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
1、最近閉關去,應該找不到我。
2、即日起,暫停為人民服務活動,明年見。
3、唉幼喂呀,有沒有人可以傳授筆記術...
4、慘,手機好恐怖,戒手機,上班不帶手機吧。
5、又開始憂鬱...難過...找時間掛精神科看看...
6、唉,莫名焦慮。
前兩天情緒與自信心特別高漲,就該察覺開始低落的徵兆。
這輩子大概沒有直視人眼睛的一天了。
7、臉頰痛,下顎肌肉發炎。
8、Yamazaki看麵包中,當宅宅的好處就是,每當出門逛街看到新商品都會很感動,看到鈣質吐司,摸摸它的外皮,有驚豔的脆硬,輕輕擠壓整個吐司部份,彈力十足又蓬鬆,這到底是如何發酵的功夫才可以如此,焦香的麵香味就不用提了,距離我上次來yamazaki,間隔的時間也不過一年而已,長進卻十分顯着。到處在進步,
生活在文明提升的洪流卻讓人不自知,都市是壓力鍋,對生活在都市的人施展提升文明與技術進步的壓力,也因為變遷的太過迅速,卻讓多數人不察覺,而讓生活在如此豐富世界的現代人,抱怨連連生活難過。
創造經濟最有效率也必須的法則就是創新,世界無時無刻都有創新的產業與商品,創新需要投入資源與時間研發,每樣商品的變化都讓人感動文明的躍升。這最幸福的時代與環境,卻是大家最抱怨連連的時代,無論文明進步的腳步有多麼迅速,也跟不上人類求新求變的抱怨。不滿足與想辦法滿足,這兩個環節相互相互交錯,激盪出經濟與新生活,生活迅速的轉變對於沒有必要執著特定生活法則的現代人而言,任何傳統道德與價值觀都沒有必要堅持,從此將中心思想建立在價格的數字上,缺乏時間與心力質疑或推論事物價值的現代人,忘卻古老的哲學思維與方法來思考事物內涵,最後只用數字來評量價值。
多數人只思考別人報的價與如何殺價,殺去的價格就是內心最高的價值。
有些人睿智,是因為在路邊攤吃了碗價格35元新臺幣的乾麵,心知這碗麵來的不容易,必須先由外國農業種植,工廠碾粉,裝袋進出口,到臺灣後製成食用麵,分送中下游到達各地攤販再製煮上菜到面前。
這時代的人們,是活在奇蹟生活而不自覺的人們。在這時代,在這地方,許多人號稱自己是毫無價值的奴工,生活的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卻不曉得自己吃的35元便宜乾麵,需要經手許多世界各地的真實奴工,透過他們廉價到近乎壓榨的服務與勞力,才能吃到這碗麵。實際上,許多人吃著麵,卻忙著計算那碗麵成本與價值的人,忙著四處向人吹噓自己有多麼聰明與生意才幹,並且抱怨那碗麵根本沒有35元價值可言。然後這些只懂票面價值的人,他們所發表的抱怨文章,掩沒了這個資訊時代的表層。
9、近日不上某網,疑似被監控,金恐怖,嚇破我的毛
10、今天又是失眠日,不爽睡了,來去大統百貨爬樓梯運動。
最近在某網被某人關注了,很不喜歡這樣,所以近日不去那邊了。
終止為人民服務,只挑想回覆的壬課回,若有六壬部份,歡迎私下找我聊,近日不在某網門口閒聊了。
11、姿態越低,自尊心越軟,才能夠得到更寛廣的進步空間。
很少人會願意分享資訊給予自稱自己是專家的人。
要求自己學習進度,不要求別人評價程度。
現代社會對於自我認同這名詞的普世看法,已經與自戀、自負混淆了。
耗費終生心血,默默無名,替人抬轎,大家好像認為這種事情不該在努力的人身上發生。
問題是......偉人的誕生都是千百萬前人的抬轎成果。
不過是個里程碑罷了。
12、醫生說,跑步跟顎面肌肉沒有關聯,雖然我很質疑,不過還是去跑吧...不然這樣又要恢復肉肉。
話說,有聲閱讀app真是好物。
13、
轉載自蘇菲的世界,第六章:
蘇菲,你現在坐得舒服嗎?
你必須完全了解“智者”與“哲學家”之間的差異,這樣我們才能繼續上以后的課程。
詭辯學家教人道理,并收取學費,而他們所說的道理或多或少都有吹毛求疵的意味。這樣的詭辯學家千百年來不知凡几。我指的是所有的學校教師、那些自以為無所不知而以既有的一丁點知識為滿足的人,以及那些自夸博學多聞但實際上一無所知的人。你年紀雖小,但或許已經遇見過几位這樣的詭辯學家。
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則完全不同,事實上他們與詭辯學家正好相反。他們知道實際上自己所知十分有限,這也是為何他們不斷追求真知灼見的原因。
蘇格拉底就是這些稀有人物之一。他知道自己對生命與世界一無所知,并對自己貧乏的知識感到相當懊惱。這點非常重要。
14、前在聽懶人聽書的公開課,數學傳奇,還有批判性思惟。
15、沒落的夜市,選一個攤販吃晚餐,攤販沒零錢找大鈔,廚師跑去廁所,十分鐘才回來,應該找生意好的吃才對...
16、魂環超棒der。
女兒就是前世的情人。
魂環就類似阿波羅之歌,一對愛恨纏綿的男女,不斷輪迴轉世的互動,但是魂環這麼優秀的故事,卻是水上個人世界觀的伏筆之一,銜接著所有水上作品,構成一種火之鳥氣勢的史詩級大河劇。水上悟志絕對是未來的漫畫傳說,用上全部的創作心力,全部作品馬拉松的銜接,塑造成水上個人風格火之鳥,而這個火之鳥將會在未來超越手塚大神的火之鳥。
手塚大神當時火之鳥運用的哲學觀點,是當時流行的宇宙共同體理論,水上所運用的是近年流行的學習體驗輪迴論。
17、哎呀,之前氣爆,現在又...
住了那附近三十年, 目前又在這案場工作,就這兩年期間遭遇氣爆,老媽過世,賣掉房子,那地點真的氣運開始下滑了。
剛剛看蘋果的報導圖,對照之前送阿母到安寧病房走最後一程有點感想,正好藉這機會來談談有關癌末的議題。
阿母癌末發現後,撐了3年多,沒有一天不痛苦的,病痛每天折磨著她,同時也折磨在她身邊的家人,但是相較她而言,我們這些家屬的痛楚絕對是微不足道。
過去那幾年,我決定鐵了心只把重心放在照顧與陪伴阿母,也為了作出理性與正確的判斷,也鐵了心不理會任何阿母哀號的叫聲與抱怨,只保持傾聽與陪伴的態度,避免感情用事而與醫生溝通不良乃至衝突。
近來,許多年長者說什麼年輕人玻璃心,所以不堪職場磨練什麼的,我聽了實在想笑,我在醫院病房來回的日子,看到的病患中、老家屬都是玻璃心,個個都是承受不起半點預期外的問題,下放責任給醫護與外傭,看護身上,自己推託有家庭,要賺錢,工作忙,然後把責任丟給人,沒事就避不見面,有事就靠北看護病院,來探視病患像閒暇遊玩的吵吵鬧鬧,真虧他們有臉冠戴一大堆原罪到任何時代的年輕人頭上,鋼鐵心不用到40歲,40歲也未必不是玻璃心。
生病一定會痛苦,許多家屬眼見病患痛苦而無法忍受,不堪承受那種無能為力的心理煎熬而作出許多愚蠢又勞累病患及醫護的判斷與要求,但是家屬再如何痛苦也不及病患痛苦,再如何心力交瘁也不如醫護勞累,很多時候與狀況就是只能無能為力的坐視,導致許多家屬過不了這陣煎熬而情緒失控,這狀況下的家屬只有幾種負面出口。
坦白講,有以下行為的家屬,都是失格的照護家屬,越照護越令病患痛苦與難過,連自己都過不去自己內心關卡,如何陪伴病患越過生死關卡。
錯誤一
迷信與追求偏方,而且自我催眠越高價越好,不計代價甚至不計後果,強硬逼迫病患必須服用,當然,也不管服用之後會帶給病患如何痛苦的副作用。
錯誤二
病患無論多麼痛苦也無所謂,要求病患多撐一天就是一天的無效醫療,而且深信不計任何代價活下去是種最高價值與信念。
錯誤三
病患如果發病或痛苦時,不問是非與病理就急忙催促醫護人員必須立刻反應與進行治療動作,並且無視醫護專業而質疑任何病理現象,最糟糕的是鼓譟病患情緒,一同仇視醫護人員的扭曲心理,造成病患身體已經不再健康的情況下,連帶心理更難維持正面而增加病患病苦與壓力。
錯誤四
許多人有種錯誤觀念,認為事情作越多越好,時間投入越多越有成果,認為病患的健康有可逆性,日子過去會一天比一天進步,像打遊戲般的想法,這完全是錯誤的,不懂方法絕對是多作多錯,不懂說話與病患心理,絕對會說許多不得體的言詞,給予病患各種心理壓力與負擔,例如:你身體這樣不好,我工作也沒有意義,我要等你好,你一定會越來越好,我賣房賣地也要治好你的病......之類。
錯誤五
無論前面再多錯誤,其實都不如這項,執著「去安寧病房就是等死」這樣的觀念,這絕對是最大的錯誤,還有插管維持生命這事情,如果病患是無意識或腦死狀態,家屬是非拔管與否,這的確輪不到外人評論,如果病患有絲毫的意識清晰卻無法自行維持生命機能,如:重度中風,重度外部損傷,漸凍這類已不可逆之病情,這實在行行好,讓病患上路吧。
照顧阿母這幾年,老實講,周遭人都是扯後腿居多,一個比一個還要情緒化,有些還甚至要重病的我阿母來安撫他們這些健康人情緒。
各種三寶狀況與病鄰就不說了,只有唯一一件讓我至今無法原諒的,就是阿母臨終前的三個月,隔壁床的腦殘歐巴桑,要我阿母把氧氣罩拔掉,聲稱這樣可以訓練自主呼吸功能,最後還恐嚇阿母說,安寧病房環境非常差,還需要花費上百萬醫療費,導致我阿母遲遲不肯讓我轉安寧病房,白白忍受擴散的痛苦,多拖延了一個多月才走。
照護病患除了前面提到的種種,還必須面臨許多人性的惡意,這些惡意有些是善意與無知造成,但是依然是惡意的結果。
而照顧阿母的這幾年雖然勞心勞力,但是總算還撐的過去,但是我最後仍然有個情結過不了,捨不得與遺憾,總是感覺少說了幾句,少看了幾眼,少陪伴了幾天。
雖然最後這樣說十分不恰當,但是看到這報導後,對比阿母臨終的情景,我心中反而得到了不少解脫與赦免。
最後,要告訴有重症病患的家屬們,不要任何醫護工作與相關知識都不學不作,病患是自己家人,是自己的責任,不會作不能作的事情我們交給醫護人員作,能作能學的我們就必須自己作,你們這種嫌髒嫌麻煩到連在病房掃自己地板都不肯的家屬,改天就不要生到病,不然看看後輩與醫護會如何照顧你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病就要看醫生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