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桃的先生的書寫的真的很精彩,就連我這樣的門外漢也可以懂一些。
不過有些疑問,像如果自己去買科學中藥來吃,會不會很危險?還有這些科學中藥要去那邊買?
---------
會不會很危險阿, 這個要怎麼說勒, 最近常常幫人家解中毒, 架無線網路的問題,
這有點像說去調整程式或 pc 的 function, 調整 function 有很多方法:
. 可以改 input pattern 灌進去, 希望可以得到想要的 output pattern : 這個比較像是中醫
. 也可以改版子插上新的 pci 介面卡, 掛上 driver : 這個比較像是中西合併
. 誇張一點的就自己做 chip, 設計新的板子: 這就是神了
那抄人家的版子就是製造複製人.
coding 新的程式在上面執行, 就是改變想法跟觀念了.
那改 pattern 改程式也有很多種改法, 沒有考慮備分還原能不能重來就去改,
一改錯當然就很危險, 傷寒論裡面一堆用錯方子的壞病大概就都在探討這個.
身體狀態比較像是一個不停運作的 fintie state machine,
藥物針灸像是 control pattern, 想辦法讓身體狀態走回原來正常的狀態說,
只要不要走到無法回頭的狀態, 應該就還算安全吧.
方子有很多種, 有的是調養的, 有的是治病的, 有的是江湖派快準狠的,
也有那種應酬的, 像宮廷方很多是吃不死也治不好的, 用最低程度的溫和藥物去治病.
一般來說, 中藥劑量跟副作用都比西藥來的輕,
所以很多人看病都先看中醫, 沒效再去看西醫,
這樣萬一醫生看不準, 傷害也比較輕.
不過有些急證險證危證, 得在第一時間就送西醫急診,
看有些醫案搞不清楚狀況, 扎了針吃了藥沒效還在 try, 那樣很危險.
術業有專攻, 中醫也好西醫也好, 都只是保護生命的一環而已.
新病脈奪, 久病色奪, 藥物吃進去之後, 不到 1 min 就會繞行身體一圈,
一般是吃完就可以從身體的感覺跟脈象證象去檢測看看有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
仲景方設計的時候有個保持平衡調中的核心觀念,
所以很多方子自動雙向調節的能力比較強.
照理來說, 方證相應, 藥證相應, 順著大自然的節拍,
很多時候可用很輕的藥, 很安全的方子, 就可以改變很大的證象.
就像徹底了解程式跟系統的人, 常常 flag 改個 bit,
整個系統就出現了不同的面貌, 關鍵應該還是在對人的了解囉.
現在到處都可以買到科學中藥阿,
一般中藥房賣的會比較便宜, 康是美大概貴 30% 以上.
有的藥房也會幫人家配幾天或一星期的份量.
不過常常有個問題就是買了一罐用不完怕過期,
小弟是都把過期的方子拿來當外用方, 洗澡洗臉洗頭刷牙泡澡,
貼在肚臍, 敷想敷的部位, ... 還蠻好用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