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505000971-260407賴清德最新民調斷崖式下跌 前扁辦主任爆民怨真相:不只威權
08:07 2025/05/05 中時新聞網 王柏文
《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布4月份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出現所謂「死亡交叉」現象,對此,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指出,這次民調變化並非來自在野黨426凱道集會影響,因為調查時間早於該活動。真正導致支持度下滑的關鍵,在於近期檢調單位對國民黨各地黨部發動大規模搜索,以及美國對台商品祭出高關稅,政府卻未有效反制,反而讓外界有「讓美予取予求」之感,進而引發民怨。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8日曝光的最新民調可以看到,賴清德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以47.3%不滿意微幅領先47.1%滿意,同一份民調中,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也顯著下降。
而根據5日港媒《中評社》的報導指出,陳淞山分析,執政黨在美國宣布對台徵收高關稅後,並未積極捍衛台灣經濟利益。此舉已重創中南部的工具機、傳產與中小企業等產業。他指出,許多工廠紛紛減產、甚至關閉,不少企業實施無薪假,對地方經濟與就業造成實質衝擊。
他也提醒,儘管部分科技大廠如台積電有能力赴美設廠,但對年營收僅數億元的中型企業而言,跨國設廠幾乎不具可行性。而隨著美國政治變動風險升高,企業對美布局也面臨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國內產業焦慮。
在政治層面上,陳淞山認為,面對民調不振,民進黨選擇採取更強硬的政治對抗策略,試圖藉由製造與在野黨的對立,來凝聚基本盤與鞏固執政正當性。他指出,未來執政黨可能持續打「反中」牌,並加強對國民黨與中國大陸關係的負面渲染,預期政治對抗將日益白熱化。
陳淞山進一步指出,民進黨現階段可謂「吃重鹹」,政治風格越趨激進,試圖以民粹對抗社會不滿。然而這樣的操作若無法回應民眾實質困境,恐加速其政治衰敗。
最後,針對賴清德未來動向,陳淞山認為,賴應會重視民調訊號,並在520就職週年前後積極推出政策與政績來挽救聲望。然而民進黨在面對美國關稅衝擊時的無力與掏空行為,包括台積電資金外流、與阿拉斯加合作天然氣投資等,都可能進一步削弱台灣的經濟基礎與國家安全。
他強調,若民進黨繼續走「反中、抗中」的對抗路線,只會讓兩岸關係更加僵化,也無法真正解決台灣內部經濟與產業困境。他建議在野黨應將批判重點放在執政無能,而非僅僅訴諸「反威權」口號,才能喚起更廣泛的民眾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