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去把朱文鑫前輩的" 天文考古錄 "找出來,
呵呵, 還是胡樸安前輩寫的序.
唸到剛剛還沒唸完,
不過真的是很佩服乾嘉學派高人的認真與用功.
坦白說, 到目前為止,
包括那些博碩士論文網上面關於曆法的論文,
都沒有乾嘉學派這些高人來的深刻 ...
-----
今天還找到姚若琴編的" 宋元明清醫案類編 ",
最近都在導數學, 好久沒去名山堂了,
呵呵, 想說把手邊的書重新整理編個書目, 再唸到滾瓜爛熟,
這樣有一天去拜訪步桃先生的時候, 才不會太丟臉.
因為步桃先生說過: 如果你們要來找我討論不要帶書,
我們就直接面對面這樣子討論, 看你要聊什麼書都可以.
名山堂那一版的姚若琴裡面缺了不少頁,
今天看到完整的版本, 真是高興阿
-----
數學導的差不多了, 導完就回來繼續努力中醫囉.
大概歷代的醫案這些資料, 比較像史官實際觀察量測的天文數據,
而當初運氣醫學與各流派的理論, 應該就像是玩數學的天文曆算吧.
沒唸書不知道恐怖, 一唸才發現, 歷代因為數學不好,
被砍頭滿門抄斬的還真是不少阿, 真的是很恐怖阿~~~
印象當年好像很多人拿著葉天士醫案就照抄開館行醫,
想想大概鐵板數也算是這類的東東吧, 算是某種程度包含所有排列組合的命譜 ...
這類的用法, 也蠻像就是直接把傷寒雜病論當證象的 database,
比對證象的符合相契程度之後, 就拿方子下去加減修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