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Page 1 of 4 1 2 3 4 >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051628 - 2019-08-16 20:41:40 何休「卦氣說」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


《春秋公羊傳》,為中國古代經書之一。據說作者是戰國齊人公羊高,相傳是子夏的弟子。為「春秋三傳」之一。
《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又稱《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

《公羊傳》的思想直承《春秋》,側重於從《春秋》尊王思想延伸而成的「大一統」、「撥亂反正」觀點….……。
而在公羊學獲立為官學之後,公羊學派的勢力大漲。後董仲舒(西元前179→104)著《春秋繁露》,好言「天人感應」與「陰陽災異」,「讖緯」學大為流行……….。
東漢以後,很多人對讖緯學進行了批判,公羊學自此逐漸走向沒落。清代考據學興盛,學者們陸續對公羊傳進行研究,公羊學思想又有一次復興……..。

盧鳴東 教授在“何休「卦氣說」窺管——《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例釋”一文的提要說到:

何休 是 東漢的公羊學家,他除了注釋《春秋公羊傳》外,也曾注訓《孝經》、《論語》、「風角」、「七分」。「七分」是西漢象數《易》「卦氣說」的主要內容。「卦氣說」是通過《周易》卦象顯示出一年之中陰陽二氣的消息盈虛,其中每卦主時「六日七分」,反映出萬物生長的不同階段。可見,「七分」是《周易》卦象的主時單位。誠然,何休的「七分」注已經散佚,我們無法據此探討他的「卦氣」思想,但在東漢經儒以「注經為主」的治《易》風尚下,何休注釋《公羊》有可能受到「卦氣」思想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春秋公羊解詁》中「元年春王正月」的注文,探討何休「卦氣說」思想的內容,除了勾勒象數《易》學對訓釋《公羊傳》所起的作用外,也試圖在文獻不足徵的情況下,為窺管 何休 在《公羊》學以外的經學思想提供一個切入點。

http://faculty.ndhu.edu.tw/~dhjcs/text/textvol2/vol2.3.pdf


盧鳴東 教授在文中說:

《後漢書》記載何休注訓「風角」、「七分」,而「風角」、「七分」是漢代《周易》支流之學。《後漢書.方術列傳.序》云:「仲尼稱《易》有君子之道四焉……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其中,「七分」是西漢象數《易》「卦氣說」的重要內容。漢代「卦氣說」始自西漢孟喜、焦延壽、京房等象數《易》家,而深化於《易緯》,主要是用作占驗為主。時至東漢,馬融、鄭玄、荀爽、虞翻等皆以注經言《易》,也有利用「卦氣說」注解《周易》。兩漢經儒所提出的「卦氣說」各有特色,對於「七分」的理解也略有差異,但整體而言,他們把「七分」視為「卦氣說」的基本內容,這方面卻沒有爭議。以孟喜的「卦氣說」為例,「卦氣」的「卦」是指六十四卦;「氣」是指二十四節氣和觸動節氣改變的陰陽二氣。「卦氣」便是以六十四卦配合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而「七分」便是在卦爻和時令配合底下用作計時的單位。《新唐書.曆法志》記載僧一行《卦議》曰:

當據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變,十有二變而歲復初。

週而復始。這種「卦以地六」的計算方法,是在坎、離、震、兌四正卦外,以六十卦各主六日。《後漢書.律曆志》以「日行一度,積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而周天一周」作為一歲的總日數。這樣來說,若六十卦各主六日,餘下便有五又四分之一日,以每日八十分來計算,五日有四百分,四分之一日有二十分,合共四百二十分;進一步以四百二十分配合六十卦,六十卦各得七分,加上原來的六日,每卦便主時六日七分。《易緯.稽覽圖》曰:「甲子卦氣起中孚,……六日八十分日之七。」鄭玄 注云:「六以候也。八十分為一日之七者,一卦六日七分也。」由此可見,「七分」是「卦氣說」的重要思想內容。何休既能注訓「七分」,相信對「卦氣說」也有一定的認識。可是,何休的「七分」注已經散佚,我們無法據此了解他的「卦氣」思想。漢代是一個重視天人關係的時代,強調天道是人道的根本,這方面以漢代《公羊》學最為突出。董仲舒研治《公羊》,首推天人感應、祥瑞災異之說,為日後何休研究《公羊》奠立方向。事實上,何休在《文謚例》中所倡言的「二類」便是指「人事與災異」。在《春秋公羊解詁》中,災異是何休闡明天人關係的一個重要媒介,印證出天象與人事的聯繫。相對來說,「卦氣的基本意義就在於卦與時」,四時節氣和陰陽消息的變化也同樣是天象的啟示,而寄託在時令與卦象的配合中,作為人道確立的根據。僧一行於《卦議》中曰:「十二月卦出於《孟氏章句》,其說《易》本於氣,而後以人事明之。」這說明「卦氣說」的出現本來就是有附會人事意旨。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中稱「天道闇昧,故推人道以接之」。這樣看來,「卦氣說」很可能滲透在他的注釋中,作為闡釋天人關係的思想依據。可以說,這是在缺乏文獻記載的情況下,窺管何休「卦氣說」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本文通過《春秋公羊解詁》中「元年春王正月」的注文,揭示何休在漢代「卦氣」思想的影響下,所呈現出來的天道與人道之間的聯繫,並藉此勾勒象數《易》學在《公羊》經學的訓釋中所起的作用。



待續


.
↑回到頂端↑
#2051629 - 2019-08-16 20:48:18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一)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魯國十二公首年即位的書寫條例,除了隱公、莊公和定公外,魯公即位的首年都完整地寫上這書例。
………..
…….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春秋》書寫魯公即位的常例。在《春秋公羊解詁》中,《春秋》尋常的書法往往有深一層的詮釋。在字面的意義上,「元年春王正月」是用來說明「公即位」的時間。當中除了「王」字以外,「元年」、「春」、「正月」都是表示時間的單位,沒有深層的特殊意義。不過,何休把它們視為天道與人道契合的表徵,使「元年」、「春」、「王」、「正月」和「公即位」呈現出層級性的縱向排列,而且下層級的認受性必須由上層級來確定。《公羊傳》隱公元年云:「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休注曰:

即位者,一國之始,政莫大於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境內之治。諸侯不上奉王之政,則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後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則不得為政,故先言王而後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號令,則無法,故先言春而後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則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後言春。五者同日並見,相須成體,乃天人之大本,萬物之所繫,不可不察也。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代表魯公即位,新政權的開始,他的認受性肇端於「五始」的端正。在《文諡例》中,何休曾提出《春秋》「五始」的說法,而「五始」的思想本源於緯書。

《春秋緯.元命苞》云:黃帝受圖有五始。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

據此來看,若然把《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各詞獨立標出,正好代表「五始」中的各個層級。層級之間的關係是「元」為「氣之始」,以下端正「天之端」;「春」為「四時之始」,以下端正「王即位」;「王」為「受命之始」,以下端正「王之政」;「正月」為「政教之始」,以下端正「諸侯之即位」,至「公即位」為「一國之始」,以下端正「境內之治」。從各層級的先後次序來看,「五始」的性質是從天道的綻現逐步推展至人道的頒行;在句式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便由偏正的修飾關係演變成為並列的層級組合,這就是說「元年春王正月」由原來表示「公即位」的時間修飾,成為端正它的認受性的重要天道根據。

何休為「元年春王正月」注入天道內涵,看來與《春秋》性質不合。《春秋》本是魯國史記,其用為「上明三王之說,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春秋》經世致用,為後王垂撥亂反正之法,它所關心的是人道,而不是天道。不過,漢代是討論天人關係最為熱烈的時代,經儒在詮釋《春秋》時又往往向《周易》學說靠攏。西漢劉歆便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參證。



待續

.
↑回到頂端↑
#2051630 - 2019-08-16 20:54:20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二)



《漢書.律歷志》記載劉歆曰:

經元一以統始,《易》太極之首也。《春秋》二以目歲,《易》兩儀之中也:於春每月書王,《易》三極之統也;於四時雖亡事必書時月,《易》四象之節也;時月以建分至啟閉之分,《易》八卦之位也;象事成敗,《易》吉凶之效也;朝聘會盟,《易》大業之本也。故《易》與《春秋》,天、人之道也。




《周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與《春秋》分屬天、人二道,惟彼此有湊合相通之處。在此,劉歆指出有七方面:

其一,《春秋》「元年」著明國君一統的端始,其義相當於太極,作為天地萬物 生成的根本。

其二,《春秋》以「春」、「秋」為一年記時的綱紀。若以陰陽消息而言,春置陰退陽長之中,為「陽中」;秋置陽退陰長之中,為「陰中」。孟康注曰:「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因太極衍生兩儀,而兩儀分屬陰陽,故春、秋 除了用作記時外,又分別置於《周易》兩儀之中,即「陽中」和 「陰中」。

其三,《春秋》書例每於春時書「王」。《周易.繫辭上傳》云:「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意思是六爻分掌天、地、人三道,以王者貫通統合之。《春秋繁露.王道貫三》云:「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非王者孰能當是?」(明陽案:同人《彖辭》曰:「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其四,《春秋》無事記載,仍然著出四時首月。虞翻注曰:「四象,四時也。」根據漢代的「卦氣說」來看,四正卦分配四時,即是震象春、離象夏、兌象秋、坎象冬,是以《周易》四卦象通《春秋》四時。

其五,《春秋》四時又可以分為二分、二至、二啟、二閉八個時令。杜預注《左傳.僖公五年》曰:「分,春秋分;至,冬夏至也;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這相當於《周易》四象衍生出八卦方位。

其六,《春秋》說明人事成敗關鍵的因由,而《周易》則有預測人事吉凶的功效,兩者作用相同。

其七,《春秋》多記錄諸侯朝聘會盟等功業,而《周易》是功成立業的基本原理。

以上,劉歆不但通過《春秋》和《周易》的會通之處,論述出天人之間的緊密聯繫,也為探討天道與人道的契合提供了線索,反映出「王」是貫通天、人之間的重要樞紐。本來,《春秋》中的「元年」、「春」、「正月」只是用來表示魯公即位的時間,但是,在漢代「卦氣說」的思想框架中,「元」被視為天道的根本,是元氣的所在;「春」作為天道的表徵,是四時生養之首;而「正月」則是陰陽相交的時份,王者於此時可頒布政令。何休在訓釋《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中,正好體現出以上所述的天道面貌,並使餘下的「王」作為法取天道,頒授人道的中介。這除了顯示出《公羊》學的《易》學詮釋外,也滲透著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中的「卦氣」思想。



待續

.
↑回到頂端↑
#2051639 - 2019-08-16 21:27:17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虛無實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0-03-05
文章數: 655
好文章 謝謝陽明大

想問陽明大 有關於五行 是從易經(八卦)出 還是箕子這段文開始才有五行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希望不吝指教 謝謝
↑回到頂端↑
#2051651 - 2019-08-16 22:17:51 Re: 何休「卦氣說」 [Re: 虛無實]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張貼者: 虛無實
好文章 謝謝陽明大

想問陽明大 有關於五行 是從易經(八卦)出 還是箕子這段文開始才有五行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希望不吝指教 謝謝


虛無實 大

何休「卦氣說」的議題,還有很多篇貼文,暫無法回應閣下的問題,貼文才不致文氣不接………待貼文告一段落……再回應如何?

閣下的問題是在《易》學是大問題,「五行」在《尚書.鴻範》的敘述內容,不易解、不易懂……

我曾與前輩討論《尚書》的「尚」,《鴻範》的「鴻」,二字在《周易》的象數裡算是關鍵字………

.
↑回到頂端↑
#2051658 - 2019-08-16 23:08:59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虛無實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0-03-05
文章數: 655
張貼者: 明陽
張貼者: 虛無實
好文章 謝謝陽明大

想問陽明大 有關於五行 是從易經(八卦)出 還是箕子這段文開始才有五行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希望不吝指教 謝謝


虛無實 大

何休「卦氣說」的議題,還有很多篇貼文,暫無法回應閣下的問題,貼文才不致文氣不接………待貼文告一段落……再回應如何?

閣下的問題是在《易》學是大問題,「五行」在《尚書.鴻範》的敘述內容,不易解、不易懂……

我曾與前輩討論《尚書》的「尚」,《鴻範》的「鴻」,二字在《周易》的象數裡算是關鍵字………

.


謝謝 我本來想私信 就想想如果可以有更多交流 才提問的 所以謝謝陽明大回覆 靜候佳音
↑回到頂端↑
#2051666 - 2019-08-17 01:01:04 Re: 何休「卦氣說」 [Re: 虛無實]
許志輝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16-07-15
文章數: 3542
明陽看你那麼認真在寫可以從張這裡去找‵北京圖書館在編儒藏~~本來我不想告訴你~~聽歌和睡覺多快樂~~浪費時間在這些無意義上


附加檔案
0030_jpg.jpg


↑回到頂端↑
#2051682 - 2019-08-17 06:31:00 Re: 何休「卦氣說」 [Re: 許志輝]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張貼者: 許志輝
明陽看你那麼認真在寫可以從張這裡去找‵北京圖書館在編儒藏~~本來我不想告訴你~~聽歌和睡覺多快樂~~浪費時間在這些無意義上


謝謝 許兄指教!
↑回到頂端↑
#2051707 - 2019-08-17 10:32:28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許志輝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16-07-15
文章數: 3542
明陽兄我幫你貼上
http://ourartnet.com/Siku_01/0145/0145_139_003/0145_139_003.htm

春秋公羊傳注疏 全書1058頁_大家藝文天地
↑回到頂端↑
#2051809 - 2019-08-18 06:22:28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三)



「元」與氣的本源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是魯國國君即位的年份,但魯公只是諸侯,原來是不適用「王」字來表示他的爵位。然而,何休認為《春秋》託新王受命於魯,從而把魯公說成新王,這樣,魯公便不但可以書「王」,而在即位以後,還可以利用新王的身份履行王者的職責。何休注曰:「惟王者然後改元立號,《春秋》託新王受命於魯,故因以錄即位。明王者,當繼天奉元,養成萬物。」何休把魯公看成新王顯然是來自他的「王魯說」,旨在說明「繼天奉元」的人選必須是具備王者的身份。在何休的注釋中,「元」和「天」都是天道的概念,「五始」中的「元之氣」正「天之端」,便是說明「元」是天道的根本,用來端正天道的肇始,可見,元的出現比天要早。因此,王者取法的次序是先以元作為天道基礎,然後再從天道呈現出來的法象中,掌握天道的規律,作為人道的根本,從而「養成萬物」。

在《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中,「元」的意義本來僅表示「一」,「元年」即是第一年。但是,何休使氣充當為「元」的內涵,並指出「元」是天地生成的源頭。《公羊傳》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休注曰:

君,魯侯隱公也。年者,十二月之摠號。《春秋》書十二月稱年是也。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無所繫而使繫之也。

「元」相當於「一」,「元年」即是魯隱公即位的第一年,兩者的意義本來沒有太大分別。至於何休認為《春秋》所以書「元」不 書「一」,是因為「元」是天地生成的氣化本體。其實,董仲舒早已指出「元」是萬物的本源。《春秋繁露.玉英》曰:「元者為萬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曰:「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元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源頭,它的出現使天地萬物得以生成。《春秋繁露.玉英》曰:「《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這樣來說,「一」和「元」互用無妨,但由於「元」又可解作本源,可充當為萬物生成的來源,因此,《春秋》便變「一」為「元」。何休在承襲董仲舒以「元」為萬物源頭的同時,也為「元」加入了氣的內涵。清人蘇輿指出「其實何本於董,義當有所受之,但董不說氣,何足成之耳。」何休以「氣」釋「元」,使氣成為元的構成物質,建構出一個以氣為本的天道本體。這既說明了天地生成的情況,也交待了「五始」中「元之氣」的由來。事實上,《易傳》早已把天地的生成追溯至「乾坤」和「陰陽」的關係上,也由此導引出漢代象數《易》家以卦、氣的契合來解釋天地的發 生,而這種思想在孟喜、京房等「卦氣說」中逐步得到整合,至 《易緯》而變得完備。因此,何休實際上是把漢代象數《易》家對天地生成的追溯歷程延伸至《公羊》的注釋中。


《周易.繫辭上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傳》把乾、坤象示天地的生成,而陰陽則作為天道的憑藉。在漢代的「卦氣說」中,乾坤與陰陽的契合集中體現在陰陽消息的規律上。孟喜的「十二消息卦」以復卦至乾卦為陽進陰退,以姤卦至坤卦為陽極生陰,乾卦六爻全陽,坤卦六爻全陰,二卦是陰陽的根本。此外,《京氏易傳》曰:「乾、坤者,陰陽之根本。」又曰:「陰陽二氣,天地相接,人事吉凶,見乎其象。」京房認為氣分陰陽,生成天地,並分別由乾坤二卦來象示。《易緯.乾鑿度》曰:「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易緯》承襲了西漢「卦氣說」中有關天地生成的說法,並由陰陽和乾坤的契合關係進一步推衍至太易這個終極源頭。《易緯.乾鑿度》云:

昔者聖人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也。 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乾鑿度〉指出聖人憑藉陰陽二氣的消息進退,設卦垂象,以乾卦象天,坤卦象地,並由此追溯天地、乾坤生成的由來。以上敘述出天地是經由「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等演化階段,由無形的氣化成有形的天地。這顯然是在西漢象數《易》「卦氣說」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說法。同時,鄭玄在注釋〈乾鑿度〉中也再次申明元氣的本源是來自太初。〈乾鑿度〉曰:「太初者,氣之始也」,鄭玄注曰:「元氣之所本始。」鄭玄把氣釋為「元氣」,則氣與元氣同義。〈乾鑿度〉曰:「清輕者上為天。」鄭玄注曰:「象形見矣。」〈乾鑿度〉曰:「濁重者下為地。」鄭玄注曰:「質形見矣。」此後,氣分清濁,各自升天降地,生成天地。

從以上來看,何休於注釋《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中,以「元」、「氣」同義為訓,並通過「無形以起,有形以分」的氣化規律解釋天地的生成,這與《易傳》、孟喜、京房、《易緯》和鄭玄等說法當存在一定的淵源關係,反映出漢代「卦氣說」在何休撰寫《春秋公羊解詁》中所起的指導作用。
↑回到頂端↑
#2051814 - 2019-08-18 07:04:39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張貼者: 明陽

何休「卦氣說」(三)


何休注曰:

君,魯侯隱公也。年者,十二月之摠號。《春秋》書十二月稱年是也。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無所繫而使繫之也。
.........
..................

「元」相當於「一」,「元年」即是魯隱公即位的第一年,兩者的意義本來沒有太大分別。至於何休認為《春秋》所以書「元」不 書「一」,是因為「元」是天地生成的氣化本體。其實,董仲舒早已指出「元」是萬物的本源。《春秋繁露.玉英》曰:「元者為萬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曰:「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元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源頭,它的出現使天地萬物得以生成。《春秋繁露.玉英》曰:「《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

.....
........

〈乾鑿度〉指出聖人憑藉陰陽二氣的消息進退,設卦垂象,以乾卦象天,坤卦象地,並由此追溯天地、乾坤生成的由來。以上敘述出天地是經由「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等演化階段,由無形的氣化成有形的天地。這顯然是在西漢象數《易》「卦氣說」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說法。同時,鄭玄在注釋〈乾鑿度〉中也再次申明元氣的本源是來自太初。〈乾鑿度〉曰:「太初者,氣之始也」,[/b]

.........



附加檔案
元.jpg


↑回到頂端↑
#2051841 - 2019-08-18 11:21:23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四)



「春」與天道法象


在《春秋》「元年王正月」的排序中,「春」上繫於「元年」,從曆法上來說,這是恰當的。春是四時之首,標誌著一年之中的物候變化,下啟夏、秋、冬三時。《公羊傳》云:「春者何?歲之始也。」何休注曰:「以上繫元年,在王正月之上,知歲之始也。」「元年」是魯公即位的第一年,而一年之中的四時秩序沒有不是先春,次夏,次秋,次冬。因此,《春秋》以「春」上繫於「元年」,而下繫於「王」,正好象徵一年的新開始。但是,由於何休指出王者在即位以後,當奉元氣,繼天道以養育萬物,因此,「元」便不單純是表年的時間單位,而是氣的所在,天地生成的根本。同時,「春」也由原來僅表示一季的時令,解釋成為天道法象。在《春秋公羊解詁》中,四時是天道法象的所在,而「春」是法象所出的首個時令,王者只要透過四時端正政令,天道便能下達人道。這正是何休在「五始」中所提到「以天之端正王之政」的天人意義。

相對夏、秋、冬的物候來說,春是萬物萌生的時份,它印證出天地在生成以後,萬物初生的起始階段。何休注曰:

春者,天地開辟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

由於春是四時之首,故此,何休指它是「天地開辟之端」,又是「養生之首」,這在常理上來說,還是可以理解。然而,他解釋春為「法象所出」,這便不能單據四時的迭次來解釋。而且,在隱公八年注中,何休也指出春便是天法。《春秋》曰:「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何休注曰:

宋公序上者,時衛侯要宋公,使不虞者為主,明當戒慎之。無王者遇在其間,置上則嫌為事出,置下則嫌無天法可以制月,文不可施也。
……
………
可以說,何休把「春」理解為天道法象,這顯然不是來自春的本來意義,背後必然隱潛著一定的思想根據。沿於何休對「元」的解釋,「元」的內涵是氣,它分化出陰陽,並由此生成天地。《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當天地生成以後,萬物具備了生育的條件。這時,王者便要順應天道的啟示,養成萬物,作為貫通天道和人道的中介。在《春秋公羊解詁》中,何休重視王者頒授四時的重要性,原因是四時體現出天道法象。《春秋》隱公六年曰:「秋七月。」《公羊傳》曰:「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何休注曰:

春以正月為始,夏以四月為始,秋以七月為始,冬以十月為始,歷一時無事,則書其始月也。……明王者當奉四時之正也。《尚書》曰:「欽若昊天,曆象日月 星辰,敬授民時」是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則天道定矣。

何休認為《春秋》有事無事皆書四時首月,這是因為四時是天道所在,故王者當奉行四時頒令,勿有偏差,猶如堯帝命羲、和二氏曆法天象,敬授民時一樣。孔廣森曰:「王者嚮明而治,必奉順四時之正,天道正於上,人事正於下。」何休所以把四時看成為天道法象,是基於四時中的物候變化是萬物生長的依據。按照四時的物候變化來看,一年之中,萬物有生、養、收、藏四個階段,這個規律是由二十四節氣所決定,而每個階段的初期變化必然首先反映在四時的首月中。因此,王者欲要長養萬物,滲透天道法象的表徵,先決條件便是要分辨出四時首月中的節氣變化,而當認識到箇中的變化規律後,也就能掌握其他月份在節氣上的改變,如此「人道正,則天道定矣」。何休認為《春秋》無事記錄四時首月,又「有事不月者」,原因也在於此。可見,在何休的天道思想中,除了「春」以外,夏、秋、冬也是天道法象,它們的法象表徵便分別見於四時首月的物候轉變中。

由於四時是天道法象,因此,何休認為王者當據此制定禮制。《公羊傳》桓公八年載「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何休注曰:「四者,四時祭也。疏數之節,靡所節中,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感四時物而思親也。」何休指出四時合於天道,是由於四時物候的變化不但使人子思念親人,也造成了萬物生長的不同形態。何休稱「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麥始熟可礿,故曰『礿』……秋穀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薦,故曰嘗……冬萬物畢成,所薦眾多,芬芳備具,故曰『烝』。」可見,四時祭的確立是決定於物候對萬物生成所帶來的變化。由此看來,何休對天道的認知是建基在四時與物候的搭配關係上。


基本上,四時物候的變化是呈現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從「卦氣說」來看,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又是陰陽二氣消息的結果,其中「四正卦」是用來象示四時物候轉變的情況。「四正卦」是指坎、震、離、兌四卦,四卦分主四時,各有六爻與二十四節氣相配,而其餘的六十卦則配以三百六十日,一爻主一日。在西漢象數《易》家中,孟喜始以四正卦主四時,並各以四卦的初爻分主二至、二分,但不主日。孟喜曰:「坎、震、離、兌,二十四節氣,次主一爻,其初則二至、二分也。」到了焦延壽則除了將四正卦主四時外,還以四正卦值二分、二至四日。《漢書.京房傳》記載焦延壽「其說長于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孟康注曰:「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卦為三百六十日。餘四卦,震、離、兌、坎,為方伯監司之官,所以用震、離、兌、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時各專王之氣。」至於「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離、震、兌,其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六日七分,止於占災眚與吉凶善敗之事。」這是指京房以一卦主六日七分,又在四正卦前的一卦,即頤、晉、井、大畜各自減去七十三,用來分給四正卦。雖然,孟、焦、京三家在四正卦主日數的問題上各有分歧,但整體來說,他們都以坎、震、離、兌四卦象示四時。

在四時與物候的變化規律上,何休正是以「卦氣說」作為思想背景,利用「四正卦」中的陰陽消息來說明四時物候的改變。《春秋》桓公四年曰:「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何休注曰:「狩例時,此月者,譏不時也。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陽氣始施,鳥獸懷任,草木萌牙,非所以養微。」在四正卦中,坎卦主十一月,這時陽氣初長,萬物收藏待發,故何休認為桓公當順應物候變化,不要狩獵。此外,何休也借用物候的轉變來申明天人災異。《春秋》桓公八年曰:「冬十月,雨雪。」《公羊傳》曰:「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何休注曰:「周之十月,夏之八月,未當雨雪,此陰氣大盛,兵象也。是後有郎師、龍門之戰,流血尤深。」在四正卦中,離卦主白露八月節,兌卦主秋分八月中。自秋分八月中,至大雪十一月節,陰氣雖然漸長,但是,陰氣在八月中還沒有大盛,不同於小雪十月中和大雪十一月節的物候情況。因此,何休認為八月雨雪,這是不尋常的現象,象示日後將有兵禍。

從以上看來,何休所指的四時法象,它們的天道內涵正是由四正卦的陰陽消息所形成,四正卦具體象示了四時中陰陽消息的 狀態,並反映出二十四節氣的周流變化。《卦議》記載孟喜曰:

坎以陰包陽,故自北正,微陽動於下,升而未達,極於二月,凝固之氣消,坎運終焉。春分出于震,始據萬物之元,為主于內,則群陰化而從之,極於南正,而豐大之變窮,震功究焉。離以陽包陰,故自南正。微陰生於地下,積而未章。至於八月,文明之質衰,離運終焉。仲秋陰形於兌,始循萬物之末,為主於內,群陽降而承之。極於北正,而天澤之施窮,兌功究焉。 故陽七之靜始於坎,陽九之動始於震;陰八之靜始於離,陰六之動始於兌,故四象之變,皆兼六爻,而中、 節之應備矣。

根據《新唐書.曆法志》孟喜七十二候卦氣圖,坎卦六爻象冬時,自冬至十一月中,至仲春二月節驚蟄,陰氣大盛,陽氣隱伏不出,此時為陽七,即少陽初長之時,萬物收藏待發。震卦六爻象春時,自春分二月中,至芒種五月節,陽氣漸長,陰氣消退,此時為陽九,即太陽初長之時,萬物適宜萌生。離卦六卦象夏時,自夏至五月中,至白露八月節,陽氣大盛,陰氣隱伏不出,此時為陰八,即少陰初長之時,萬物已長成。兌卦象秋,自秋分八月中,至大雪十一月節,陰氣漸長,陽氣消退,此時為陰六,即太陰初長之時,萬物適宜收藏。以上孟喜的四正卦顯示出一年之中陰陽二氣消息盈虛,由此決定了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並影響到萬物生長收藏的不同狀況。在《春秋公羊解詁》中,這方面的卦氣思想是何休把四時視為天道法象的思想根據。


.
↑回到頂端↑
#2051880 - 2019-08-18 16:51:26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張貼者: 明陽


何休「卦氣說」(四)

基本上,四時物候的變化是呈現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從「卦氣說」來看,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又是陰陽二氣消息的結果,其中「四正卦」是用來象示四時物候轉變的情況。「四正卦」是指坎、震、離、兌四卦,四卦分主四時,各有六爻與二十四節氣相配,而其餘的六十卦則配以三百六十日,一爻主一日。在西漢象數《易》家中,孟喜始以四正卦主四時,並各以四卦的初爻分主二至、二分,但不主日。孟喜曰:「坎、震、離、兌,二十四節氣,次主一爻,其初則二至、二分也。」到了焦延壽則除了將四正卦主四時外,還以四正卦值二分、二至四日。《漢書.京房傳》記載焦延壽「其說長于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孟康注曰:「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卦為三百六十日。餘四卦,震、離、兌、坎,為方伯監司之官,所以用震、離、兌、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時各專王之氣。」至於「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離、震、兌,其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六日七分,止於占災眚與吉凶善敗之事。」這是指京房以一卦主六日七分,又在四正卦前的一卦,即頤、晉、井、大畜各自減去七十三,用來分給四正卦。雖然,孟、焦、京三家在四正卦主日數的問題上各有分歧,但整體來說,他們都以坎、震、離、兌四卦象示四時。



而「四時物候的變化是呈現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卦的排序是怎麼來的?(法象地球公轉嗎?)

《周易》64卦序,卦的排序是怎麼來的?(法象地球自轉嗎?)

《序卦傳》有作解說,但還是不能明白排序是怎麼來的?


中國古代運動理論的一個重要成果是對相對性原理的描述,那是古人在解釋古老的地動說為何與人們日常感覺不一致時提出來的,以《尚書緯•考靈曜》的說法最為典型:

“地恒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覺也。”


《序卦傳》的上經用28個「受」來相序,下經用33個「受」來相序………。


附加檔案
受.jpg


↑回到頂端↑
#2051881 - 2019-08-18 16:53:58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序卦傳》


附加檔案
上64.jpg

下64.jpg


↑回到頂端↑
#2051883 - 2019-08-18 17:02:35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卦氣」的排序是怎麼來的?


附加檔案
卦氣.jpg


↑回到頂端↑
#2051903 - 2019-08-18 19:37:37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黃龍體」與「受」


周文王時代,象徵「黃龍體」的「軒轅星」在赤經108°,約到B.C.500年,「軒轅星」改在赤經118°時,太陽周年視運行在赤經118°約為「小暑三候」應渙卦,屬未月的後18日應「中央土」,在此時「黃帝」與「軒轅」的名號才真正的結合起來。

未月的前12日應鼎卦3日、豐卦6日、渙卦3日,「其日丙丁,其帝炎帝」;未月的後18日「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參《禮記.月令》「中央土」。)

因為渙卦卦象為上巽下坎,巽為木、坎為水,其所應季節讓渙卦成為木浮於水的舟楫之象: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繫辭下傳》第二章)

渙卦《彖辭》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渙卦初六之中孚......中孚《彖辭》曰:

「......說而巽,孚乃化邦也(勸化世人)......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渙卦初六之中孚,中孚初九之渙卦,兩卦的初爻都以吉論。

渙卦「乘木有功」、中孚「乘木舟虛」,
與後來佛經「大乘」、「小乘」的翻譯似乎有聯繫......。

渙卦《象辭》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宗教活動)

渙卦為「乘木有功」之象,渙卦卦氣與「洪澇」的季節有聯繫。

中國降水的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陽曆七、八兩個月,這是產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
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
洪澇所到之處,災民數以萬計,都是應了「生命與財物散敗」之象........

渙之上卦巽為木納辛,下卦坎為水,辛的兩個「天乙貴人」一在寅、一在午,正好落在下卦坎水的初六與六三人爻爻辰,象徵救苦救難!二至四爻互體成頤卦,頤卦「養萬民也」,救助與安置收容.........

  頤卦《彖辭》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附加檔案
行舟.jpg


↑回到頂端↑
#2052023 - 2019-08-19 16:25:11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許志輝 離線
三陽開泰
註冊: 2016-07-15
文章數: 3542
明陽兄看你那麼熱心~~我幫你找一些是否能幫助
http://ourartnet.com/Siku_01/0040/0040_034_122/0040_0034_122.htm



附加檔案
048_jpg.jpg




編輯者: 許志輝 (2019-08-19 16:26:33)
↑回到頂端↑
#2052028 - 2019-08-19 16:51:40 Re: 何休「卦氣說」 [Re: 許志輝]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張貼者: 許志輝
明陽兄看你那麼熱心~~我幫你找一些是否能幫助
http://ourartnet.com/Siku_01/0040/0040_034_122/0040_0034_122.htm



感謝許兄!所貼版本很清晰,我替網友謝謝……

年紀大了,能作點就多作點……

.
↑回到頂端↑
#2052036 - 2019-08-19 18:21:35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剛柔有體」與「剛柔相易」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將《周易》64卦序除去乾、坤、坎、離四卦剩六十卦,初一白天配屯卦、晚上配蒙卦………三十日白天配既濟、晚上配未濟,晝夜各一卦,依序卦30日配60卦完成一太陰月循環。

“總敘章”說: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籥。覆冒陰陽之道,尤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距,隨軌轍,處中以制外,數在律歷紀。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併為六十,剛柔有表裡。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爻辭有仁義,隨時發喜怒,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剛柔有表裡………晝夜各一卦」,在《繫辭上傳》第二章也是說「剛柔」是代表「晝夜」……
《繫辭上傳》第二章:「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剛柔相推」的「相推」,與「受」字的「上下相付」,其意思是否相近…………

《繫辭下傳》 第六章說「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剛柔者,晝夜之象也」,「晝夜之象」的產生,本身是有個「體」???

《繫辭下傳》 第八章說「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剛柔」所代表「晝夜」之象是可以「相易」的………


《周易參同契》,
「總敘章」晝夜各配一卦表列如下:

乾 坤
屯1旦、蒙1夜 需2旦、訟2夜 師3旦、比3夜 小畜4旦、履4夜
泰5旦、否5夜 同人6旦、大有6夜 謙7旦、豫7夜 隨8旦、蠱8夜
臨9旦、觀9夜 噬嗑10旦、賁10夜 剝11旦、復11夜 无妄12旦、大畜12夜
頤13旦、大過13夜 坎 離

咸14旦、恆14夜 遯15旦、大壯15夜 晉16旦、明夷16夜 家人17旦、睽17夜
蹇18旦、解18夜 損19旦、益19夜 夬20旦、姤20夜 萃21旦、升21夜
困22旦、井22夜 革23旦、鼎23夜 震24旦、艮24夜 漸25旦、歸妹25夜
豐26旦、旅26夜 巽27旦、兌27夜 渙28旦、節28夜 中孚29旦、小過29夜
既濟30旦、未濟30夜
↑回到頂端↑
#2052041 - 2019-08-19 19:30:50 Re: 何休「卦氣說」 [Re: 明陽]
明陽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18-01-16
文章數: 1144

何休「卦氣說」(五)



「正月」與人道的確立

在《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中,「王」是指魯公,他沒有王者的身份,僅是魯國諸侯。《公羊傳》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休注曰:「君之始年,君,魯侯隱公也。」在何休的天道思想中,由於只有王者才符合「繼天奉元,養成萬物」的資格,效法由「春」所表現出來的天道表徵,於是,何休便假託文王之名,把「王」解釋為文王。《公羊傳》云:「王者孰謂?謂文王也。」何休注曰:「以上繫『王』於『春』,知謂文王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繫天端,方陳受命,制正月,故假以為王法。」文王是周代開國君主,為天命所歸,故能上繫於「春」;當「王」取得王者身份後,首要的任務是制定正月,作為王者受命改制的天道根據。

根據何休的「新王改制」說,新王受命即位後,為了昭明受命於天,不是繼位於人,便必須改革前朝制度,包括遷徙京師,修改車馬服色、旌旗名號、禮樂器具、宗廟祭物和兵甲等禮儀制度。何休認為一切改革必須等待正月制定以後才可以頒授。《公羊傳》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何休注曰:

以上繫於王,知王者受命,布政施教,所制月也。王者受命,必徙居處,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變犧牲,異器械,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繫於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
…………..

在漢代,經儒普遍認為萬物萌生是陰陽交接的結果。《春秋繁露.順命》曰:「獨陰不生,獨陽不生。」又《春秋繁露.基義》曰:「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陽兼于陰,陰兼于陽。」這說明陰陽合和是萬物生成的基本條件。《淮南子.天文訓》曰:「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此外,《春秋緯》和《白虎通》都指出春是陰陽交接,萬物萌生的時份。《春秋緯.元命苞》曰:「春者神明推移,精華結紐。」注曰:「神明,猶陰陽也,相推移使物精華結成。紐,結要也。」陰陽交合,遂使萬物生成。《春秋緯.元命苞》曰:「春氣明達,六合俱生。萬物應節,五行并起,各以名利。」注曰:「自六合俱生,以通五行,各有陰陽交合,故能然也。」《白虎通.嫁娶以春》曰:「春者,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一歲之中,春是陰陽合和的時份,也是萬物萌生的天道法象。再者,《白虎通.封禪篇》曰:「天下太平,符瑞所以來至者,以為王者承天統理,調和陰陽,陰陽和,萬物序,休氣充塞,故符瑞並臻,皆應德而至。」東漢白虎觀經儒與章帝「講議《五經》同異」時,皆認為王者承受天命治理天下,有調和陰陽的職分,相信只有陰陽調和,萬物才生成有序。可見,這本來便是東漢諸儒的普遍說法。

這樣看來,陰陽交接是萬物萌生的時份,是以王者欲要「繼天奉元,養成萬物」,便要法取陰陽合和中所見的物候變化,並據此頒令制法,改革政制。這是何休以三代改制以「物見」、「物牙」和「物萌」作為天道法象的原因。不過,何休指出只有正月才是萬物萌生的月份,而三代也只能在正月法天改制,由此顯示出陰陽交接的時份已由春三月收窄至正月。《禮記.月令》指出正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這可以是何休提出王者於正月改制的濫觴。但是,「卦氣說」中的「十二消息卦」說和「七十二候」說,就更能為何休在正月與陰陽交接的配合上提供一個更具系統的說明。


.
↑回到頂端↑
Page 1 of 4 1 2 3 4 >



板主:  chu8, 孤隱者, 陳男網事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新議題
姪女目前的感情狀況
by 2xxiilll
0 秒 之前
請各大師幫忙看看財運和事業運,謝謝
by ALFREDLEE827
38 分 29 秒 之前
從中國聯合利劍環島軍演,卜問臺灣未來之象
by 少室山野人
今天 at 09:26
遲早都得還
by rblin
今天 at 03:09
請問如何才能讓夫妻感情更好?
by hongrong51
昨天 at 14:44
對自己最大的救護
by rblin
昨天 at 03:05
新的辦公房風水如何?
by ameliel
2024-05-22 17:21:06
眾裡尋他千百度
by rblin
2024-05-22 03:01:38
歐洲注定要失敗?以歐洲為世。
by CHC
2024-05-21 10:34:40
什麼時候可以轉換到理想的工作
by lyfg
2024-05-21 09:55:58
最新使用者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哈尼尼, 6287194362
81753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3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949 議題
2142426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162 @ 2018-05-29 02:51:45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