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784441 - 2006-09-11 17:01:34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Shiyee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1-06
文章數: 2125
來自: 太和化境
易經易卦研究板 開那麼久,我都還沒貼過文章。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 都是論同一件事,即自從六爻重卦之後,「某卦某爻下代表什麼意義」、「爻下所系之辭的來由」、「要如何解釋爻的動靜陰陽」。

秦火之後,易經所賸無幾,約只有孔子整理之周易完整留存於世,而且應該只剩下『哲理』之易較完整的存在,『象』、『數』幾乎不存多矣,「連山」「歸藏」等方法、系統的《易》,都已經看不到全貌,無謂的臆測對解開六爻之謎沒有幫助。

出土典籍中,如帛易,也是大約屬於周易的體系,對於解釋其他系統之易學也沒有太大幫助。『據傳』雲貴的「水書」也是屬於某一種的易學系統,有可能是連歸其中一系。不過我無緣接觸這方面易學,文字不通看也看不懂,翻譯著作幫助理解不大,只能暫時將周易外的易學體系擺一邊,至於後人偽作的種種歸藏易(卦)、連山易(卦),更是不足取信。

今傳本(周)易學,不管解釋手法上是義理派、易象派、術數派,在吾人看來,應該客觀的兼容並納,有理有據可以通過徵驗者,當可融會於一爐。

後世解釋易的手法,如王弼以後為代表,以『易辭』為主要依據,掃除不易理解的雜象,純粹就哲理部份來解釋。義理、尚其辭,是這派解易手法主要特徵。

易象,著重於易的種種象,致力於搜輯佚失之古象、佚象,並認為易辭的創作必然是根據易象而來,即使承認易辭所述的故事情境(周朝建立的過程故事)也是「看圖說故事」,義理派著重於「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啟示」,易象派則重視如「何抽象演繹故事」。辭離象不立,是這派的主要特徵。

術數,這派手法其實已經支離破碎,在三派中所存者最不完整,最大的一支,大約就是京房易所衍生而來的六爻易占之學。

易辭、易象,兩種尚象、尚辭解釋易卦爻手法,歷代學者的闡釋已經相當完整,兩派也不是分離的十分清楚,共同的特徵即是易經六十四卦、六爻的架構。

因為術數易支離破碎,留存下來很多不可考之處,這裡並不是說「天下術數出易學」,畢竟有很多證據顯示術數跟易學的關係非常淡薄,反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才是各種術數系統的主要依據,有著重術數之易學者,甚至因而離易分宗他去,各名目術數系統各自蓬勃發展。

不管怎麼樣,術數易還留存一大支古老的「五行易」親易系統,通過天干、地支、觀象等等與六爻的比附解釋(這裡並不應該承認是穿鑿附會之說,陰陽五行者與天地同壽,本然的存在,所謂穿鑿是原本不存後來加上。),同時不可存有五行易是小孩子的玩意兒自怨自艾的自卑心理,我見過很多學者都存有易經、五行易不是什麼好東西的想法,精通三式等其他高段學問才是高人。如果那些『高級』的系統真的如此仰天之高、如大海之深,那麼為什麼到如今幾近失傳?存在就是合理的,易簡、簡易方是易學王道。

我沒有拜過老師,沒有受傳過訣。以天地萬物為師、以書為師、以心為師。各種高級的系統頂多只能得到傳抄書上可以得到的皮毛,有各種疑問卻毫無憑依之處。所以性喜攻易這門易簡『重新發明』之學,至少易經、道經、古文、天地之間處處是訣、六經注我,得之我喜,不得之亦無悲嘆之處。

如何重新融會解釋易學系統才是吾後學者努力的方向,各種術數都有各自適合的目的,如不變化適應只有遭到淘汰,唯有易學體系是亙古長存的古老之學,觀物即觀易、觀易即物。以資訊科技取譬,某種術數系統相當於一種成品作業系統,而易學就像是抽象的軟體方法、演算法,當然兩者有相同的基礎,理論、應用之間互相補益。當套裝軟體系統在更新換代之時「原代碼」卻失傳了,就只能重新發明輪子一途。

下面談談五行易,五行(六親)易這個名詞比較普遍而不專指某種如京房易、正宗、六爻、野鶴等等,若要下個普遍的定義,透過天干、地支、爻態(象、時位等等)、四柱(曆法、卦氣、運氣、月相),以描述天地萬物變化的學說。

有人說基礎的東西是一種藝術,譬如朱邦復說組合彙編語言是一種藝術。掌握後可以隨心所欲、隨心而發,任意揉捏造作成想要的型態而不受限於規則、打破規則,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對於各種術數品種,都是本著理解他而不用他的態度學習了解,要做什麼應用,都嘗試的運用基礎的藝術工具去重新發明。

「重新發明輪子」雖然看似很蠢,不知道有沒有學者喜歡這樣做,只能寄望有一天勘破宇宙運行存在的至理,致力於易學研究者應當要有這種精神,因為易實在過於古奧錯綜複雜,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只能流於考據學者,把古文交叉發明一番便算是。如何能重新發明,實驗精神很重要,中國的火藥,中國的方士就只知道遵循周易參同契等丹經上的那些口訣理論,傳到外國去,外國人不懂陰陽五行學說,但是他們能發明威力更大的火藥,外國的鍊金術鍊不出金子但卻整理出化學,雖然中國人也不乏其人,不過發明出熱武器的幾乎都是地位低下的工匠而非士人、方外道士奇人,不為重視。這種精神很值得學習,小說中張三丰、風清揚都會告訴張無忌、令狐沖,把劍法忘光光才能極於劍道,不為所拘所住、破而後立,然後方可日新又新止於至善。

很喜歡金庸小說中的一些譬喻,如太玄經這門武功,石破天、太玄經上的各家註解、各自表述也能成就武功、不認識字習得太玄經、習得後島毀滅等等,整部小說就包含很多很妙的隱喻,金庸先生少年時應該是大智若愚的文學表達天才,雖然晚年一部小說修改了好多次騙錢,不影響我對他的尊重。

為什麼有連山易,還要來個歸藏易,歸藏易完了來個周易,除了政治因素外(卦辭故事中會講述記載前朝某某某多麼睿智偉大,未免前朝遺民懷念,所以將其徹底毀掉),漢以後太玄、元包等相發明作品,源源不絕?由此可見,古賢學者是很有重新發明的精神的。

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成者事物之所成也,性者物之所生(之理)也,即乾坤之宜,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唯有成、性能夠長存(生生不息),方可開啟道義之門。道德經也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與各位共勉。上面與諸位學者共勉辭,在推演易卦之時當存此念。

************

談談爻辰 (納支、渾天甲子定局)

先明來源,我想「乾貞於子、坤貞於未」這八個字是爻辰的來源。易緯或是漢上易傳中還有更多文字,我認為除了這八個字之外,都是解釋這八個字的文字。什麼「乾貞於子而左行,坤貞於未而右行,左右交錯,六十四卦周天而復,陰陽之升降,四時之消息,天地之盈虛,萬物之盛衰,咸系焉。」關鍵字只有這八個字,後面的文字要當作注釋來看待(未必正確(我的看法未必正確、八個字後面註釋文字也未必正確))。

為什麼乾貞於子、坤貞於未,大家也可以談談看法:

我先休息一下,有空再續,爻辰配爻說不闡釋清楚,很多系統無法繼續下去,像學卜卦者那樣背下來使用,不敢改動一二,就有違「重新發明輪子」的精神了。前面我貼過的文章其實都是根據配爻理論發展而來的,下面都沒有了。希望能經由討論,繼續發展各自表述的易學體系,很喜歡「各自表述」這四個字,你談你的我談我的,各自理解、尊重、發明。

適才,把以前讀過的「太一生水」古文章,拿來和爻辰論發明思考一下,頗有意思的,目前所看過的學者對於這篇文章都和老子道德經相互發揮,還沒看過和易經相發揮的論題。連黃帝內經和運氣七篇都沒有看過有提出來相互發明的。那些考據學者不知怎想的,和老子放在一起的書就不敢與其他學術理據相發明嗎?

貼出來欣賞一下。

***********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釐,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益于柔)]。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也其字也,(青)請(昏)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 (高以強)]。[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

****

我感覺,太一生水篇 和乾貞於子、坤貞於未的思想有很深刻的關係,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編輯者: Shiyee (2006-09-11 17:33:18)
↑回到頂端↑
#784442 - 2006-09-12 10:13:22 Re: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暗光鳥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05-05-16
文章數: 3323
謝謝提供
↑回到頂端↑
#784443 - 2006-09-12 13:37:48 Re: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ilovecin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5-03-23
文章數: 1178
來自: 澳洲 (爛地方)
小弟來鬧鬧場

乾貞於子、坤貞於未

我覺得這八個字是在形容時間跟八卦的關係
或者地支跟八卦的關係
或者是五行跟八卦的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極 真奇妙 原來我什麼都不懂
↑回到頂端↑
#784444 - 2006-09-12 13:39:20 Re: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ilovecin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5-03-23
文章數: 1178
來自: 澳洲 (爛地方)
找到的一些註解


亨--通,通達。
利--宜,可有所行動者。
吉--吉利,其結果有所得者,謂之吉。
悔--悔恨,曾有小咎,不嚴重,不能謂之吉者。
咎--過失,行為中有不妥者。
吝--不幸,曾有小咎,有點嚴重,但尚不至於凶者。
凶--凶險,必有所失者謂之。

元--首也,引申為大,為善。
貞--正。
厲--危厲,嚴重也。
征--前往、執行之意。
往--由低位之爻向高位之爻曰往。
來--由高位之爻向低位之爻曰來。
亡--失去,即已經不存在之意。
終--最終,終於。

吉,無咎--一定吉,且無咎。
因為吉,所以無咎。
唯有吉,才無咎。
這三種狀況,極為微妙,必須於易理有相當造詣者,才能體會。
利涉大川--利於跋涉在大山大川之間,有所作為之意。
利見大人--利於見到一些重要或賢能的人。
利有攸往--利於從事一些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極 真奇妙 原來我什麼都不懂
↑回到頂端↑
#784445 - 2006-09-28 17:26:06 循(尋)爻法雜談
Shiyee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1-06
文章數: 2125
來自: 太和化境
前一陣子,最後貼了一篇郭店楚簡的太一生水的釋文,我看過的文章中,近代學者可能是因為和老子一起出土,只將這篇文章與道德經概念相互發明,但我認為這篇文章蘊含極為根本的數術原理,一時間也辯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只是建議易學同好能放下執見,細細品嚐。

後來倒楣必須去教召,一時間打斷敲文章的靈感,心思又飄到別處,反正跳來脫去,隨便打,也幫助思考。

循爻法這個概念,各位可能比較陌生,換一個相對名詞就比較清楚,「太一行九宮」,循爻法相當於太乙巡遊九宮的概念,但是相對的概念,九宮為九,循爻為六。又回到用九通六這個概念不提。

循爻法,概念上,其實歷代其實很多治易者都運用過,近代像高亨、劉君祖等人都曾經運用過,方法上卻不一定會相同。

對於莊子,我一直都認為莊子是很厲害的隨心數術和道學高手,但他的文章大量運用高深的隱喻手法,讓讀者猜不透原意,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傳到現在在世人眼中只是很優美的道家文學作品,實用價值已經湮沒。我不知道現在的道家道統在莊子這部經典有沒有所謂的訣傳出來,只能估計裡面一定有許多訣,像是這種經典中的隱訣,還是不能明說的好,自己體悟能夠得更多。許多經典作品的寫作手法令人覺有「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之嘆。

比如說,逍遙遊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
幾個關鍵字 拆開來思考 乘、天地、正、御、六氣、辯、遊、無窮
可以說除連接字的 之、而、以 之外,每個字都是訣,令人有無限遐想的空間。

其中比較隱晦不亦理解的字,正、辯
正,一般可以與「貞」、「五」、「方」等這幾個字義概念聯繫起來。
辯,「等」、「撰」、「變」等這些連繫概念

如果把,天地之正 解釋為 太乙遊九宮 。 六氣之辯 解釋為 太乙循六極。 那麼就可以據此觀念演出各種術數方法來。我對於各種術數的觀點,一直是保持術是一種「方法」,就好像做題目,可能有好幾種方法,最後都能殊途同歸。「數」是一種規律,並由人賦予數一種或多種特性,加以演算規律,最後得出因果。

譬如說,六爻的渾天甲子定局的納支方法,十二地支是數,子丑寅卯是所賦予的特性,乾坤之貞則是地支與六爻聯繫的關鍵賦性。

不像,現代數學,演算方法精深至極,但是失了神,就好像做一部豪華的機器人,卻沒有賦予人的思維,無法達到畫龍點睛的神效。現代數學不會強調一是什麼、二是什麼,一加一又是什麼,雖然在文學表達上常會說一加一等不等於二,但實際應用卻缺乏想像空間。

現在此打住,九宮之法可以參詳奇門等術數,但循行六爻的計算方式似乎還是很粗糙,河洛(真)理數有類似的努力,比如遊年法,九年六年之類的,但我覺得這種方法不是很恰當,應用價值不高。比如說用來算命精度不是很高,似乎也沒有見過什麼理數高手。

一個術數發展出來一定有其動機所在,比如國運、人事、地理,像是乙、壬、甲諸學。

循行六爻的萬千變化法則最基本的動機目的何在,我想所有人都會同意,解釋易經。

朱熹曾經整理出,一爻動看哪一動爻辭等等粗淺的規則,卻不足以解釋最少一卦變為六十四卦這個數理規律,一變六十四是最簡單的二進位數理。然而如何『賦予』一變六十四、甚至是如同數學式子可以拆合成很多層次的 一變多 再變多 再再變多 其意涵的問題。至今也只有焦氏易林曾經作出作品出來。

假定 一變六十四卦 都可以 簡化繁 繁化簡 ,一變六十四 雖然有那麼多化象,但可以重新歸納為六,這就是循爻的主要目的。一變為六十四 六十四歸返六 六再歸返一

名稱不管怎樣命名,方法不論怎樣計算,只是要強調概念,要怎麼計算不是很重要,能夠殊途同歸就可以了。

然後就是 六爻爻辭、六十四象 等賦予意涵的整理問題,一般企圖解釋種種規律的治易者,都會以五行易爻辰、或易經爻辭卦爻象 觀象察變 來驗證推理、結論。

當掌握基本規律之後,最後整理得到一個新的易的系統,比如連山、歸藏、周易、太玄、元包等等。如果規律性和易經的架構差太多不容易解釋,也可以離易分宗形成新的數術模型。

閒話又扯太多,循爻法究竟是怎麼的樣貌?

基本上就是利用六爻的賦義賦值變數和等號右邊的賦義常數依賦義規則來演算,使數的變化規律限制在某一特定「範圍」、「順序」、「規律」,方便賦予每一個值的意涵。

一般常見的如 太玄數納音五行都屬於上述的手法來定義得到的公式。

注意到,中括號幾個名辭 都有給定一個值 及或 意涵 (賦值、賦義)

循行六爻,首先可以賦值 分四象 賦值六七八九 四個數,這也是一般的定義和已有哲理性解釋賦義,當然也可以另外發明一個。

比如說 觀物外篇 開頭提到 天數五 地數五 天以一變四 地以一變四 ... 用者、不用者........

可以假定 六爻 的每一個 維度 都是一個小天地,每一爻 可以變四爻 也可以解釋為變四次方爻 4X、mX 或 Y^4、Y^n

以一變四 就是每一爻 的四象 我想 二進位規律(加一倍法) 應該都能理解 邵雍、朱熹 等大家一再的啟蒙過。

以一變N次方 是怎麼一回事

用機率觀點來解釋,三個銅板

1、3、3、1

四個銅板(奇數結果無法分陰陽,或者分為 陰、陽、中)

1、4、6、4、1

五個銅板

1、5、10、10、5、1 = 32

左邊的 1、5、10 為陽,右邊的1、5、10 為陰

10 賦義為靜爻

1、5 賦義為動爻(5 賦義為一階、1附義為二階)

由此可以看出,動靜爻可以分出層次,可以分出無限階層。

引而伸之,在常態分配的複雜體系 中 甚至可以用統計手法來區分階層:

比如說 用最基本的標準差來衡量 根號一個標準差、根號二個標準差、根號三個標準差 ...等區間,在實用上也會有很好的效果,有沒有更好的算法,各位數學高手可以自由發揮和實驗。

這裡回過頭來討論 以一變四 的情況
傳統上,我們會將此四象賦值為六七八九四個數,與大衍筮法相互發明。

六爻 六七八九等四象,在排列組合上 有多少情況呢
如果將六爻相加(或者試試看用其他計算方式) 可以得到 6*6 ~ 6*9 總共 19 數的範圍
這時候會想到什麼? 天地之數 五十有五 六爻相加最大值 54 最小值 36
55-54 剩下的一到哪裡去了?,既然可以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是不是也可以「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其用五十四」

按照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的次序,19數的變化 是始於一水而終於九金,19 又可以令人聯想到什麼呢? 縱橫十九道 19*19=361 360 圓數 多出的一又是哪裡來的?

與前面所說的 『使數的變化規律限制在某一特定「範圍」、「順序」、「規律」』相類,就約略提到這些,自由聯想發揮,無限想像空間。

隱約記得,以前也發過一篇文章,利用這十九數來計算引入天地間六氣的方法,我把這十九數稱之為 『長短氣數』,在文學上長短謂之縱橫,意味著任何一數 可以因式分解或拆成 兩個數相加或相乘的組合,此兩數必然一大、一小、相等,猶如對陣、辯論、博奕之間的得與失。

所謂的循爻法,最基本的(當然可以有別種算法) 利用這十九長短數、氣數,來計算(通常以減法、餘數規則來施行之)

最後得出,一個爻位、卦象與卦象的中斷點、轉折點等等。

古代的計算工具比較粗糙,幾千年來最高成就充其量計算出小數點下幾位的圓周率或其他常數,在我稱之為賦值、賦義的數理、理數領域中有很高的成就,種種原因綜合之下輝煌的數學黃金時代也因此停滯不前。
(因為理學的過於發達,反而忽略遲滯了算數的實用價值和發展空間,搞一些有的沒的,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轉在這裡消耗了多少智者的腦力)。

在接下去就是,實際上的計算方法了,其實這個可以自由發揮,各自表述和運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各位可以先思考和實驗一下。
本人的數學觀念很差,對計算拆解那些X Y Z 很是討厭,計算一個東西時,求值都依賴電腦程式用很本的方式去插值,也許有誤導人的成分在,高手眼中不值得一提。

我主要要談的是 『數值賦義』這個概念,和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運用。現在好像很少人明顯的提出來討論,或者是五行數理用的不亦樂乎無需討論吧!!
↑回到頂端↑
#784446 - 2006-09-28 18:17:50 Re: 循(尋)爻法雜談
Shiyee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1-06
文章數: 2125
來自: 太和化境
雖然我不會下圍棋,每次都被吃光光
無聊 辜狗 了一些圍棋數理象徵文章,像是

http://www.3gpda.cn/news/tianyaclub/show...2736%26flag%3D1

围棋追求的就是“均衡”

很值得深思
↑回到頂端↑
#784447 - 2006-09-28 18:53:59 Re: 循(尋)爻法雜談
Shiyee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1-06
文章數: 2125
來自: 太和化境
這篇雜談提到兩個問號

一到哪裡去??

一從哪裡來??

一掛在未動之時(本掛),19數 少去1 (較之於55 天地數)
一掛在變動、回頭化生剋之後(19*19) 卻多了一 (較之於360圓周)
一伏去飛來 代表什麼??
在核物理學中 一個原子 一或可以解釋為 中子 中子褪去之後 變為另一種原子 放射出大量能量(1)
(我很討厭 科學易 的一些穿鑿附會 這裡只是『譬喻』 而非定義,如下武俠亦是譬喻,俾使更容易理解)

看過大唐雙龍傳 的朋友 都看過 逝去的一、多出的一、奕劍術

各位有何想法??

我的看法是??

在武學的猜想 多出的一 意味著棋盤上 格格不入 的存在 ,比如金庸筆下的破綻、太極劍法圓心最強處的所藏一點

逝去的一 意味著 勝機 或是 機

將一 反璞歸真 取坎填離

哪裡去 哪裡來 我是誰 誰是我
這些精神病院的問題、噫想
留待各位慢慢思考 腦筋不要打結了


編輯者: Shiyee (2006-09-28 19:19:30)
↑回到頂端↑
#784448 - 2006-10-16 11:55:45 Re: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Shiyee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1-06
文章數: 2125
來自: 太和化境
八卦(九宮) 是一個很複雜的全息集合

怎麼說呢? 八卦包含三與二這兩個基本數的計算結構、八卦包含陰陽五行、八卦包含類似佛家的地、水、火、風 四象,以及八卦幾乎包含所有信息的概貌,所謂的「八卦而小成」是也!

三與二 基本加法、乘法是五行、六氣,開方運算是八卦九宮,這個概念都很容易可以理解。


八卦的五行基本上包括兩種,先天、後天(可能還包括不清晰的中天),先後中 不容易理解,一個基本的理解,如數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有八 就是先天之先(陰陽二氣所形成的數理),數有九、十 就是陰陽二氣加上了中氣的概念 和人文概念比附解釋 就是先天之後。

「先天」兩字的定義為象先天地之先,什麼是天地呢,典籍記載的標準答案是清輕之氣上升形成天,重濁之氣下沉為地,先賢引入河圖洛書數理的運算來告訴我們天地二分是怎麼開始的,無非是數八→數九為第一階段,二八易位為第二階段,象宇宙十九八七六五四氣數變化而八卦陰陽數理相配形成後天流行為第三階段。

天干、地支和八卦九宮沒有直接聯繫,天干地支是繼承前面所說的五行六氣而來,五行六氣或者說五運六氣,與八卦相類,也有先後天的概念,粗淺來區分,五運六氣即先天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即後天甲子。其實不管怎樣分,都只是約略的劃分,先後之間是有變換機制存在的,關鍵就在於太一(道)和三大概念(對立、流行、平衡),運用的時候時時往道理存想就不會混淆。

(四柱預測基本上有八成都是用後天甲子來推算,人元、合化象等等都跟先天甲子有關係,在易卦實際運用成份比例佔更多的是先天納甲,而非後天納甲,雖然有許多人直接運用格局強弱那一套也可以論的頭頭是道,基本上可以看見先後替用的影子。)

八卦類象 可以粗分為先天象、後天象。兩者基於先後天兩圖,很無奈的是在易辭中,研究者很難得知哪種情形運用先天象、哪種情形下運用後天象,即使是象學精到的尚氏學、焦氏易林等書也沒有講清楚說明白,留給一套機制供人遵循,我曾大略估計出一些條理,但屬於動態的『氣化流行』推演,也不曾逐條逐字推理過,難能立文字表達。

地、水、火、風 四象是怎麼回事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雖名元素,很多人可能誤以為四大比較像是一種靜態的象,如萬物類象等等。其實不然,它比較像是一種動態流行有功能的象。如八卦的地水火風,較之八掛先後類象,是比較動態的定位。與佛教的宇宙論,不敢說誰先誰後,八卦動態四象論的存在是真實不虛的,或許前人沒有清楚文字立言立說發掘出來(最多像是許多氣學大家留下來的一些優美擬態形容辭彙),但它的存在是確鑿的。(我在這裡將類象定義為靜態的先後天類象,屬於某種焦點快照(snapshop),而地水火風則是一種動態的氣化流行的現象,類象與現象,一靜一動。)

什麼是氣化流行

基本是無非是陰陽變化二氣,清升濁降。

陰陽者,八卦也。變化者,八卦之陰爻變陽、陽爻變陰等諸法(交易、推移、加減、亢悔...)

交易,如乾坤六子圖,一索得長男之類。

推移,初推二、二推上、三交初之類。

加減,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之類。

亢悔,物亢有悔,靜極思動,陰變陽、陽變陰之類。

消息,即遞變。乾初變巽、巽二變艮之類。如十二辟卦圖式。

升降,升降有不同意義,一種是類似荀爽的乾坤升降(其實按照分類概念來看,是交易型態的變化),我所要說的是將消息變化加上逆向的消息變化,如京房八宮、十六宮變化。

升降的另一種運算方式,有別於京氏的上爻宗祖不動的思想(目的是 使變化能夠八卦每一卦在一輪遞變過程只出現一次、每卦皆輪到 ),將上爻也列入遞變範疇的話,可以得到:

(以八卦為例)

乾初變巽 (純陽之體)
巽二變艮
艮三變坤
坤二變坎 (中)
坎初變兌
兌二變震
震三變離 (抽坎填離)
離二返乾

從先天卦,乾三陽為天、兌外柔內剛為悅澤、離中虛為火、坎中滿為水......
可以大略看出,因聚成象的原理。

從後天卦,乾坤交六子、陰陽布八方,可以看出因時位而賦有四時象義。

若將上面的兩兩陰陽相配,天中有風、地上有山、澤中有水、木上有火的四象結構。

若將八卦推演成六爻六十四卦的話,就可以從中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 一變七、七變九、九復變一

關於一七九,最早應該出現於列子,易緯等書也曾提過。
或許跟十天干位差、月相納甲有關......

洛書數魔方的相乘 三三得九、九三二十七、七三二十一、一三得三,九七一三左旋。
同理,二、四、八、六右旋。

如果將各數自乘次方,從三或七開始自乘,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一一得一。
同理,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一一得一。
可以得到類似,一七九、一三九的兩個「半圈」。

先將一三九不要管他(其實我也還沒去理解),專看一七九
一七九三, 三不用而隱含為體,而用一七九 ,體一涵三用,就是我對一七九變的注解。

要注意的是,易經中很多樸素的原理,都不專指定一種解釋法,可以認為一項原理只是其中之一解,比如衝的概念天干地支逢七都衝,庚甲子午等就有至少兩種逢七則衝,如二八易位、三五錯綜、七九迴旋、道一二三等等,都只是一種樸素的天地數理規律,理殊無二致。


這樣還是很不容易理解,其實列子原文中早已解釋清楚,將其歸納為氣化流行、氣變形變的道理。

我們來試試看六爻卦推演,再加上雙列號,就很清楚。
數列裡面包含很豐富的訊息(理象數),不妨有時間可將這個順序細細體悟品味一番。

01 乾初變姤 01
02 姤二變遯 02
03 遯三變否 03
04 否四變觀 04
05 觀五變剝 05
06 剝上變坤 06
07 坤五變比 07 (01)

08 比四變萃 02
09 萃三變咸 03
10 咸二變大過04
11 大過初變夬05
12 夬二變革 06
13 革三變隨 07
14 隨四變屯 08
15 屯五變復 09 (01)

16 復上變頤 02
17 頤五變益 03
18 益四變無妄04
19 妄三變同人05
20 同人二變乾06
21 乾初變姤 07

乾卦 (一即乾,乾即一,乾輔一(七九三)生地,坤輔一(七九三)以生屯蒙,屯蒙復輔一(七九三)以升天歸一)

我們可以看到,乾卦七變為坤卦,坤卦九變為屯蒙,屯蒙七變迴旋為乾
同理,坤卦七變為天,九變為鼎革,再七變返回為坤

一、七、九、七 (1+7+9+7=8*3-3=21=>2+1=3)

究竟周易卦序乾坤屯蒙 是否從這裡來的(一七九或一三九間隔),我暫且不知道,因為後面的需訟師比倒推回去(四變、三變),大抵上「純卦」與「綜掛」的流行變化間隔規律皆為一三七九,但似乎不是乾變坤變屯蒙之後,『直接』變為需訟(需訟與兌巽交互間隔)。還找不出「一條路通到底」的六十四卦序「變則」。

從這裡也可以發掘出某一卦的卦義,乾坤九變為屯蒙(周易卦序在四),坤乾九變為鼎革(周易卦序在七七四十九),裡面有什麼特殊涵義之類的可以思考。

如˙乾坤是由上而下,九變為難求,可以引申為組織申命由上而下推廣的重點,在於育苗、教育與理解。坤乾為由下而上,鼎新革命等等。
三變、七變、九變的卦象『節點』各有什麼特定意義等等思考題目。

這裡面是一整套個精奧的易理寶庫,與諸位同好思考分享。
↑回到頂端↑
#1853011 - 2016-05-01 18:31:28 Re: 系爻、配爻、爻辰、納支的相關討論 [Re: Shiyee]
近道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01-03-16
文章數: 891
版主高明.文章極好.
我也來裝一個輪子.


附加檔案
新法納甲爻辰表.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恭錄自禪宗三祖僧璨信心銘
近道
↑回到頂端↑



板主:  chu8, 孤隱者, 陳男網事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愛因斯坦 56
rblin 42
Quantacy 41
jcj 34
元利 32
CHC 29
jwjwo 27
yungshow 23
juya 20
魯夫 20
女真975 20
紅兒 20
Dopey 19
ameliel 18
貓迷毛帽球 18
最新議題
人際關系會不會好轉
by warm
2024-06-22 14:48:16
除妄求真
by rblin
2024-06-22 03:03:46
合化問題
by Hs Ynnek Gnow
2024-06-22 00:55:07
請問對方未來會回心轉意,回來我身邊嗎?
by 紅先生
2024-06-21 14:41:13
核武器出現在台灣海峽的特殊意義
by kurich
2024-06-21 14:29:00
猜猜我家什麼帳單最貴?
by 彩虹茉莉
2024-06-21 09:58:08
是否合適的婚姻對象,以及結婚年
by qo4qo4xi3
2024-06-21 05:56:51
家門興旺不衰
by rblin
2024-06-21 03:00:37
公司裁員失業數仍未找到新工作。何時能找到
合適工作?煩請各位大大幫忙

by 圖圖
2024-06-21 01:49:50
請問2024年秋冬找工作的運勢?
by Josh Wang
2024-06-20 18:05:29
誰在線上
5 線上使用者 (braudel, lotus, 3 隱形), 299 Guests and 880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1047 議題
2143144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308 @ 2024-06-08 01:42:1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