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之四穴
斬穴葬義
斬者斷也,斬截其生氣,生氣見於息之橫,高不可侵頂暈,薄也;低不可近足底,寒也。是以斬上恐失下,斬下恐失上,斬中心恐失左右,斬左右恐失中心,細觀息象明白,次觀穴情的當,然後以斬法施之,則上下左右自成體段。然息體也,體之微。斬用也,用之廣。若不細察,遽爾投棺,則生氣受傷,子母遭挫,縱得包藏之,固終非可久之道,且息象用斬,其息必小,小則難以投其大,斬施於息,其瑩必大,大則難以容於小。
截穴葬義
截者剖也,剖闢其生氣,生氣露於息之直,高若侵頂謂之剖首,低若站麓謂之剖足,是亦截上恐遺於下,截下恐遺於上,偏左而截失之右手,偏右而截失之左肢,呵氣而成謂之一息。一息既成,貼於穴體,穴體微茫,切勿輕舉。斬之息多土意,截之息多木意。橫土用斬,截盡生意;直木用截,接盡生氛,勢不相侔,作用迥異,若不細玩,遽爾輕投,則體用兩傷,生氣破洩,大抵脈息之穴,不可雙葬,正謂寧失之小,毋失之大。
弔穴葬義
弔者懸也,懸提其生氣。生氣奔於息之下,上不可過高,恐漏其氣;下不可過低,恐脫其脈。生氣半在息體之足,半在息體之襯,一陰既盛,一陽復生,氣交感而成形,形既完而成穴,左右自無可混,上下最宜參究。弔與粘相似,粘乃弔之垂,弔乃粘之起。弔與墬相似,弔者墬之半,墬者弔之全,因材器用之道,量職官人之義,須當此處辨之。
墬穴葬義
墬者落也,墬落其滴露,生氣既完,如果脫蒂,墬高則就其偏枯,墬下則入於偏駁,墜上墜下,來而不來,墬下墬上,止所非止,是以上不可頂脈而扦,下不可離脈而就。頂不離弦,來意專一;足不離褥,生意直墬。設若怠心一乘,則必失其本體。大抵與粘穴相似,粘乃墜之全,墜乃粘之半,息體豐肥,褥弦出轉,穴星軒昂,出口吐脈,盡是吐落之情,並依墬落之法,脫上則退其剛硬之枯、開脣則舒其呼吸之氣。高不如弔,低不如粘,若不細用心思,則首受殺伐、足履卑污,左右雖有纏綿,本主自難抵敵。
斬截弔墜四大作法,闡揚蘊奧,昭示精詳。弔似天穴、墬似地穴,斬截似人穴,統同 也。 似天非天、似地非地、似人井人,辨異也。大抵天地人,大經也。斬截弔墬,大法也。經法既明,則得手應心尚慎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