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數,是五行+陰陽,成為1~10共十個數,可對應十天干。
單純把數序加總,sum(1,10)=55,這就是「五十又五」。
古人認為數序加總的總和也有特別意義,老實說,然并卵,翻過那麼多文獻也都沒看到什麼實際上的應用效果。
至於大衍之數,那是上古揲蓍用來取策數的,不能與天地之數混為一談。
比如之前談到的歸藏用七、八,周易用九、六,就是大衍這個系統的。
生卦之時,6789是成數不用,用1234生數,[(1×2×3)+(2×3×4)+(3×4×1)+(4×1×2)]=50
《旴江全集》內載之《易圖敘論》:「五十而用四十九,分於兩手,掛其一,則存者四十八,以四揲之,十二揲之數也。左手滿四,右手滿亦四矣。乃扐其八而謂之多。左手餘一則右手餘三,左手餘三則右手餘一,左手餘二則右手亦餘二矣,乃扐其四而謂之少。三少則扐十二,并卦而十三,其存者三十六,為老陽。以四計之,則九揲也,故稱九。三多則扐二十四,并掛而二十五,其存者二十四,為老陰,以四計之,則六揲也,故稱六。一少兩多則扐二十,并卦而二十一,其存者二十八,為少陽,以四計之則七揲也,故稱七。一多兩少,則扐十六,并掛而十七,其存者三十二,為少陰,以四計之,則八揲也,故稱八。」
其實現在可用亂數取卦,或直接app生卦,比以前方便很多了。上面大衍的冷知識,當成活化石來看就好,了解很好,不知道也不會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求 身似彩雲常伴月
卻是 心隨碧草不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