天到第15天)
甲子戊 就去了4宮
甲戌己 = 5宮
甲申庚 = 6宮
甲午辛 = 7宮
甲辰壬 = 8宮
甲寅癸 = 9宮
把我的書都抄出來~~以上是時盤表的簡寫~~二十四節氣表就是時盤表最重要依據~~這些都是在我書中~~現在讓大家知道~~
表格就是這些秘訣
附加檔案
編輯者: 許志輝 (2018-07-19 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