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貶低中國核武:挺過敵方首輪打擊都難
環球網記者於澤淼報道 俄羅斯周刊2010年3月29日刊發文章對中國的軍事工業能力進行了一番評析,從整體上對中國軍工進行了貶低,文章提到,二炮最新式的洲際彈道導彈要遜色於俄制「白楊-M 」導彈,容易遭到反導系統的攔截;中國正在建造5艘094型戰略核潛艇,但是面臨沒有現成潛射導彈可配備的問題。文章還提到中國戰機用發動機,稱中國面臨飛機研制方面的專家,不能設計制造出先進的飛機發動機,證明整個軍事工業的水平很低。
俄羅斯《專家》周刊刊發的文章稱,根據官方宣傳,中國已經制造出幾十種新式武器,包括陸基和海基的超現代化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遠程防空武器等,正在研制航母、反導系統、第五代戰斗機和超音速無人機,並將使用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文章隨即筆鋒一轉轉評論說,根據俄最樂觀估計,中國現在僅有200枚核導彈,大概600個與之相匹配的彈頭,在數量上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與俄羅斯的導彈不同、中國的導彈和彈頭在許多重要參數上不符合現代要求,它們幾乎都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蘇聯彈道導彈基礎上研制出來的。而第二炮兵裝備的比較新式的彈道導彈數量不超過70枚,其中最完善的是30年前研制的「東風-31 」機動式彈道導彈系統,采用固體燃料,能夠攜帶6個分彈頭,射程超過8000公裡。與俄羅斯的「白楊-M 」不同,中國新導彈的彈頭在飛行軌道的最後一段不能迂回前進,也就是說,它們很有可能被反導系統摧毀。
俄刊還提到,在海上,中國現役只有一艘092型戰略核潛艇,它攜帶12枚老式彈道導彈,能夠摧毀不到3000公里的目標。為了加強海軍的作戰能力,中國軍事工業現正同時建造5艘094型第二代戰略核潛艇。據俄羅斯專家瓦西裡-卡申說,兩艘這樣的核潛艇已經交給海軍使用,第三艘正在試航,還有兩艘在封閉的船塢中馬上建成。據美國情報機關透露,中國新潛艇的噪音甚至高於蘇聯上個世紀70年代建造的潛艇,而且沒有新潛艇能夠使用的現成導彈。中國幾乎用20年的時間來研制新的固體燃料海上彈道導彈JL-2,這種導彈能夠擊毀8000公里外的目標,但至今尚未用它裝備海軍。因此中國戰略導彈力量的海上部分尚不具備作戰能力。而空軍根本沒有戰略轟炸機。據《莫斯科防務簡報》雜志的專家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說,「中國的核力量既不能用來進行有效的第一次打擊,也不能用來反擊敵人,因為它未必能夠挺過對它的第一次打擊」。
俄刊還對中國常規武器予以貶低。中國軍事工業不僅沒有學會研制符合世界標准的復雜的軍事裝備,而且也沒有學會很好地仿造別人的東西。例如中國在購買了俄羅斯的大約300架蘇-27和蘇-30殲擊機後,制造了克隆版戰機殲-11B,它使用自己生產的發動機和電子系統。飛機發動機是非常復雜的東西,它是機電制造的頂峰,中國不能設計制造出先進的飛機發動機,證明其整個軍事工業的水平很低。2009年末,在緬甸空軍競標中,中國的殲-10與俄米格-29飛機在市場上首次相遇,緬甸選擇購實了20架米格-29飛機。
俄刊評價說,中國實施飛機項目非常困難,主要是缺少這方面的專家。中國長期以來沒有培養這方面的專家,因此沒有足夠的設計師來制造民航飛機。中國選派專家到國外學習並在國外尋找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