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上, 是沒有不知不覺間做的事的. 因為做任何事是有意識地進行的, 而最重要的是怎樣把意識轉化為『如是做』之概念!
在下雖也反對一些虛偽的放生行為的, 但有善意行動去放生, 好過有些連行動都沒有的人, 兄可從被放生者之處境去思考就會明白!
另外, 放生之后, 被放生者會否再被抓回來, 則是看它的造化了。但修行的重點不在於結果, 在乎放生者在放生過程中領悟慈悲喜捨之智慧, 當然放生者的行為是要不虛偽的, 若是為了背后之目的(富貴、長壽、子女聰明.....等等而放生, 則在下對此人感到可惜, 可惜的是他的智慧不能開悟, 不能明白佛經所謂放生或做任何善事之背后涵意!
梁惠王曾問達摩, 自己所做的善事是否有很大功德? 達摩則對梁惠王說: 你沒有功德!
兄提到: 如往魚市場, 買一尾大的石斑回來放生, 但因為有市場, 便有人往那裹捕捉, 不知是有雞先, 還是有蛋先, 還是那些放生的人好心做壞事.
在下認為做任何事, 最重要是對自己負責任, 故別人怎樣想是別人的事!
而在下之前亦說了做任何善事, 一切生命之終始, 是隨緣而生, 隨緣而滅, 非人力所能控制, 放生者放生后, 他的放生物被人抓回來, 是這條魚跟捕魚者的緣份(善or惡緣份), 當然要先假設放生者是善意的. 最后的結果如何, 並不重要!
修行的目的在乎修心, 是抽象的行為, 從慈悲喜捨裡悟出智慧, 並不是一定要達到某種具体的效益而有所為的!
一個人若要找【理由】, 是有無限個的, 而且別人是否虛偽, 是自心之意念批判, 故別人怎樣想法, 若以善的方向思考, 他是善人;若以惡的方向思考, 他是虛偽。
故最后的答案, 是沒有人會知道, 只有他自己良知會知道的, 我們亦不要去推測別人之用心! 正所謂: 『同桌吃飯, 各自修行』就是這個意思了!
結論: 在下亦發現, 『胡亂推測』這個毛病是人類的通病, 修行在乎修自心, 就是要把良知找回來, 做任何事不在乎功德, 並且應期望自己達到念念皆善! 若在乎功德, 則是有為法, 非佛陀旨意也。
有很多人認為『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 而選擇什麼都不做的話, 目的是避免別人說自己虛偽, 則此人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是慈悲喜捨的智慧, 因為連修行的第一步還沒膽量踏出! 並且, 若自己所做的行為都要別人來鑑定對錯, 必定是心智之業障太重而被蒙蔽, 原因是此人因太多疑惑了!
或是要找一個沒有被人發現的情況下做善事就認為是真善, 在下肯定這些都是有為法, 是虛偽, 被自心之牽引而不自知。 而真善則是要達到如是做, 不動心地做!
《金剛經》有云:
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妙行無住分第四)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闇, 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 見種種色。.........(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兄若能把此經看熟或能背, 並最后能融會貫通就自會明白放生行為之修心妙用, 並且經過自身行為之實証后, 不斷思考, 從而可悟出慈悲喜捨修心之目的!
一點淺見.........^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