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82809 - 2002-04-01 02:52:22 易經善本 ***
TAINAN BOY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01-06-24
文章數: 485
來自: 美國
Source:

http://www.forms.com.tw/a04.html

易經善本

這一篇,書院不辭辛勞地把中國易經原文善本,全部打字收錄,對有興趣學習易經的你,是相當有用的資料收集分享。

周易善本目錄:
《周易上經》:主論乾卦、坤卦、屯卦、.......易經64卦,前30個卦
《周易下經》:主論咸卦、恒卦、遯卦、.......易經64卦,後34個卦
《易經‧系辭上傳》:共12章,主論64卦之涵義
《易經‧系辭下傳》:共12章,主論64卦之涵義
《易經‧說卦傳》:共12章,主論先、後天八卦的涵意與氣的變化
《易經‧序卦傳》:共上下篇,主論64卦之排列的衍變
《易經‧雜卦傳》:共12章,64卦之補充、註解




《周易上經》
卦易繁瑣,打字中........
《周易下經》
卦易繁瑣,打字中........
《易經‧系辭上傳》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經‧系辭上傳》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經‧系辭上傳》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也各指其所之。


《易經‧系辭上傳》第四章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易經‧系辭上傳》第五章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易經‧系辭上傳》第六章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易經‧系辭上傳》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易經‧系辭上傳》第八章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擬議以成其變化。「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乎?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發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號啕而后笑。」 子曰: 「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朮也以往,其無所失矣。」「勞謙君子,有終吉。」 子曰: 「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亢龍有悔。」 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几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也也。」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易經‧系辭上傳》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以象閏,故再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子曰: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易經‧系辭上傳》第十章
  是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主子將以有為也,將以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馬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易經‧系辭上傳》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 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與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 辟戶謂之乾; 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 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咸用之,謂之神。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執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易經‧系辭上傳》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乾坤其易之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經‧系辭下傳》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聵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易經‧系辭下傳》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后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上古結繩而治,后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


《易經‧系辭下傳》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易經‧系辭下傳》第四章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易經‧系辭下傳》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不獲。語成器而動者也。」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而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 『履校滅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天地,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 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易曰: 『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


《易經‧系辭下傳》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子曰:「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易經‧系辭下傳》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 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 困,窮而通; 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 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易經‧系辭下傳》第八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注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曲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帥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易經‧系辭下傳》第九章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 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與四位,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易經‧系辭下傳》第十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易經‧系辭下傳》第十一章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當文王與紂之事邪? 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易經‧系辭下傳》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來。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易經‧說卦傳》第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易經‧說卦傳》第二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經‧說卦傳》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易經‧說卦傳》第四章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易經‧說卦傳》第五章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易經‧說卦傳》第六章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乎火;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后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易經‧說卦傳》第七章
  乾,健也;坤,順也; 震,動也; 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易經‧說卦傳》第八章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易經‧說卦傳》第九章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易經‧說卦傳》第十章
  乾天也,故稱父,坤地也,故稱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坎再索而男,故謂之中男;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易經‧說卦傳》第十一章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敷、 為大涂、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 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發、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丁躦。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剛鹵。為妾、為羊。




《易經‧序卦傳》
  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也。物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后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有天地,然后有萬物; 有萬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者退也。物不可終,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易經‧雜卦傳》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窮盧,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
↑回到頂端↑



全部議題
議題 貼文者 : 張貼日期
山醫命相卜 醫命相卜山 命相卜山醫 相卜山醫命 卜山醫命相 @ 測試區 TAINAN BOY 2002-03-29 23:28:25
Re: 山醫命相卜 醫命相卜山 命相卜山醫 相卜山醫命 卜山醫命相 @ 測試區 TAINAN BOY 2002-03-30 02:06:45
關於易經學習次第 (1)-----黃家騁老師 TAINAN BOY 2002-03-30 02:50:27
Re: 關於易經學習次第 (2)-----王亭之專欄 TAINAN BOY 2002-03-30 02:58:06
Re: 關於易經學習次第 (3)-----adamyeh TAINAN BOY 2002-03-30 03:29:08
易經學習次第評說 TAINAN BOY 2002-03-30 04:17:16
Re: 易經學習次第評說 花爵百鍊生 2002-03-30 16:02:00
六十四卦背誦法 TAINAN BOY 2002-05-30 17:57:03
易經‧序卦傳 無願 2002-10-18 04:10:12
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無願 2002-10-18 06:02:56
Re: 關於易經學習次第 (1)-----黃家騁老師 TAINAN BOY 2002-05-30 18:21:03
Re: 山醫命相卜 醫命相卜山 命相卜山醫 相卜山醫命 卜山醫命相 @ 測試區 癸谷子 2002-03-30 10:15:11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 (轉貼)-----北京 寒江   TAINAN BOY 2002-04-01 02:05:11
Re: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 (轉貼)-----北京 寒江   花爵百鍊生 2002-04-01 02:08:09
淺談易經 TAINAN BOY 2002-04-01 02:23:33
深入易經 TAINAN BOY 2002-04-01 02:34:25
易經善本 TAINAN BOY 2002-04-01 02:52:22

板主:  華阿姨, 黃世和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29
紅兒 98
謝尚橗 88
圓仔寶寶 59
CHC 56
hui 55
golden621 50
大內高手 42
jcj 36
follow 34
yungshow 30
愛因斯坦 29
無極 28
元利 27
jwjwo 27
最新議題
吐噶喇群島附近群震開始減少,是什麼原因?
by golden621
昨天 at 21:52
台灣第一廟,南鯤鯓代天府牌樓全倒。是否中
華民國氣數在7月滅亡?

by golden621
昨天 at 16:55
賀瓏 & Albee
by 歐達善
昨天 at 11:22
歌曲:白度母心咒
by jwjwo
昨天 at 10:59
[日文童謠]阿彌陀佛
by jwjwo
2025-07-05 12:36:17
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難,何時才能改善
by tenen
2025-07-05 09:40:15
試占丹娜絲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by CHC
2025-07-05 09:16:27
[日文童謠]觀音微微笑
by jwjwo
2025-07-05 08:19:57
還有一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6:08
還有二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3:37
誰在線上
2 線上使用者 (Quantacy, 1 隱形), 127 Guests and 52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89 議題
216083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