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前輩午安,
不好意思, 手邊一堆事得先搞定才有辦法跟大家聊聊,
晚點報告回應, 還請見諒.
關於為什麼左寸是太陽,
小弟是把" 六經病欲解時 "這個對應全身的架構,
水平放到左右手寸關尺上面, 而且感覺也蠻一致的.
因為左寸本來對應的是心脈,
柯琴在" 傷寒來蘇集 "裡面一直強調" 太陽為心 ".
而從桂枝甘草湯的" 叉手自冒心 ",
到" 心肺之陽有礙, 苓桂朮甘湯主之 ",
太陽病會從桂枝湯開始的桂枝開始立方是有原因的.
因為桂枝在惲子瑜前輩的書上寫著是強心增強血管運動,
從王唯工教授徑向共振理論來看就是加強心氣的運行,
想說大家看到的都是一致的結果,
" 六經病欲解時 "模式應該是理解傷寒論的一個好工具.
上個星期去看發行桂林古本傷寒論的" 整合中醫學 "網站,
在他們的雜誌論文裡面, 也是推導出類似的架構說.
而練氣的高手跟推導經絡低阻抗走向的學者, 也有相似的體會.
小弟以前唸土木水利, 後來唸電腦電機, 現在做 chip design 的工作.
對中醫的學習是因為一直都在玩八字斗數卦阿這些中國數術的東東,
發現如果要在中國數術裡面, 找到穩定客觀經數千年而不墜,
像是物理定律的基礎, 那大概只有從中醫裡面找了,
而且得從實際的醫案臨床醫療經驗入手.
所以小弟大學畢業後就從針灸開始學起, 一轉眼也是十多年過去了,
最近都在張步桃老師那邊上醫案課, 學習高手處方用藥的臨床經驗.
感覺高手也是像前輩那樣多用成方說,
換句話說是穩定而有效的藥證方證,
在對的時間, 做對的事, 用對的藥.
像星期六拿到老師的新書: " 張步桃治大病 ",
一般學習中醫的人看到那些醫案可能會很不習慣,
因為一般醫案都會先寫望聞問切的診斷資料,
而老師書裡多半是只寫下問診得知的證象,
重心多半放在處方用藥的思路探索.
這是因為去看病的人實在太多了,
所以多半問診是先由跟診的醫師記下來,
步桃先生處方用藥之際, 會同時 check 望診聞診跟脈診,
算是進一步更確定處方用藥的方向是對的.
理論上來說, 望聞問切四診得到的證象應該是同步的,
也就是說如果是桂枝湯證, 就會有脈浮, 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些同步的證象, 有點像是逆向來回反覆驗證說.
最近看一本故宮珍本三合集, 當中也是類似的觀念,
" 脈合證, 證合藥, 藥合脈, 故曰三合. "
小弟沒有上過張國養前輩的課, 只是從 homa 大師, ccteng 兄,
還有一些上課講義得知他們的用法.
homa 大師跟小弟提過一件事蠻有意思的, 他說:
" 這跟行走江湖一樣, 如果沒有證照來背書取得信任,
自然得靠一些直接取得信任的方法, 像脈學就是方法之一. "
看很多高手都不太強調脈學, 陳修園, 馬光亞, 到步桃先生, ....
想想應該關鍵是能夠解掉生病的問題才是.
--------
對了, 來跟大家推薦一下步桃先生的新書: " 張步桃治大病 ".
平常大概一般的書當天就可以看完了, 這本書小弟看了 2 天才看一半而已,
因為裡面其實就是醫案課上課的內容說.
整本書步桃先生除了序文之外, 沒有寫下半個字說, 都是直接訪問錄音整理,
所以裡面全部都是步桃先生直接放在腦海裡實際看病的經驗.
步桃先生的記憶力很驚人,
醫案的 case, 書裡面的條文, 方劑藥物的特性加減組成, .....
反正整本書裡的東西全部都是直接口述的,
呵呵, 每次都想不知道要多少年後才能熟到那般的境界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