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體字不是憑空出世,它的主要來源是草書(秦漢就有了)繁體字是楷書
其實,簡體字跟草書之形差很多!怎麼改是一回事,重點放在它改動了什麼,其字形
最後的呈現又是什麼!此外,若強說簡體字形似草書的話,那麼清代的官方行文不會
用草書之形來書寫!可以想想為什麼當時的人不以草書形式來書寫官方行文!
二.識字率和國家推行基本國教的普及率有關,難寫不是主因。但對外國人可能有影響,他們應該會覺得中文有些字很難寫
基本上,根本不用去考慮那些外國人的想法,中文字在用的是本國人居多,倒也不是外
國人較多!除非,有人想要普及中文字,像英文通行國際間!
會繁體字的人來認識簡體字比較容易學會和識得;
會簡體字的人來認識繁體字比較要多花點功夫去學會和識得!
基本上,在書寫繁體字時,個人可依自己習慣做一些筆劃上的簡寫,所以書寫上難易度
是不太存在這種問題的!
如果今天要閱讀一些古代原籍之時,會不會繁體字就會產生一些差別了!
只會簡體字的人就得多花一些時間去學一下繁體字!
古代原籍之文字沒有現代這種簡體字,這也是為什麼會說它橫空出世的原因!
不會繁體字只會簡體字,說是要溯源回去了解一下歷代的文字演變過程,試問以繁簡
二種字體,那一個會比較容易了解演變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會說它有斷根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