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丹大的文章
發現了您對大六壬研究的造詣
也深深感受到一位熱衷大六壬者的學習樂趣與辛苦之處
只是同為數術學習者
同時也是三式的愛好者
我想提出爬完文後的一些淺見
三式作為一種數術,是否真能如古書斷案裡講的那麼出神入化?
神妙的境界人人想達到,但是否真的人人能如此?
一來是真積力久之功,一來是個人天賦問題,或許能,也或許不能。
有時候會發覺六壬書中一些案例根本連課都有誤,
但作者還是能論得絲絲入扣,神乎其技。
這對看書的人而言,是一種對追逐術數夢想的享受?抑或者更是一種傷害?
讓後世讀者以為自己也能有精於三式之謂神的幻想呢?
進入書中神妙境界的學習者,
除了心嚮往之以外,
我想更需要得是有清徹的心智來逐一考訂,分清別濁的,
否則哪天以為自己是神仙,誤人誤己則罪莫大焉。
另關於學習歷程,我入門也是從秦先生的大作入手,
一路蒐集相關古今著作研究迄今,無師之徒亦自覺無成,
當然更不敢像丹大一樣鑿鑿煌煌,洋洋灑灑分享自己學習心得,
但我覺得您說秦先生的著作是堆砌古訣而來,這是不妥當的,
作為一個研究者,如果不將學術的來龍去脈,枝節本末交代清楚,是很不負責任的,
對明眼人來說,漫天瞎扯,標新立異來愚弄天下的著作,當然一眼可以識破,
但對初學者而言,可能會因此而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經過融會貫通並將來歷交代清楚的著作,才能經得起考驗,
學到什麼樣的境界可以棄訣不用?以我目前的境界是難以體會的,
但整理詮釋與一味推砌古訣相信能入三式之門者還是分辨得出。
至於您說:而這也反映許多研究六壬的人大多也就在此階段不上不下...
可能是您已經登臨絕頂,遠騰九霄了,但這句話說來簡單,
要對六壬進境分等卻不容易,要客觀分等更不容易,
您文中嘗強調是自己的看法與意見自由,
大家信也可,不信也可,不過既然您能分等,
不妨多在這些題目上費辭一二,當然這是個人建議,
您不寫應該也不會有人認為您只是說說嘴而已。
我個人也讓秦先生論過卦,
感覺風格,
是相當務實,不尚玄虛,清通簡要,
來龍去脈歷歷可辨,而且滿準的,
當然這只是個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