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的修行,阿吉找到下面的例子。
西藏
由於西藏地高寒冷,先天上十分適合瑜珈這類的身體練習。所以瑜珈的呼吸控制技術在西藏也被發展得非常好,甚至超過後代印度的發展。西藏密宗採取佛教的思想觀念,而且完整保留許多來自印度古老的功法。佛教的唯識理論把人類的身心狀態分析得十分透徹,也把修行人的修練次第說明的十分詳盡。這些都是後來西藏密宗與後代印度瑜珈各派別發展的不同的地方。
西藏密宗普遍不以升起靈熱為最終目標,他們把升起靈熱稱為「子拙火」,又叫做「心息合一」。他們追求更高等級的「母拙火」,目的是要進一步擺脫身體的束縛,一般而言,練到「母拙火」的境界,便能練到「即身升天」,或者更次一等於死前將自身練化為「虹光身」,是藏密身心修練者的最大目標。
中國
在中國唐宋時期,禪宗成為佛教修行的主流。禪宗講「空、無為」的思想的缺點是使一般修行人不注重身體鍛鍊。但是這時中國有另一派人反而特別強調身體鍛鍊的重要,他們便是「道家」。
中國道家修行人將身心修行稱為「性命雙修」、「金丹大道」,個別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身體鍛鍊法。其中與西藏、印度最大的差別是中國道家修練特別重視身體與「氣候」、「時辰」的配合。有些教派的教法裡也可以看到類似瑜珈體位法與呼吸控制法的功法。
由於各種修煉機緣的不同,他們又提出仙的五個層次,以作為成仙証真之階。這五個層次的劃分是:
1.鬼仙。其狀態為: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為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陰神,故曰鬼仙。
2.人仙。其狀態為: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清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互交互合,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3.地仙。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取七寶,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復,燒成丹藥,永鎮下田。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4.神仙。抽鉛添汞而金精煉形,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5.天仙。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