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靈氣也有陰陽 達道居士
最近有很多道友抱怨他修道那麼久了,為何命運總是無法改善,每做一件事情冥冥之中好像有無形的力量在阻擋,一切總不能稱心如意。問我能不能跟無形界溝通,拜託祂們不要阻擋他的前途,如果他能賺到錢,願意為祂們做一些功德,這樣雙方都同盟其利,何苦要逼他走投無路,如真要這樣,他會跟祂拼命弄得兩敗俱傷。聽他講話越講越激動。聽完了他的訴求,我也不說什麼安慰話。畢竟以他的心態,不要說無形界不想幫他,連我都不想幫他。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來分析給大家了解。
修行,我們知道會走入修行之人都有某種因緣,不管是好或是壞的因素才會走入修行,既然是以入修行就要真從內在心去改變,問題是很多人只是想想而已,並沒有真正的去行,故會越修命運越糟,如何去行,就是做功德。功德怎麼做,每個人不盡相同。有些人用金錢做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救急不救窮,或助印善書,或扶持大道建立道場。金錢不論多寡,只要是有意義的都能積善成塔。如本身無經濟能力,那就用智慧去做功德,也就是傳法,但要傳法本身也要有正確的知識觀念和言行如一,才有資格當傳法人。然有些人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表面上他修行的知識很豐富,內在的修養卻比沒有修道時差,因為他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是摃高我慢,看人不起,好像求教他或他教的人,都不如他。比當初他要修道時表現出很誠懇的心,肯低聲下氣不同,也都會出於內心的做一些功德,比如助印善書、放書、喧傳之類。本來修道命運已經稍微改善,只因為他的內心又起了貪念之心,對人也起了一種驕傲摃高我慢的心態,自己不會的也不希望別人會,於是處處想盡辦法批評別人,打擊別人。無怪他會越修越差,到最後自?於地。
他以為能講一大套道理加上氣機比別人強,就是聞道、得道,不知氣機也有分陰陽,在清靜經裡有說「道者有清有濁。」清者上浮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由這理論來討論我們修道也是煉氣修性命,性命的解說有廣義的解釋,性屬元神,佛家講自性、如來、舍利子。命就是肉身、元氣。煉氣在佛家講禪坐。只是現在很多人不明白煉氣的要領,以為禪坐或打坐,靜靜的持咒或想空就是禪坐,就是修內心,只要能使心平靜就是達到效果。並不明白禪坐煉氣是在修出先天之氣來明心見性,當然能修出先天之氣並不一定代表能改變命運,因為先天之氣是「道」。接下來是內心的使用,內心的正念與邪念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的關點。又何謂正念何謂邪念,正念在煉氣時是妄念不生,所謂妄念不生就是不管好的或壞的念頭都沒有,一片空白。這就是真空妙有。不要以為我想佛啊!想怎樣幫助別人!想種種好處就是正念,這些都是妄念。妄念叫做邪念。邪念的意義並不是一定想壞的才叫做邪念。這樣解釋大家可以體會出修道不是那麼簡單的打坐、有靈動或氣動就以為是真正得道。
接下來靜坐能有一瞬間或很長時間妄念不生,還不要高興得太早,在靜坐完後,我們又要回歸凡塵俗事的生活,這時您的心在面對種種問題,列如家庭、事業、經濟、感情、朋友……種種問題,能心如止水,那才是真功夫。但有幾個人能修到這種境界。就像前面道友埋怨、憤怒,根本就是被考倒了。在以前命運不濟的時候,能接受、認命,而能勇敢的面對命運,改變自己種種的惡習,並盡量去做善事,故能使命運一天一天的改善,內心也不會很苦。然在漸漸好過的時後,就不願意再繼續做善事,內心開始起了安逸之心,接下來是起了貪念之心,接下來得不到所求,就開始攻奸別人,然後就是命運越來越差,脾氣越來越怪異,在別人的眼中真是不可理諭。讓人家感覺他是走火入魔。這樣使人產生對道的錯誤觀念,而心生對道的排斥,他以為是做功德反而是在造孽,越造越深,最後走投無路,要怪誰,怪上天沒長眼睛,怪無形界仙佛阻擋他的前途,怪師父偏心不重視他、不幫忙他。說以前他做多少功德,卻不知現在卻造多少罪過,真是火燒功德林。陰符經所謂「火生於木,禍發必剋。」各位想想,我會幫助他完成他貪焚的心願嗎?當然不可能。
再說真正修道修得好的人,他的內心對名利已經看淡,不會起計較心,而且做功德會越做越勤,做到別人認為他是傻瓜、是虛偽,他也不會去計較。他所做的就是存著成人之美之心。就算是他的命運有時候也有不如意事,也能順其自然不怨天尤人。這個才算是有道高人。
眼看很多人修道很久,不願意再繼續做功德,在別人面前總喜歡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好像沒有人比他厲害,學問比他懂得多,好像他是救世師。不知孔子是一代聖人,他自己都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他也覺得小孩子有時候都有他學習的心境。這種謙虛的學習心境,才是真正的修道人。
且談陰陽的氣機如何分辨?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這裡所談氣機是指先天之氣,先天之氣是虛無的,無雜質的,在有形就是「一」,在無形就是「○」虛空。有形「一」就是太極,太極本身就有陰陽。陽上乘於天,陰下降於地,乘於天運轉而有春夏秋冬四季,降於地而有金木水火土萬物之生。比喻於人身,是性命。比喻於命運而有善惡。講性命之修,要懂乾坤交媾、水火既濟的應用。講命運要懂五行變化為五常之德的運用,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不懂五常,無法去行功德,懂五常沒有親身力行,也是一樣不能改變命運。五常者對道有何作用,有何幫助?五常者仁義禮智信,都是內心的修行行為,是一種無形無相的磁場,它代表金木水火土。在金丹大道裡面有一句「五氣朝元」五氣就是五行,它是從心肝脾肺腎所提煉出來的氣,這心肝脾肺腎是有形的器官,內包含了很多元素精華,每個器官都有它的功能作用,我們只知道煉功可以促進五臟六腑的健康,卻不知如何把五氣合為一氣,我把它道出來給大家研究。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五氣。此五氣在先天,則為元性、元情、元精、元神、元氣之五元。在後天,則為遊魂、鬼魄、陰精、識神、妄意之五物。五元具有仁、義、 禮、智、信之五德;五物具有喜、怒、哀、樂、欲之五賊。五行全者,先天後天,混合攢簇,以五元而統五物也。龍為陽,主生機,屬東方木,在人為性;虎為陰,主殺機,屬西方金,在人為情。五行不和,則各一其性,五元變為五物,五德化為五賊,龍東虎西,性亂情迷,則為氣性妄情,殺氣而削生氣矣。五行若全,則同歸一性,五物變為五元,五賊化為五德。龍蟠虎踞,性定情忘,則為真情真性,殺氣亦成生氣矣。
修丹之道,不過調和剛柔,使其健順相當,性情相合而已。性情相合,陰陽會、五行全,仍是渾然天理,至善無惡,良知良能,原本之物事,而金丹複還矣。但先天原本失散以後,性東情西,剛柔不應,若無調和之物,來往通信,彼此隔絕,終不相知。調和之物,即戊己二土也。戊土主動,屬陽,己土主靜,屬陰。寂然不動者,己土也;感而遂通者,戊土也。戊己二土,在五德為真信。真信在中而性定,真信用外而情和。性定情和,性情歸根,如夫妻合歡,仁義禮智,歸於一信,性情精神,會於一氣。三家相見,五氣朝元,還元返本,金丹凝結,一名聖胎,再加向上功夫,從有為而入無為。十月溫養,固濟牢封,抽其健情之太過,添其順性之不及。用天然真火,朝屯暮蒙,煆盡後天陰氣。無質生質,從微而顯,氣足神全,霹靂一聲,金蟬脫殼,身外有身,功成名遂,朝北闕而駕翔鸞,白日飛升,為純陽不死之天仙,豈不快哉!
以上是從悟真篇摘錄來的,這裡面的戊己二土就是指真陰(己),真陽(戊),真陰者離中之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