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初會接觸鐵板的動機很簡單
就是想辦法搞清楚六親遺傳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
因為這跟生命根本源頭有關.
玩到現在, 感覺用易用卦用占星用八字用斗數都蠻好的說,
看玩鐵板的人想阿想的, 也都蠻好的.
所以小弟也不是很在意鐵板數真正的用法是什麼
因為如果把條文當作是論斷結果, 有太多方法可以去用這些條文了.
最近蠻多事蠻忙的, 等更有空一點的時候, 再來寫一些例子好了,
如果心中放下那種像是 100% 神準魔術神奇的模樣,
每一派的方法其實都蠻好用的.
.
有的人是買書買資料搞半天還是破解不了, 乾脆就花錢去拜師,
不過好像成功\的也不多, 很自然如果能知道些什麼的人, 多半是不會拿出來講.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就像各行各業在那個東東有用的當下,
很自然是不可以外洩的, 像台灣幫人家代工, 還是很多關鍵零組件,
人家是不會告訴我們是怎麼做的, 除非有一天我們能夠做到去替代,
不過當然這時候也不需要知道了, 所以知道就是不知道, 不知道反而知道.
這蠻合理的, 因為彼此是競爭的.
一來是不會傻到去替自己製造更多競爭者打壞價格,
二來可能像魔術那樣, 秘密一講, 大家都知道就等於大家都不知道,
因為就得繼續想新的方法.
人一開始想, 上帝就開始微笑了.
因為大家動機不一樣, 所以也不能強求些什麼.
算命本來也是一個行業, 現在更像是一個網路新興產業,
東西一放上網路, 就得想到會被各式各樣的人看到的可能.
網路是個很有意思的東東, 當大家都知道的同時,
可以很快從量變產生質變, 這是讓事物快速進步的好方法.
一般算命的方法大概都是由外而內,
比如說想辦法從不變的原點, 盡可能找可重現的經驗模式來描述人事變遷,
像易, 像卦, 像占星, 八字, 斗數, 基本上都是這類的模式,
這個現在還是持續進行中, 像各行各業很多預測模式都是這類東東.
鐵板數比較奇怪, 似乎是由果推因,
比較像是大量依靠論命者與問命者間的互動來論命,
也蠻像股市中大戶法人作手跟一般民眾的對作.
雖然小弟不清楚那些高手心中的扣入法是什麼,
不過基本上, 如果把鐵板數的條文想成是易經的卦爻辭或面相,
只要配合適當的問答, 用卦爻辭或面相本來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了.
卦爻辭本身就有自己一定的因果先後次序,
算是一種已經事先調好的模式類型.
而且配上時間就是所謂的卦氣, 干支本來就在卦上,
所以只要起卦, 本來就可以看很多東西.
甚至根本連卦都不用起了, 就像看到長的某種樣子的人,
我們心中可能就會有所感覺, 這樣的人可能會是怎樣的人生類型,
那就把看到的照講照問就好了, 當然懂相學的高手能講的就更多了.
所以卦爻辭也是一樣的說, 既然起卦是為了要找條文,
那反過頭來, 以果推因, 用卦爻辭本來就可以直接論斷,
雖然不知道起的卦是什麼, 就照寫好的卦爻辭一路解釋下去即可.
那當然會遇到不準情況, 那就切到另一個適合的卦爻辭下去對對看,
對準了之後, 就繼續往下講就好了.
這樣子本來就可以算命, 但是這樣的效率不好,
所以各家各派的高手, 大概都會用自己會的東東加進去玩.
因為現在的人問題很多說, 常常不是這種固定條文能夠搞定的.
比如說人家會問:
我跟這個人適不適合在一起 ?
這個人能不能合夥 ?
現在手邊有好幾個工作該選那一個 ?
下一步該怎麼走比較妥當 ?
該創業還是繼續當員工 ?
甚至是:
我會不會死 ? 我有幾個兄弟姊妹 ?
這個人真的是我的爸爸媽媽嗎 ?
那這個八字, 真的是我的小孩嗎 ?
今年會不會搬家 ? 他有沒有騙我 ?
什麼怪問題都有, 真正下海算算看就會遇到一堆奇怪的問題說.
當然鐵板的條文也很奇怪, 但是真正人生的問題更怪.
.
而且我們換個角度來想, 如果我們希望找出鐵板數的用法,
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想想那如果我們是鐵板數的創造者,
那我們會用怎麼方式來產生這些條文 ? 為什麼又要產生這些條文 ?
小弟是覺得當初寫下這些條文的高手,
應該是很熟悉各種數術模式的高手,
而且常常都在幫人家論大流年批一生命書這些的.
在沒有電腦印表機的年代, 每次都寫那麼多, 實在是很煩,
乾脆就像廟裡面 60 甲子媽祖籤詩那樣, 寫好固定類型的條文,
讓來的人自己去翻自己去看去抄, 自己只寫下索引的數字,
接著就讓弟子門人或不懂得的人按條文去索引資料庫的內容.
這樣才會快阿, 如果一天要看很多很多人, 大概很自然就得這樣子做.
就像去醫院, 醫生在看診之後, 按幾個鍵就出現對應的證象與處方選擇,
選一選, 直接就可以到繳費處交錢拿藥.
所以很自然我們現在所有會的關於網路資料庫的技巧,
本來就都可以應用在改進鐵板數這類固定條文算命法.
只是關鍵基本上不在模式類型的設計上面, 而是在於人事經驗的累積,
不管是什麼算命法, 要嚇嚇不懂得人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要對可重現的人事物做出預測, 本來就不容易,
因為人是活的, 總是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不過歷史也總是會重演的,
所以很自然像易阿卦阿占星八字斗數, 過去的模式就被大量使用,
而史學研究與規律, 也是很多高手都不停努力.
如果陳摶的先天易學, 邵雍的皇極經世只能拿來算命,
那真是太小看他們了, 也太對不起這些高手當初的心念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經濟學家進到市場, 老是被人家痛宰,
因為經濟學家多半過度相信理性, 過度相信數學理論所推導出來的模式,
這已經是落後指標了, 因為數學是人發明的, 總是會出乎意料之外,
連 2 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也是一樣, 也沒多久的事而已.
中醫這邊五運六氣的情況也是這樣, 真正看病的高手都不太喜歡用.
但是反過頭來作為進到真實情況前的實戰模擬, 應該是是蠻好用的,
尤其是讓初學者有個全面而完整的工具可以參考.
大多數可重現的情況下沒有問題, 數學蠻好用的,
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一上學就必須學數學的原因了,
像數術這邊, 基本上就是有\" 數 \"的理論類型模式,
然後用\" 術 \"的方法, 在真實情況中解決面對問題.
但是人除了理性必然的因果部分之外,
更多的部分是沒有邏輯的感覺與同步,
沒有為什麼, 只講隨機選擇, 是直覺直觀.
用這樣的想法來看六親, 父母不能選, 子女生了就生了,
兄弟姊妹是爸爸媽媽決定的, 很自然當中最關鍵的是夫妻的選擇.
那我們怎麼知道當事人要怎麼選 ?
只能請他告訴我們那一念之間的選擇了.
那我們怎麼知道父母他們是怎麼選另一半的 ?
所以也只好用請當事人告訴我們父母的資料了.
這一念之間常常就是義利之辨, 也常是生死關鍵.
念念相繫, 生命軌跡就此描述了出來.
所以大概最終還是得加上人對人的考量, 才有機會做的更好.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牛頓到了晚年都在搞 biblecode 的原因,
因為如果希望能夠更徹底了解人, 能夠真正徹底洞悉人的只有神.
只是沒有電腦的幫忙, 即使像牛頓那麼聰明的人,
也還是沒辦法去把 biblecode 這樣的神諭玩的很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