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卜得坤之恆,互坤之夬!
胸悶痞滿之象,而且妳的痛應該是陣痛而不是持續性很久的痛!
經期痛時易有頭三天腹痛難耐現象!若是排經不順時易有腹中脹脹之感,
且經血之量易有忽大忽小之現象,甚至會有滴滴答答,收縮不好的現象!
是的~ 胃痛都絕望到考慮照胃鏡了
是陣痛,左下腹和左胸內側,有次在車上痛到扭曲,隔鄰的乘客望着不知所措~
經期痛時易有頭三天腹痛難耐現象!... 忽大忽小 <- 嗯嗯,第一日近乎沒有血,慢慢痛至崩潰,歷時五小時。第二日直方大竄流,兩下就會溢出,好失控。但都好,通則不痛,就是要萬分小心;第三日劇痛,有超過第一日之勢,冷汗直冒,劇痛兩小時不等,然後慢慢褪。經血不算多。
理應是痛三日,但自上兩三次開始第四日也痛,尖銳陣痛才出得來,排得也多。痛到一個地步是,第四日都會憂慮,不能鬆懈。之後起會有經血滯留下腹之感,到十五日後經間期,一腰痛腹痛,下面就見殷紅,見兩至三日左右。沒有多少日好人做。
若是排經不順時易有腹中脹脹之感 <- 不順時好脹,順時都脹。醫師叫我多飲水,飲8-10杯幫助排出來,但第一和第三日常常是一滴水不能下肚,勉強自己去用膳,太辛苦會整頓飯嘔出來,只飲水也會嘔。
原來滴滴答答是不好的

一定是有的呀!妳是用來消什麼炎症呢?得每日早晚吃這些藥呢?
久服會影響腎功能及腎氣!
消手的炎症啊~ 右手頭三手指端到腕的發炎感,左手拇指神經到腕的發炎,想着針灸衝擊波都不夠,要消消炎較好。現在的消炎藥不是100%到位,但是都有少少好了的。只是真要付出代價,累,氣虛,要食很多東西,但又沒有胃口。
怪不得每次經痛吃止痛藥,即時來經明顯變得一截截!原來是影響腎氣的緣故。
吃到發冷發熱,這是不正常的現象,不應該繼續服用!
"本月再早時吃過強力清濕熱的藥,瀉得厲害,身子猶虛,不知跟遲來有沒有關係。"
-->必有關係,不用懷疑!氣一虛,月經有可能會更晚到!至於"強力清濕熱的藥",是真的
不OK!
我回想起過去,不是一開始第一日經期就出不來的,是吃了調理經期那位醫師的藥才是如此,雖然短暫推到出來,但愈吃整體愈不順,每況愈下。
強力清濕熱的藥吃兩日瘦一公斤,原本是一星期一個療程,還有五日,藥又貴(2600臺幣),不想揮淚斬馬謖~
夬象連袂,瀉完沒多久,腸胃似乎輕鬆一時,但是不久,痞滿之感又再來!
大黃之用藥要慎重,妳不適合用!就算祛得了一時的濕熱,由於用藥過猛傷及正氣,只會愈
吃愈氣虛,濕熱還會再來!就算要用,劑量的拿捏很重要!由於過於剛猛,反而易致心跳有感!
我想妳不應亂服消炎藥,及換個把脈精確及用藥較為精準馴良的中醫師會比較好!
僅供參考!
這個是真的,吃了兩天,就很奇怪怎麼突然又痞滿又塞了,只是剛剛瀉過不好再吃。之前想過經期塞着,心思思又想清瘀,但聽完你和一眾大大說不敢了。
那張方醫師沒有把過脈開(就不久之前把過一次脈),看中醫有些經驗,知道藥方的構造,例如龍膽瀉肝湯,哪些是主藥,哪些輔助,哪些是藥引。但那張單...... 我理解不到那個診治邏輯,驟眼看就是將八成寒涼化瘀,兩成活血化瘀的藥堆在一起,但又覺得既然濕熱嚴重,就去吧!就是想,儲在家,哪日濕熱不通就吃有備無患~
每個看過的醫師都有用大黃,每次頭一兩日是ok,之後就失控。精準馴良太重要了,有一次有醫師開北芪,已經滿臉潮紅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