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
1、我累了
2、講理上,言語的表達必須要呈現「是與非」,但是必須要注意幾個狀況:
表達個人情感或信念,例如:「那個妹好正阿!」或「我相信那個妹是全世界最正的!」
這種表達個人情感與信念的言語具有個人的權威性,別人無法批判與質疑,聽了無法肯定也無法否定,它是個絕對正確的言語但也是空話。
用疑問句呈現,例如:「那個妹很正嗎?」這種話不對表述肯定,也不對表述否定,由於沒有語句的前提,所以令人沒有辦法對這句話多做討論。
混亂表達,例如:「我覺得這妹好正,但也不正。」這種言語由於呈現矛盾,所以無法對這語句肯定或否定,也是無法討論下去。
必須用個前提、條件來肯定的表述一個語句,我們才能進行討論下去,例如:「這妞因為c罩杯,所以是個正妹。」
然後其他人才能針對這個前提去肯定或否定這句話。
如果你肯定、承認「她有c罩杯所以她就是正妹」,那就是接受這句話,也就是被說服了;如果你反對c罩杯就是美,那就必須提出這妹雖然c罩杯,但是不代表她就是正妹的理由與想法。
我們無法去掌握真,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有所謂的不真,經由這個辯證過程,我們無法得知真理,但是卻能排除錯誤,。
3、恐怖的天氣…
4、世界觀決定生活,丟掉了內心,就算擁有全世界,仍然一無所有。
5、
=============================
為何人類要在網路上吵吵鬧鬧?
第一點是因為網路互動類似女性主義的原點:
許多言論互動上的反應會呈現受到壓迫,不公所以要求平等並修正,認為資本社會壓迫到生活與意志、自由。而要求發言互動必須嚴格審視道德並進行批判。認為現實世間呈現不公義,並在網路上鼓吹修正不合理的思想。並且對網路上的言論互動呈現為追求認同彼此感受而不是實際追求理性的真實。
第二點是因為追求自我的正確性:
人類視為最重要的尊嚴與價值就是正確性,這個正確性是自己所認同與信仰的世界、價值、道德觀,藉以包裝自己弱勢的正當性,受強勢壓迫的逃避思想。
=============================
上面很囉唆,我就簡單兩句話講清楚:
現實世界第一手接觸的話語都不一定能聽了,第二手傳播的媒體言語更是虛偽,更不要期待包裝過的思想藉由社群傳播,變成網路吵鬧的言語有甚麼意義。
6、
近年來,多數人跟風的意見成為民眾的意見。
民眾的意見,一直都是來自不可靠的訊息出處,又自詡為權威,專家。
多數人跟風只是個體懶得思考,責任分散。
所以一件很多人認同的事情,千萬不能從眾下去。
7、
a. 我們要推動更多福利政策。
b. 為了讓國家運作的更好,我們要增稅。
這兩件提議其實是一樣的,但是人民普遍贊同a,而排斥b。
8、
好多事情要作,整理筆記,編輯Google site資料庫...
都是為了要建立社群...
但是資料庫建立好,要有互動就必須有留言與傳播功能,目前只有臉書,微博有這功能,影片要分享還要有水管,所以為了一個簡單社群傳播,要打一個大環節,就沒人可以整合一個完全功能又簡易的東西嗎?
9、
最短的科幻小說
那天早晨,太陽從西邊升起。
10、阿爾敏被烤焦了,RIP
11、一個三年來認真聽講並詳細作筆記的小孩,考輸了一個臨時報佛腳的同學,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錯誤?
國中升高中的考試,
用功的那位選不到公立高中,
報佛腳那位莫名奇妙去讀要很努力的學校。
到底兩人的際遇會變得如何,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2、這是個無論任何事情都放大檢驗道德人格的時代,
人們習慣不去思考事情好壞對錯,
純粹只用聖人等級的道德標準去看待他人,
用這方式去理解對於自己感情不合意的任何事情,
訊息時代有最密集與龐大的訊息量,
卻也令多數人惰於理性思考,
僅用情緒性去套用高道德標準在任何遭遇的事情上。
相較於中世紀的鄉民是有點進步了,不過還是不夠,
人類依然很愚昧...簡單來講就是懶的思考,
一樣是個可以誘導鄉民去獵殺魔女的時代。
13、既然感到日子苦哈哈,為何不多努力?既然感到努力沒意義,為何不去抗議?好多人不僅好手好腳,行動能力卻不如肢體障礙,連嘴巴都不願意動,只會埋怨。努力不肯,抗議不願,那要如何改變事情?等世界末日?
14、筆記ONENOTE化編輯中
15、=_=忙忙忙
16、喔,幹!!
OneNote好肥阿
17、=.=中級的弄快好了...
18、講義已經完全分目化了,推廣學習交流的基礎已經有了,已經可以執行其它工作了。說實在的,我唯一所想的只是如何運用平凡人的方法去複製分享這些知識。
有人說過,龐大的資訊量等於沒有資訊量,在這個訊息時代,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概念,早在希臘時期的亞歷山卓圖書館,當時的藏書量不過只有一萬多個石板,便被譽為當時最大的知識庫。中世紀只要有一百本的藏書便可以稱作為圖書館。到了現代的手機網路資訊,不去看而只是滑過這些訊息,就算用一輩子的時間也滑不完。更別說要比對,解析部分的訊息就要花掉多少時間了。
學術是甚麼?就是傳承舊知識、發現新知識這兩回事情罷了;傳承舊知識的條件是甚麼?便是舊知識可以複製並且有驗證性;發現新知識的條件是甚麼?便是承接舊知識未盡的工作,以這基礎去解析、驗證後所發展的新發現。
這世界沒有任何無中生有的創新發現者,所以必須將知識廣泛的複製、流傳,不求一份知識能夠歷久彌新,但求這承接的心血不要斷流。
19、
當你打開朋友傳給你的影片時,若發覺是虐待與殺害的內容,請跟我一起果斷關閉,並且刪除遏止流傳。虐待殺害動物影片一直傳,看久了就會有人效法或是對這些行為感到慣性疲乏,事情發生了再譴責,無限上綱道德批判是沒有意義的,先把這些影像流傳遏止才是第一步。一面要求愛護動物,又一面點閱這些影片去追求新奇體驗感,只是種自我道德錯亂的矛盾行為。邊看影片邊罵?先將這些影片從你手上刪除吧。
這社會上有所謂的屠宰職業人,他們是經歷長期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的專業人士,心態已經調整為藉由日常工作服務社會換取酬勞的人,不是所謂的嗜血殘暴,內心更多的是長期調適帶來的平常心。與為了體驗新奇感受而去虐殺是不同心態可以比較。但是呢,我們其實追本溯源,人類史一直是從無感於自己以外生命而發展進步的,古代人因為餓肚子就殺動物,吃動物一直也是日常生活,而也只有人類這種生物會為了吃以外的理由,而想去傷害其它生物。從人類史也可以發現,人類對人類也可以十分的殘暴血腥。這也是因為古代物資缺乏,這相當程度遏止人類發展高度的同理意識,畢竟寬容與同理是人類最奢侈的道德思維,惟有富足的經濟社會,才有辦法發展與推廣這種道德上的美。
台灣人目前對於動保意識開始有醒悟,雖然要學與導正的思維還有相當長遠的道路,台灣民眾對於哲學思維素養也並不高,很多動保與食肉或是各種觀念還需要相當長遠的發展,不過至少也起了步,開了頭。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越來越文明,社會契約也越來越完善,已經是個可以發展同理心與寬容的奢侈時代,為什麼還要讓自己的思維與心態退回過去那種嗜血的狀態?這事件可以看出,台灣人對於生命意識的發覺,代表隨著生活富足而提升文明的意識水準。但是無限上綱的民粹部分,倒也是有增無減,可能台灣民粹意識,是永遠也降不了了。
其實不想傷害動物的道理很簡單,只不過是將社會契約推廣周遭動物身上罷了,若你不想沒事被攻擊,就不要胡亂攻擊人,社會默契的一種觀念,動保就當作是將這種理念推廣到人類以外的生物身上。至於吃不吃肉,目前種市場供需,你想吃就吃,不吃也可以,但是這都是自我意識,不該去強加他人,科技已經發展出蛋白質合成物的無生命肉,未來會更普及這種新的飲食;吃肉就像奴隸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要去掉這種事物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改變奴隸型態,或是開發出機器人為人類服務。
目前都不是能夠一蹴可及的解決這些事情的,當前的時代我們獲得動保意識的覺醒,但是不代表我們可以解決問題了,還有太多爭議點與觀念還有技術需要發展與創造,前方還有著非常長遠的距離才能抵達終點。所以珍惜你當下的同理與寬容,這種心態將會代代傳承,成為一種持續接力的馬拉松賽程,不知何時到來的未來,那位接棒的天選之人將會抵達終點,終點站名呢,就叫做「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病就要看醫生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