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512458 - 2005-04-28 11:13:42 郭守敬授時曆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呵呵 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特地跑去重慶南路商務, 找朱文鑫前輩寫的一堆密笈,
因為那天在士林天文教育館圖書館的角落裡翻到, 驚為天人.

 這大概跟唐詩一樣, 總覺得從現在到未來,
 大概再那麼用功搞清楚歷代天文曆法的人,
 應該只會越來越少吧, 應該就是絕響了.

沒去國家圖書館翻查到的博碩士論文, 既然商務朱文鑫前輩的書已經絕版,
只好退而求其次從 24 史" 曆律志 "裡面來找找" 授時曆 "的資料.

 眼前剛好浮現" 明史 ", 網路上可以找到打字的版本,
 但一些圖跟表大概是沒辦法 scan 進去吧.

 一翻, 果然大統曆的數據跟表格就浮在裡面. 而且阿,
 像書局裡面有賣一本叫" 七政推步 "的回回曆法,
 那是跟" 明譯天文書 "一起被翻譯的, 明史裡面也有說.

.

 " 請問一下, 這個可不可以單買一本阿 ? ",

想說明史 7 本厚厚的, 每一本照影印 1 頁 nt$1 來算,
那應該要 nt$400-500 跑不掉吧.

 " 這個我們現在打對折說,
  7 本一起賣, 賣完就沒了. ",
 
書店小姐把書翻到第 7 本最後面一看, 價格是 nt$990.
所以阿, 4061 頁, 打完對折, 還不到 nt$500 說.

sigh .... 怎麼會這樣, 怎麼會拜師學什麼東東得花那麼多錢 ?
大概現代人都求速效, 找人教比較快, 比較省時吧.

 真是" 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 真士而名之以狂. "阿 !!
 歷代用命去換來的寶貴經驗都寫在裡面阿 .....

 昨晚去幫人家修電腦, 看那家人都在看什麼電視,
 胡說八道, 亂編歷史, 還不停替寺廟做廣告, 我的天阿.

sigh .... 家裡沒有電視是對的, 關掉電視吧, 不看 x 周刊, x 日報,
就會讓身體精神各方面都恢復健康了說 ...

-----

陳尊女為" 中國天文學史 第 2 冊 "很不錯說, nt$430.
方勵之" 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 "也寫的很清晰說, nt$219.

 最近都在導數學, 很有意思, 感覺這還比較像是" 算 "命說,
 用數學盡可能描述生命現象互動的各種變化 ......

" 開元占經 "裡面的公式也很有意思說, 只是到目前為止,
看到的都是數學系的人去翻譯, 其他的一堆論文都人云亦云,
點到為止, 更不用說真正去計算運用了說 ......
↑回到頂端↑
#512459 - 2005-04-29 04:35:12 Re: 郭守敬授時曆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呵呵 何是中醫大師說, 寫過" 醫碥 "這種大塊頭書.

 最近老古文化有" 門三 "修篆先生的皇極經世內外篇註解,
 現代人寫的比較清晰乾淨說.

" 皇極經世 "還有人依據做成曆法說,
可是做的人 2,3 下就被抓去關了, 好心還沒好報說,
真是黑暗的年代阿.

------

 十七年,真定教論俞正己上《改曆議》,詔禮部及軒參考。
 尚書周洪謨等言:

 "
 正己止據《皇極經世書》及歷代天文、曆志推算氣朔,
 又以己意創爲八十七年約法,每月大小相間。
 
 輕率狂妄,宜正其罪.

 "

 遂下正己詔獄。

------

.

數學是很踏實的, 昨晚看明末清初各家高手比賽推算, 真是嚇死了.
精確度要在 1 deg 內, 超過 0.5 deg, 不準砍頭說.

-----

. [ 第 1 回合 ]

 五年九月十五日,月食,
 監推初虧在卯初一刻,光啓等推在卯初三刻,回回科推在辰初初刻。
 三法異同,致奉詰問。至期測候,陰雲不見,無可徵驗。

 光啓具陳三法不同之故,言:

"

時刻之加減,由於盈縮、遲疾兩差。

而盈縮差,舊法起冬夏至,新法起最高,最高有行分,惟宋紹興間與夏至同度。
郭守敬後此百年,去離一度有奇,故未覺。今最高在夏至後六度。
此兩法之盈縮差所不同也。

遲疾差,舊法只用一轉周,新法謂之自行輪。自行之外,又有兩次輪。
此兩法之遲疾差所以不同也。

至於《回回曆》又異者,或由於四應,或由於裏差,臣實未曉其故。

總之,三家俱依本法推步,不能變法遷就也。

.

將來有宜講求者二端:

一曰食分多寡。

日食時,陽晶晃耀,每先食而後見。
月食時,遊氣紛侵,每先見而後食。其差至一分以上。

今欲灼見實分,有近造窺筒,日食時,於密室中取其光景,映照尺素之上,
初虧至複圓。分數真確,書然不爽。

月食用以仰觀二體離合之際,鄞鄂著明。與目測迥異。此定分法也。

一曰加時早晚。

定時之術,壺漏爲古法,輪鍾爲新法,然不若求端於日星,晝則用日,
夜則任用一星。皆以儀器測取經緯度數,推算得之。此定時法也。

二法既立,則諸術之疏密,毫末莫遁矣。

.

古今月食,諸史不載。日食,自漢至隋,凡二百九十三,而食於晦者七十七,
晦前一日者三,初二日者三,其疏如此。

唐至五代凡一百一十,而食於晦者一,初二日者一,初三日者一,稍密矣。

宋凡一百四十八人,無晦食者,更密矣。猶有推食而不食者一。

至加時差至四五刻者,當其時已然。
可知高速無窮之事,必積時累世,仍稍見其端兒。

故漢至今千七百歲,立法者十有三家,而守敬爲最優,尚不能無刻之差,
而況于沿習舊法者,何能現其精密哉?

"

------


. [ 第 2 回合 ]


是年,光啓又進《曆書》三千卷。明年冬十月,光啓以病辭曆務,以山東參政
李天經代之。逾月而光啓卒。七年,魏文魁上言,曆官所推交食節氣皆非是。
於是命魁入京測驗。

 是時言曆者四家,《大統》、《回回》外、別立西洋爲西局,文魁爲炙局。
 言人人殊,紛若聚訟焉。

經繕進《曆書》凡二十九卷,並星屏一具,俱故輔光啓督率西人所造也。

.

天經預推五星淩犯會合行度,言:

"

閏八月二十四,木犯積履屍氣。
九月初四昏初,火土同度。初七卯正,金土同度。十一昏初,金火同度。

舊法推火土同度,在初七,是後天三日。金火同度在初三,是先天八日。

"

而文魁則言,天經所報,木星犯積屍不合。

.

天經又言:

"

臣於閏八月二十五日夜及九月初一日夜,同體臣陳六韋等,用窺管測,見積屍爲數十小星圍聚,
木與積屍,共納管中。蓋窺圓徑寸許,兩星相距三十分內者,方得同見。

如觜宿三星相距二十七分,則不能同見。而文魁但據臆算,未經實測。

據云初二日木星已在柳前,則前此豈能越鬼宿而飛渡乎?

"

天經又推木星退行、順行,兩經鬼宿,其度分晷刻,已而皆驗,於是文魁說絀。

--------

所以阿, 看鄭希誠星案裡面, 有些度數差距在 1 度左右,
以論命者的容許度來說, 大概是 ok.

只是有點感慨, 其實本來就是得不停根據現實生活中,
實際觀察量測資料來修正理論數據.

 或許去測試什麼秘訣之前, 大概得先有完整的測試資料庫吧,
 這大概才是真正的不傳之秘. 因為找半天, 三命通會之後,
 似乎沒什麼人願意把所有排列組合完整的事實資料庫放出來.

 只好學 Dejavu 兄正在做的事,
 把手邊可信度高的命譜族譜年譜先整理起來,
 之前幫人家挑帝王生產八字, 就發現這超有用的.

即使是牛頓, 當初已經可以描述太陽系行星運動軌跡,
可是對水星軌跡卻是怎麼算都還是有些誤差,
一直要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之後, 才能更逼近真實情況說.
↑回到頂端↑
#512460 - 2005-04-29 05:29:40 Re: 郭守敬授時曆
Puka2000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00-02-01
文章數: 3217
回應:


所以阿, 看鄭希誠星案裡面, 有些度數差距在 1 度左右,
以論命者的容許度來說, 大概是 ok.




不只是一度~兩三度之差也常有
英國十七世紀最著名的占星家威廉歷歷,
其書中談主限法的案例,水金就與現代實算相差兩度
大概是因為水金過於靠近太陽
不易觀測,使的計算上有誤差,
我記得清初的曆獄,回回派的,就指稱某日早上可見金星還是水星,
湯若望的西派則稱該日不可能見到該星,兩派為此擺擂臺。
呵呵~~~
在專業上每個人都是這樣堅持的~
即便只是差半度,
門外漢大概覺得這有甚麼好爭的,
但是從人類的歷史來看,這正是進步的象徵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到頂端↑
#512461 - 2005-05-01 11:19:58 朱文鑫 曆法通志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前幾天在士林天文教育館發現,
朱文鑫前輩在 70 多年前所留下的密笈: " 曆法通志 ".

 因為一直想說到底有沒有人整理中國歷代曆法的 28 宿量天尺,
 還有日月五星四餘行度表, 一看到這本書真是太高興了, 驚為天人,
 原來前輩在民國 23 年的時候, 就已經完成這項工作了.

 這書其實應該算是國家級古董了, 這書應該是高平子前輩的書,
 因為上面還有高平子前輩親筆簽名與評註, 看到的當下, 心底真的震了一下 !!

-------

去了商務說絕版買不到, 圖書館也查不到, 當然也是借不到了,
當下立刻把整本書影印了一份, 有感於朱文鑫前輩那樣的認真努力,
小弟這個星期過幾天想把這本書拿去多印個幾份.

 puka 大師如果有機會來台北的話, 請通知小弟一聲, 拿一本送你.

其他前輩高人如果也對數學有興趣, 也喜歡親自動手去算算看,
寫寫程式用 excel 去跑跑看, 到底為什麼書上跟軟體會有差距的話,
也請跟小弟說一聲吧, 小弟就來多準備一本.

 小弟不想拿錢, 如果改天前輩高人發現有什麼有意思的書時,
 請再通知小弟, 多送小弟 1 本就好了.

這本書應該跟高平子前輩在中研院數學所出版的" 高平子天文曆法著作選 ",
都算是中國歷代曆法與天文曆算, 同等級的寶典了吧.

------

大家都覺得牛頓很厲害, 對吧.

 可是應該沒有很多人知道, 清朝時憲志上面太陽行度,
 湯若望用的是牛頓用公式推出來的數據,
 所以反而不如原本真正實際觀察的數據說.

小弟也是唸了朱文鑫前輩的" 曆法通志 "之後才發現的.

 這個情況也反映在五星行度上面, 比如說水星行度, 其實從漢代四分曆開始,
 水星行度實際觀察量測結果已經很逼近現代 2000 後的結果了說.

可是阿, 就跟我們算命一樣, 如果只用最初牛頓萬有引力的公式去算,
還是會出大問題喔, 反而不及真正觀察的結果.

 最近為了紀念愛因斯坦 150 週年, 大塊文化在過年前出版了:
 哥白尼, 伽利略, 克卜勒, 牛頓, 愛因斯坦, 五大高手的原著翻譯.
 哥白尼跟鄭希誠是差不多同時間的高手, 比較一下兩個人的觀念, 真的很有趣說.

這當中大概除了愛因斯坦不玩算命之外, 其他大概每個都是算命高手.
牛頓在過世前還留下一堆 biblecode 的推算稿子, 凱因斯整理的, 應該不是虎爛吧.
↑回到頂端↑
#512462 - 2005-05-02 18:57:09 天文考古錄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今天又去把朱文鑫前輩的" 天文考古錄 "找出來,
呵呵, 還是胡樸安前輩寫的序.

唸到剛剛還沒唸完,
不過真的是很佩服乾嘉學派高人的認真與用功.

坦白說, 到目前為止,
包括那些博碩士論文網上面關於曆法的論文,
都沒有乾嘉學派這些高人來的深刻 ...

-----

今天還找到姚若琴編的" 宋元明清醫案類編 ",
最近都在導數學, 好久沒去名山堂了,

 呵呵, 想說把手邊的書重新整理編個書目, 再唸到滾瓜爛熟,
 這樣有一天去拜訪步桃先生的時候, 才不會太丟臉.

 因為步桃先生說過: 如果你們要來找我討論不要帶書,
 我們就直接面對面這樣子討論, 看你要聊什麼書都可以.

名山堂那一版的姚若琴裡面缺了不少頁,
今天看到完整的版本, 真是高興阿

-----

數學導的差不多了, 導完就回來繼續努力中醫囉.

 大概歷代的醫案這些資料, 比較像史官實際觀察量測的天文數據,
 而當初運氣醫學與各流派的理論, 應該就像是玩數學的天文曆算吧.

沒唸書不知道恐怖, 一唸才發現, 歷代因為數學不好,
被砍頭滿門抄斬的還真是不少阿, 真的是很恐怖阿~~~

 印象當年好像很多人拿著葉天士醫案就照抄開館行醫,
 想想大概鐵板數也算是這類的東東吧, 算是某種程度包含所有排列組合的命譜 ...

這類的用法, 也蠻像就是直接把傷寒雜病論當證象的 database,
比對證象的符合相契程度之後, 就拿方子下去加減修改吧 ...
↑回到頂端↑
#512463 - 2005-05-04 08:21:04 授時曆 平定立三差術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呵呵, 發現喔, 整本" 星平會海 "都沒有五星行度表,
這大概是得買當時的七政四餘萬年曆吧.

 可是明代民間禁止私習天文曆算,
 呵呵, 所以搞不好真是師徒相傳的秘訣囉.

" 果老星宗 "有點混亂, 萬育吾的" 星學大成 "比較乾淨,
比如說" 果老星宗 "的" 歲星 "行度把置積日拿掉了,
四庫全書裡面的" 星學大成 "倒是還有, 只是跟" 開元占經 "裡面的置積日比對一下,
大概比較接近" 三統曆 "的推算吧, " 授時曆 "就已經不是那樣子算的了.

 來算一下明史裡面" 授時曆 "的算法好了, 呵呵,
 李儼, 杜石然前輩的" 中國古代數學簡史 ", p.174 有例子說.

-----

▲大統曆法一下法原

日月五星平定三差
太陽盈縮平立定三差之原。

冬至前後盈初縮末限,八十八日九十一刻,就整。
  離為六段,每段各得一十四日八十二刻。就整。
  各段實測日躔度數,與平行相較,以為積差。

         積日 積差
第一段 一十四日八二 七千零五十八分零二五
第二段 二十九日六四 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六三九二
第三段 四十四日四六 一萬七千六百九十三七四六二
第四段 五十九日二八 二萬一千一百四十八七三二八
第五段 七十四日一零 二萬三千二百七十九九九七
第六段 八十八日九二 二萬四千零二十六一八四

// j5 註: 授時曆 1 度為 10000 分, 上表就是這樣子囉.


各置其段積差,以其段積日除之,為各段日平差。
  置各段日平差,與後段日平差相減,為一差。
  置一差,與後段一差相減,為二差。

        日平差 一差 二差
第一段 四百七十六分二五 三十八分四五 一分三八
第二段 四百三十七分八零 三十九分八三 一分三八
第三段 三百九十七分九七 四十一分二一 一分三八
第四段 三百五十六分七六 四十一分五九 一分三八
第五段 三百一十四分一七 四十三分九七
第六段 二百七十零分二零

 置第一段日平差,四百七十六分二十五秒,為凡平積。

 以第二段二差一分三十八秒,去減第一段一差三十八分四十五秒,
 余三十七分零七秒,不凡平積差。

 另置第一段二差一分三十八秒,折半得六十九秒,為凡立積差。

 以凡平積差三十七分零七秒,加入凡平積四百七十六分二十五秒,
 共得五百一十三分三十二秒,為定差。


/*
 j5 註: 請看 excel 中的表, 算是內插法, 把春分到冬至分成 6 段.

 接下來逆推出冬至後 x 日的" 日平差 "
 = f(x)/x = 513.32 + (x/14.82)*(-37.07) + 0.5*(x/14.82)*(x/14.82-1)*(-1.38)
 = 513.32 -2.46x - 0.0031*(x^2) = a + b*x + c*(x^2)

 a = 513.32
 b = -2.46
 c = -0.0031

 上面運算的文言文如下:

以凡立積差六十九秒,去減凡平積差三十七分零七秒,余三十六分三十八秒為實,
 以段日一十四日八十二刻為法除之,得二分四十六秒為平差。

 置凡立積差六十九秒為實,以段日為法除二次,得三十一微,為立差。

----

 接下來:
 
冬至   f(0) = 0
後 1 日 f(1) = a - b - c
後 2 日 f(2) = 2a -4b - 8c
後 3 日 f(3) = 3a -9b - 27c
後 4 日 f(4) = 4a -16b - 64c
後 5 日 f(5) = 5a -25b - 125c

 f(1) - f(0) = a - 3b - 7c = g(1)
 f(2) - f(1) = a - 5b - 19c = g(2)
 f(3) - f(2) = a - 7b - 37c = g(3)
 f(4) - f(3) = a - 9b - 61c = g(4)

 g(2) - g(1) = -2b - 12c = h(2)
 g(3) - g(2) = -2b - 18c = h(3)
 g(4) - g(3) = -2b - 24c = h(4)

 h(3) - h(2) = -6c
 h(4) - h(3) = -6c

所以把 c = -0.0031 帶回去 -6c, 就可以一級一級逆推得到冬至後 x 日的行度.
底下是夏至的練習題囉.

*/

夏至前後縮初盈末限,九十三日七十一刻,就整。
離為六段,每段各得一十五日六十二刻。就整。
各段實測日躔度數,與平行相較,以為積差。

       積日 積差
第一段 一十五日六二 七千零五十八分九九零四
第二段 三十一日二四 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八六五八
第三段 四十六日八六 一萬七千六百九十六六七九
第四段 六十二日四八 二萬萬一千一百五十零七二九六
第五段 七十八日一零 二萬三千二百七十八四八六
第六段 九十三日七二 二萬四千零百一十七六二四四

推日平差、一差、二差術,與盈初縮末同。

        日平差 一差 二差
第一段 四百五十一分九二 三十六分四七 一分三三
第二段 四百一十五分四五 三十七分八零 一分三三
第三段 三百七十七分六五 三十九分一二 一分三三
第四段 三百三十八分五二 四十零分四六 一分三三
第五段 二百九十八分零六 四十一分七九
第六段 二百五十六分二七

置第一段日平差,四百五十一分九十二秒,為凡平積。
  
  以第一段二差一分三十三秒,去減第一段一差三十六分四十七秒,
  余三十一分一十四秒,為凡平積差。

  另置第一段二差一分三十三秒折半,得六十六秒五十微,為凡立積差。

  以凡平積差三十五分一十四秒,加入凡平積四百五十一分九十二秒,
  共四百八十七分零六秒,為定差。

  以凡立積差六十六秒五十微,去減凡平差三十五分一十四秒,
  余三十四分四十七秒五十微為實,以段日一十五日六二為法除之,
  得二分二十一秒,為平差。

  置凡立積差六十六秒五十微為實,以段日為法,除二次,得二十七微,為立差。

.

凡求盈縮,以入歷初末日乘立差,得數以加平差,
  再以初末日乘之,得數以減定差,余數以初末日乘之,為盈縮積。

凡盈歷以八十日九零九二二五為限,縮歷以九十三日七一二零二五為限。

  在其限已下為初,以上轉減半歲周餘不末。

  盈初是人冬至後順推,縮末是從冬至前逆溯,其距冬至同,故其盈積同。

  縮初是從夏至後順推,盈末是從夏至前逆溯,其距夏至同,故其縮積同。

---------

其他的" 五星行度 "可以在" 明史 "裡面找到說,
在曆志第 4 卷, 有用上面方法直接算好的日月五星行度表拉,
只是沒有去商務買書就看不到了, 因為網站沒有 scan, 太多頁了吧.

http://www.angelibrary.com/oldies/ms/034.htm

.

志第十 歷四

大統曆法二立成

立成者,以日月五星盈縮遲疾之數,預為排定,以便推步取用也。
《元志》、《歷經》步七政盈縮遲疾,皆有二術。

其一術以三差立算者,即布立成法也。

其又術云,以其下盈縮分,乘入限分萬約之,
以加其下盈縮積者,用立成法也。

而遣立成未載,無從入算。今依《大統歷通軌》具錄之。

 其目四:曰太陽盈縮,曰晨昏分,曰太陰遲疾,曰五星盈縮。

余詳《法原》及《推步》卷中。

按《元史》,至正十七年《授時歷》成。十九年王恂卒,時歷雖頒,然立成之數尚皆有定蒿。
郭守敬比類編次,整齊分秒,裁為二卷。而今欽天監本,載嘉議大夫太史令臣王恂奉敕撰。
意者王先有蒿,而郭卒成之歟?

太陽盈初縮末限立成冬至前後二象限同用

表格略

晨分加二百五十分,為日出分。日周一萬分,內減晨分為昏分。
昏分減二百五十分,為日入分,又減五千分,為半晝分。
故立成只列晨昏分,則出入及半晝分皆具,不必盡列也。

以下表格略

-------

很有趣吧, 數學很好玩說. 親自動手下去算更有趣,
不然要怎麼樣體會前輩高人當時的心情呢


附加檔案
1055276-kuo.xls (201 下載)

↑回到頂端↑
#512464 - 2005-05-06 04:11:42 星學大成 三辰通載 總龜算法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剛剛找到這篇關於授時曆的算法, 蠻有意思的.

http://history.lib.tsinghua.edu.cn/academic/shoushili.htm

------

呵呵 那個星學大成的總龜算法實在很詭異
比對歷代曆法, 搞半天, 竟然沒個準, 傷腦筋.

 太初用黃鍾律呂, 大衍扯到易象, 授時就很踏實的去量晷影,
 或許這也是演化軸向的表徵吧, 越來越實際, 不講怪力亂神.

 反過來說, 如果要把五運六氣, 納音, 易卦, 占星,
 這些時間在各個時期的不同表象合為一體的話,
 大概就是像曆法那樣一層一層的層次分明吧.

http://www.chinapage.com/big5/history/y06.htm

" 星學大成 "的" 三辰通載 "裡面, 火星的那個抄錯了說,
宋代的" 乾道曆 "寫錯, 這書也跟著照抄, 如果照著推,
肯定就會產生誤差了說.

 要用 779 日 92 分 96 秒下去除喔,
 原本書上寫的 769 日是有問題的囉.

-------

呵呵, 現在大概都用程式排盤, 但是有機會的話,
知其所以然也很有趣咩, 很酷耶, 會發現原來古人這麼聰明,
要更努力才有機會超越前輩高人的觀念跟想法說.

 像我們以前都是把整個 unix/windows
 source code 拆開 trace/debug.

現在 windows 大概就跟電視一樣, 大家看電視,
可是很少人知道電視的原理.

可是真真切切踏踏實實去徹底搞懂幾個東東,
真的是會有那種讓人廢寢忘食, 手舞足蹈,
像是快要死掉又突然活了起來的感覺.

 天天睡覺前這樣問問自己,
 都會覺得這一天過的很有意義
↑回到頂端↑
#512465 - 2005-05-08 06:25:08 Re: 朱文鑫 曆法通志
Puka2000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00-02-01
文章數: 3217
回應:

大家都覺得牛頓很厲害, 對吧.

 可是應該沒有很多人知道, 清朝時憲志上面太陽行度,
 湯若望用的是牛頓用公式推出來的數據,
 所以反而不如原本真正實際觀察的數據說.

小弟也是唸了朱文鑫前輩的" 曆法通志 "之後才發現的.

 這個情況也反映在五星行度上面, 比如說水星行度, 其實從漢代四分曆開始,
 水星行度實際觀察量測結果已經很逼近現代 2000 後的結果了說.

可是阿, 就跟我們算命一樣, 如果只用最初牛頓萬有引力的公式去算,
還是會出大問題喔, 反而不及真正觀察的結果.



j5大師,為什麼呢?
牛頓的方法出了甚麼問題嗎?
↑回到頂端↑
#512466 - 2005-05-08 06:26:48 Re: 授時曆 平定立三差術
Puka2000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00-02-01
文章數: 3217
回應:

 接下來逆推出冬至後 x 日的" 日平差 "
 = f(x)/x = 513.32 + (x/14.82)*(-37.07) + 0.5*(x/14.82)*(x/14.82-1)*(-1.38)
 = 513.32 -2.46x - 0.0031*(x^2) = a + b*x + c*(x^2)

 a = 513.32
 b = -2.46
 c = -0.0031

 上面運算的文言文如下:

以凡立積差六十九秒,去減凡平積差三十七分零七秒,余三十六分三十八秒為實,
 以段日一十四日八十二刻為法除之,得二分四十六秒為平差。

 置凡立積差六十九秒為實,以段日為法除二次,得三十一微,為立差。



真佩服j5大師~
我看到古人的數學文字~
心就涼了一大半,
古人的數學描述跟我們現代學的差好多~
很多東西每個字都看的懂~
連起來就是不懂甚麼意思
呵呵
↑回到頂端↑
#512467 - 2005-05-08 15:09:54 Re: 授時曆 平定立三差術
jfive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169
來自: hemingwang.blogspot.com
呵呵 牛頓的方法就是只有公式的理論解阿
可是天體本來就要靠實際量測的結果咩
一直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修正水星公式之前
只用萬有引力定律推出來的水星行度一直有誤差說

大概中國人做事比較踏實, 比較在意看的到的結果,
所以一直不重視抽象化的理論模式, 但是實際觀察到的數據是準確的.

抽象化的理論模式得不停的修正,
就跟我們以前一開始作物理實驗一樣,
單單只用書上教的理論解, 大概現實生活中數據都很難跟理論數據一致.

現實生活中需要考慮的因子太多了, 直接用歸納法做出來的結果比較吻合,
但是能用的範圍就窄小很多, 雖然用理論公式雖然可以推到幾百萬光年以外的情況,
其實很多看不到的部分也像是天方夜譚, 各說各話, 只能逐步修正逼近 ....

-----

 其實以我們現在會的數學, 去看古代的書, 很容易拉,
 只是差在古代數學的表示法還有文字跟現代阿拉伯數字不同,
 多查幾篇論文跟天文曆算的書就很清楚了說, 很簡單的拉.

Puka 大師, 小弟說句心底的良心話,
要不要找機會像 ning 那樣到國外拿個學位, 鑽研吸收前瞻觀念技術 ?
以 Puka 大師的聰明才智, 在這個領域跟人家當" 大師 ", 真的是太可惜了說 ...

 我們這種書唸太多, 頭殼壞去孔固力的傢伙,
 很難跟人家行走江湖到處虎爛去騙不懂騙無知,
 那些善用人心弱點人性陰暗恐嚇那些手段去賺錢的,
 我們大概怎麼樣都做不出那種事.

把這當茶餘飯後的消遣, 自娛娛人, 才會發現,
這樣天天唸書, 不停想辦法進步, 原來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astrology 真要追本溯源,
 近代的哥白尼, 伽利略, 克卜勒, 牛頓, 愛因斯坦,
 中國古代的李淳風, 一行, 郭守敬, 徐光啟, 王錫闡,  
 哪個的數學不好 ? 都推到天體物理學去了 !!

偏偏這些人沒有那個是靠天文曆算變有錢的, 差點被砍頭的倒是不少.

 哥白尼到快死前才敢發表" 天體運行論 ",
 克卜勒寫的書太多數學, 根本賣不出去,
 一行編完大衍曆法太累了, 過不了多久就掛了,
 王錫闡沒飯吃, 還當過和尚去行乞, 才能持續在天文曆算的自學說.
↑回到頂端↑
#512468 - 2005-05-09 05:50:47 Re: 授時曆 平定立三差術
Puka2000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00-02-01
文章數: 3217
謝謝J5大師抬愛,
可惜我九宮主落陷又逆行無力~
學歷~有大學畢業已經很滿意了。
想起四五年前,生平第一次花錢去給人算命,
那人說我與「孔子無緣」,
我心想無緣好歹也念到國立大學畢業了~
呵呵~~~現在想一想~嗯也算啦
畢業之後就跟孔子無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到頂端↑



板主:  華阿姨, 黃世和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269
紅兒 100
謝尚橗 81
hui 67
圓仔寶寶 58
CHC 54
jcj 43
大內高手 42
golden621 40
follow 34
yungshow 31
雙斗魂 29
無極 26
formula0106 26
元利 25
最新議題
我想知道我的命到底怎麼了,先謝謝各位老師
指教

by zoey1233
今天 at 09:25
問6/9 - 6/14 生活狀態 (頤之賁)
by 圓仔寶寶
今天 at 08:29
問6/16 - 6/21 生活狀態 (離之離)
by 圓仔寶寶
今天 at 07:28
問6/30 - 7/5 生活狀態 (無妄之姤)
by 圓仔寶寶
今天 at 05:36
與他的緣份?
by starsky
今天 at 02:30
上天為何允許日本龍樹諒洩露2025年7月
大災難天機?

by golden621
昨天 at 17:26
日本龍樹諒夢見2025年7月,有大海嘯沖
擊日本是否真實會發生嗎?

by golden621
昨天 at 16:45
如何面對 between year 2025 and year 2028
by vedic23
2025-07-01 22:46:31
如何面對 between year 2025 and year 2028
by vedic23
2025-07-01 22:44:31
吐噶喇群島的群震是否由海底火山活動引起?
請給予指引。

by golden621
2025-07-01 22:17:31
誰在線上
3 線上使用者 (zoey1233, 2 隱形), 51 Guests and 36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60 議題
216063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