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若」和「厲」易經原文,總共8處出現「若」這個字,總共27處出現「厲」這個字。
乾卦九三如何斷句?我認為應該參考原文「若」和「厲」的語意,以經解經。
一、若
(一)形容詞一字+若:例如,離卦和節卦出現的「嗟若」,以及巽卦出現的用史巫「紛若」。由此可知,「若」等於「然」,白話意思是「的樣子」。「嗟若」等於「嗟然」,「紛若」等於「紛然」,依此類推。
(二)名詞一字+若:例如,「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周文王生病,有接班人周武王姬發)」。「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節是名詞,所以不節後面加若。節是名詞,六四,安節。九五,甘節。上六,苦節。
(三)若+動詞一字:例如,夬卦的「若濡」,以及萃卦的「若號」。此時,「若」仍等於「然」,白話意思仍是「的樣子」。
古人用字遣詞精簡,不會沒事加一個語助詞,「若」是用來分辨動詞、名詞或形容詞。
「惕」是動詞,釋義是小心、謹慎、警覺。依照上述分析「若」的用法,「若」的前面接形容詞或名詞,後面接動詞,不應該出現「夕惕若」這樣的字眼。
乾卦九三句型,比較像是夬卦的「若濡,有慍,无咎」,應該是「夕惕,若礪,无咎」。①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②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③離: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④夬: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无咎。
⑤萃: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帛書本作「若其號一屋于芺」),勿恤,往无咎。
⑥豐: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有孚=有接班人
發=周武王姬發
https://destiny.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topics/2124457#Post2124457⑦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⑧節: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六四,安節。九五,甘節。上六,苦節。
節是名詞
二、厲
(一)危:厲、往厲、來厲
(二)礪:貞厲、厲吉、厲无咎
①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象傳: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②訟: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象傳:食舊德,從上吉也。
③小畜: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象傳: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④履:九五:夬履,貞厲。
象傳: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⑤蠱: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象傳: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⑥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无咎。
象傳:貞厲无咎,得當也。
⑦復:六三:頻復,厲无咎。
象傳: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⑧大畜:初九:有厲利已。
象傳:有厲利已,不犯災也。
⑨頤: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象傳: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⑩遯: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傳: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⑪遯: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傳: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⑫大壯: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象傳: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⑬晉:九四:晉如碩鼠,貞厲。
象傳:碩鼠貞厲,位不當也。
⑭晉: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象傳: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⑮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象傳:家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⑯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象傳:交孚无咎,志行也。
⑰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傳: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⑱姤: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象傳: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⑲革: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傳: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⑳震: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傳:震來厲,乘剛也。
㉑震: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
象傳: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喪也。
㉒艮: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象傳:艮其限,危薰心也。
㉓漸: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象傳: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小子=周武王姬發
㉔旅: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象傳: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㉕兌:九五:孚于剝,有厲。
象傳:孚于剝,位正當也。
㉖小過: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象傳: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㉗既濟:
上六:濡其首,厲。
象傳:濡其首厲,何可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