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以觀於天文
前之貼文說:
“查西漢.焦延壽《易林》4096條繫辭中,有「舟」、「船」、「桴」字的約30幾條…………而從「本卦」與「之卦」六爻的卦象,也不易找到有「舟楫」之象的渙卦與中孚卦。”
在一次的聚會,經過易友們交換意見,後來易學前輩鶴溪提出:《繫辭傳》說「仰以觀於天文」,能否由「天星」來探其蛛絲馬跡………
《繫辭上傳》 第四章:「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於是年輕的易友拿出平板電腦搜尋下列資料:
【維基百科】
天船是中國古代星官之一,屬於二十八宿的胃宿,意為「天上的船」。位於現代星座劃分的英仙座和鹿豹座,含有9顆恆星。最亮星天船三,視星等為1.79。
清代的星表《儀象考成》及《儀象考成續編》新增10星。
【百度百科】
“天船”跨越秋季銀河,主體位於英仙座內(有7顆星)。延長飛馬座α星和仙女座α星(即秋季大四方的對角線)到兩倍遠的地方,可以看到一顆較亮的星,視星等約1.8,這就是英仙座α,中國古代星名“天船三”。
從星圖上看,從英仙座η星開始,經過γ、α、δ、ε星,一直到ξ和ζ星所畫的這條大弧線,看起來像一條小船,因而中國叫"天船"。而在西方,人們稱它“珀耳修斯之弓”。
據陳遵媯先生《中國天文學史.星象編》所引「皇祐星表」資料顯示,「天船」入胃宿10度,西周初年約在赤經7度…………
《星象編》:天船九星在大陵北,居銀河中,《晉書》稱:“天船一曰舟星。”
看到「皇祐星表」,順便一提易學大師 邵康節先生。
皇祐(1049年-1054年三月)是宋仁宗的年號,北宋使用該年號共計6年。易學大師邵康節先生(1012年-1077年)生逢其時,時年37歲-42歲。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康節先生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榜其廬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出遊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
茅屋半間任逍遙,山路崎嶇賓客少。
看的是無名花和草,聽的是枝上好鳥叫!
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鬧。
黃葉飄飄秋來了,白雪紛紛冬又到。
嘆人生,容易老,終不如蓋一座,安樂窩。
上寫著:琴棋書畫,漁讀耕樵。
悶來河邊釣,閑來把琴敲,
喝一杯茶,樂陶陶,我真把愁山推倒了!(安樂窩歌)
話歸正題,
那「天船」星有了「入宿度」與「赤經度」的數據後,接著當如何與卦象推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