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Page 5 of 5 < 1 2 3 4 5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1903162 - 2016-12-17 02:48:59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天光微亮]
leonardoe314a 離線
八面春風
註冊: 2006-03-22
文章數: 8395
臣服這理念就像坐牢者一樣

你越抗拒越痛苦無用 還會被鞭

倒不如坐著思考如何挖地道或欺騙監視者 溜出去



貝多分並沒有臣服 所以雖然超越命運 但晚年耳疾使他內心痛苦個性暴躁
↑回到頂端↑
廣告
#1903369 - 2016-12-17 20:41:28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leonardoe314a]
jtryjrhtr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5-09-27
文章數: 270
張貼者: leonardoe314a


倒不如坐著思考如何挖地道或欺騙監視者 溜出去


這句亦是妄,最簡單方法 就是先放下所有一切的執著,最後再把"放下" 放下。
↑回到頂端↑
#1903390 - 2016-12-18 02:06:10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天光微亮]
leonardoe314a 離線
八面春風
註冊: 2006-03-22
文章數: 8395
我倒不認為 這樣太消極了 除非他是真的有罪坐牢

可以去看電影刺激1995


若乙武洋匡不自我超越純萃接受命運 真的限制人生了



張衡曾經說過無為有為是要並行的
↑回到頂端↑
#1903426 - 2016-12-18 05:04:39 Re:jtryjrhtr [Re: 天光微亮]
leonardoe314a 離線
八面春風
註冊: 2006-03-22
文章數: 8395
或許你是說能改變就改變 不能就接受它


道理一樣


編輯者: leonardoe314a (2016-12-18 05:05:08)
↑回到頂端↑
#1903427 - 2016-12-18 05:11:47 Re:jtryjrhtr [Re: 天光微亮]
leonardoe314a 離線
八面春風
註冊: 2006-03-22
文章數: 8395
比如說

執著者 會去說 誰好美誰好醜 為這去迷戀與討厭人

較不執著者 說都一樣啊 沒有美醜


真正放下者 有醜有美都自己感受 但不因此迷戀與討厭人
↑回到頂端↑
#1909706 - 2017-01-14 06:06:03 Re:有求接苦 [Re: leonardoe314a]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Leo,
你有看到乙武洋匡流連女色是起於不滿足狀態
也看到貝多芬不臣服導致的受苦

甚至有領悟到
真正放下者 有醜有美都自己感受 但不因此迷戀與討厭人

真的蠻有些自己的觀察心得
要恭喜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09708 - 2017-01-14 06:30:06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jtryjrhtr]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張貼者: jtryjrhtr


先放下所有一切的執著,最後再把"放下" 放下。


這幾句話蠻有知見的,亦是佛法的教誨。

若你身體力行下有更深刻的經驗,歡迎來做分享。


因為放下一切執著的前提,可是要親證無我,發現自我只是一個幻象者,幾希矣?

大部分人,都以為自己是以一獨立個體的方式存在於世間。

然後貪心嗔心,依隨著此一獨立的自我感而不斷行為造作。

認為為惡有利於自己者,造有漏惡業,

認為為善有利於自己者,造有漏善業,

無明的力量阿。 orz

光是親證無我(不只是頭腦理解),就很不容易了。做得到,就要很恭喜了。


把放下給放下,那不只是發現世界是一個幻相,還能因為實相和覺醒的本質,就是流向那未覺醒的部分,而如是作為。

如心經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佛陀亦說:我和一切地方的一切眾生,同時證悟了解脫之道。

怎樣的出世高度與入世情懷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09719 - 2017-01-14 07:28:15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天光微亮]
leonardoe314a 離線
八面春風
註冊: 2006-03-22
文章數: 8395
所謂無我 就是雖有我 但只要

1.無覺知狀態 如深眠無夢

2.麻醉昏死

就無法有我這覺知意識存在 此時肉體只是肉體 與死無異

而死後 不再執著有我 [我]這意識 將使業力不再續 不再抱著同樣業力輪迴 而是意識回歸宇宙 或新的生命傳續


比如人工智慧 Alpha Go 若他有我識 我想他不會乖乖下棋

而人 就如它一樣 只是個聚合體


而所謂的我 是有的 但終是個聚合體的生成
↑回到頂端↑
#1909730 - 2017-01-14 08:12:11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至於我為何會說蕭平實和奧修是邪師,而非明師。
還有妙禪之類的,也屬此流。

其實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他們展現了明顯的我執。

我慢和優越感的傾向,在一個教授世間法的明師身上出現,是很理所當然,可以被接受的。

教數學的,教藝術的或其他任何一個世間法非常厲害的人,都可以有我慢和優越感。


但是聲稱開悟,也就是親證無我的人,親證眾生平等和一體性者,卻不會有這種特質。

只要親證無我了,我慢和優越感自然會開始消融,不過也有些隱藏優越感,假裝自己開悟的假大師,為了維持一個形象,這樣裝模作樣,好像也是很辛苦。

至於奧修老說哪個大官看到他畢恭畢敬,不然就是說哪些名流臣服於他,借別人的嘴吹捧自己,這樣的人,明明就自他分離感非常明顯,最好是無我了。

蕭平實批評所有佛教派別,唯我獨尊,這樣的人又怎是無我?

妙禪貼一些自己神通的照片以廣招徠,明明就是著相,想居於眾人之上,哪裡是無我了?

但他們是壞人嗎?不是的,他們只是無明,因為自我感,而做了觀念裡認為最有利於自己或最符合自己信念的事罷了!

世上沒有真正的壞人,只有因為無明而做錯事的人。

但和這些人學習可以解脫嗎?這些不具格的上師,恐怕只能引人入邪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09731 - 2017-01-14 08:18:24 Re:合乎因果的追求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言歸正傳,近一期法鼓文化電子報,所分享的聖嚴法師文章。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願」,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都想擁有。例如,看見別人有一棟房子,就興起想要擁有一棟房子的念頭;如果別人擁有一輛進口車,則又轉念想要擁有一輛進口車。無論該不該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貪求並沒有什麼道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實際的。

有些人利欲熏心,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黨就是專門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弱點,引誘人上當,來達成詐財的目的。此外,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

就像在人世間有行賄、受賄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賄的鬼神,但是,佛菩薩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絕對不會受賄的。會受賄的鬼神就像人世間的貪官、汙吏一樣,雖然能暫時滿足你的需求,好像真的有點效果,但一時的利益總是像肥皂泡一樣虛幻,很快就消失了,換來的卻是無法自主的未來。即使是「點石成金」的法術,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障眼法,如果被點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將來還會是一塊石頭。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因此,非分的貪求一定會帶來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舉債借來的,借的愈多,將來要還的就愈多,現在的快樂就是將來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獻,罪過是很大的,將來要承受的因果責任難以想像,也許來世做牛做馬都還不起。

其實,人如果想求福報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於是欠債,就像向他人借款一樣。所以,一個人該擁有多少就擁有多少,沒有人能夠平白無故地賺到錢、得到富貴。如果真能不勞而獲,將來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做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係是並行的,我們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09733 - 2017-01-14 08:22:00 Re:合乎因果的追求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許多人都誤會、錯解了因果,把因果看成是宿命的、迷信的、令人感到束縛的,那是因為我們絲毫不願去了解因果,只是道聽塗說、人云亦云地將它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或者一知半解地以為「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勸人向善」的勵志格言;或者偏見地認為「因果」不外乎是宗教用來嚇阻人不敢做壞事的教條罷了……,真的是如此嗎?

「因果」,完整地說就是「因、緣、果」,從「因」到「果」之間,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緣」(條件)。「果」的產生,必須有許多因緣具足,才能成就,而各種因緣之間輾轉相依、相互影響,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如此機械性地把各種因素放在一起就可行的。因果是流動的,由於「緣」瞬息萬變,在果報未形成之前,仍有很大的改變空間,最終的結果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另一方面,正因為眾緣和合才產生「果」,當我們要探究為何會有如此結果時,就得觀照各個因緣的生滅,找出真正的原因,千萬不要胡亂歸因,憑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我們必須全面且深刻地觀察,才有可能對其中的因果了然於心。




文:釋見介
書名:因果,怎麼一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09880 - 2017-01-15 08:39:51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天光微亮]
jtryjrhtr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5-09-27
文章數: 270
張貼者: 天光微亮
至於我為何會說蕭平實和奧修是邪師,而非明師。
還有妙禪之類的,也屬此流。

其實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他們展現了明顯的我執。


恩不管是誰都還沒證道無上等覺,所以即使是慧律仍有一分無明未破。修佛是有階段每人層次不同,大部分人會以為自己修到最高境界,自成一門,法輪也好,蕭平實也好,其實都在路上而已,未達真正的彼岸。
↑回到頂端↑
#1914225 - 2017-02-06 08:09:22 Re:終結痛苦的寶劍 [Re: jtryjrhtr]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是阿,尤其愈學愈以為自己了不起懂得多時,一定要停看聽一下,我們肯定是把佛法拿來餵養自我了。

佛法的究竟教誨裡,沒有任何真理是給頭腦的,而是要我們放下對頭腦和自我的執著。

那些能言善道邪術惑人的假大師,往往就是在這過程中的重要一步走偏了。

結果是,全部都掉到自我的籠子裡去了。

可惜了自己,也可惜了眾人。

因為,真正的善知識帶來的平安力量,是很大的。

預祝開春新氣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14226 - 2017-02-06 08:12:21 Re:不執著就沒煩惱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聖嚴法師

世間的萬事萬物,不論是山川大地、環境中的任何事物與現象、我們的身體、思想、心理反應、……等,都是在不斷的變動之中,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甚至包括所謂的原則、真理,也會隨著時空的不同,而階段性的有差異。到了該改變的那一刻,應該要放下的就要放下,不需執著。

但是要做到不執著談何容易,該如何祛除執著呢?不妨試著從理性的分析,和對自己身心的體驗,來練習袪除執著。

所謂理性的分析,就是用「因緣」的觀念,來理解事物的真相。因緣是指一切的現象,不論生理的、心理的或自然社會的現象,都是時間和空間之下所產生的種種關係,是由許許多多因緣條件和合而生的,無法單獨發生,也不會突然出現,更不會永遠不變地存在;只要其中一項因緣條件改變,牽一髮而動全身,原本你以為絕對不會變的事物,就會有了變化。

另外一種則是用體驗的方式。我們體驗自己生命的過程,會發現人的生命從小一直到老,到死為止,都在不停地變化,自己的身體、生理在變,觀念也在變。

例如一個人,本來是小男孩、小女孩,然後是少男少女,然後變成中年男子婦女,最後變成老先生、老婦人,不斷、不斷地在變,如果要執著,究竟要執著哪一個呢?究竟是十六歲的是我呢?還是八十歲的才是我?其實都不是,因為十六歲的時候已經過去,八十歲的現在也會過去,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

從身體的變化可以更進一步來體驗心理和觀念的改變。從小開始,我們就不斷在受教育,也不斷受到環境、父母、老師以及時代變遷的影響,幾乎沒有一個觀念是屬於自己的,都是外來訊息的累積,然後才成為自己的想法。

而這些想法也是會變的,例如當你和別人談話,對方提出一個你前所未聞的新觀念,你聽了以後,腦中的想法可能因此轉變,不要說昨天的看法和今天的看法不同,可能這一刻的你和前一刻的你就不一樣了。

不論從理論上來分析,還是從對自己的體驗,都可以證明,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甚至沒有一個「我」存在,那又有什麼好執著的呢?

不過雖然因緣在變化,但是當下還是有暫時的現象存在。就像一朵花,你今天看它可能好漂亮、好可愛,可是過了幾天,它就會凋謝,不漂亮、不可愛了,可能要換另外一朵花。既然知道事實如此,就不需要對這朵花太執著。因為花開、花謝,是自然現象,不需要太多的執著。(摘錄自《找回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15249 - 2017-02-11 06:34:17 Re:什麼是該求的,什麼不是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關於什麼該求取,什麼不需要求,聖嚴法師的觀點,蠻有意思的。

生命需要的,可求取;想要的,可就不見得要求取了。

分享。

---------------------------------

在經濟掛帥、強調物質享受的社會,誘惑只會愈來愈多,又有多少人把持得住?聖嚴法師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直陳人性的弱點,只要時時以此提醒自己,不要掉入虛榮的陷阱中,就能過著知足滿足的生活。

■ 聖嚴法師


答:現代社會環境、消費觀念與過去不一樣,過去的人只需煩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現在不同了,開門不僅僅七件事,還可能超過七十件,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

至於說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確實很難釐清。但是從佛法的角度或是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來看,一定會以「量入為出、量出為入」的觀點做為衡量標準。另外還會思考︰如果沒有某樣東西,是不是就不能生活?還是照樣能夠生活得很方便、快樂、自在?而有了這樣東西,是不是就會讓人看得起,或讓人覺得你很有地位、很神氣?若是如此,就變成了虛榮,表示這件東西並不一定是需要的。




答:現代社會追求時髦,鼓勵大家不斷地消費,甚至鼓勵超出能力的消費。無論消費能力是否足夠,反正先買了再說。

這些流行的宣傳並不一定是對的。確實有些人有資格可以趕時髦,他們的收入高,有能力消費,可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能力趕時髦。如果不顧自己的能力而盲從,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打腫臉充胖子不但苦了自己,甚至連累家人。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過清貧的生活,只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行了。畢竟現在的環境不一樣,我們要用新的標準,但不要因為虛榮讓自己的負擔加重,或連累到家庭,也不要浪費自然資源,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答: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想到自我,這種現象可以說和動物的本能是相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能說他不對。但是,動物也會為了繁衍而照顧後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只在於延續後代,還在於能否回報社會眾生恩;這樣一想,就不會覺得賺錢應該只供自己使用,只顧犒賞自己,讓自己享受而已。

我們在自然界所取得的資源,是社會共同的資源,也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財產。既然你運用智慧、技術來使用這些資源,創造了財富,就應該分享給社會、後代子孫,因此要省吃儉用,不應該揮霍。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福報,這包括個人的天資在內。譬如有些人天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樣樣都很強,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到財富。他不一定是靠節省累積財富,而是很輕易就獲得的,我們稱這種情況是有福報。雖然中國有一句古諺:「人找錢困難,錢找人容易。」但是人不只要有福報,還要會創造財富,才能累積財富。

像我的父母都是窮人,他們沒有想過要發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發財。但是他們有這樣的座右銘:「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世窮。」也就是說,人若不能「量入為出」,而且沒有節制又沒有計畫,即使財富來了,也沒辦法累積下來。



本文摘錄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1916177 - 2017-02-16 06:18:49 生命不會照我們計畫走 [Re: 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12-01-02
文章數: 629
放下「他人能使自己完整」的期待,想要變得更好,就是認真面對最糟的部分,並發自內心接納它。


傑夫‧福斯特近年於英國、歐洲快速崛起,透過部落格、論壇、討論會等平台和小眾交流;藉由分享自身被憂鬱症與疾病纏身,展開心靈探索的過程,探討如何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本書用令人料想不到的方式,引領讀者發掘真我,在學習全然接納的過程中,發現全然的喜悅與靜好,體悟何謂「全然的接納,從日常生活中覺醒」。

★人,與生俱來就對「圓滿的結局」有一種嚮往

講笑話需要一句妙語,句子需要一個結尾。我們追求吃撐的肚皮和飽滿的荷包。女人和男人彼此尋求,希望藉著與另一半完整自己。我們追求命運,卻不了解我們就身在其中。

出於這份深層的不完整感,我們開始追求一個完整的未來,我們告訴自己:「我現在不完整,但有一天,一旦我找到我在尋找的,我就會變得完整。」

總有一天我會找到真愛,到時我就完整了。總有一天我會成功,到時我就完整了。總有一天我能完全的做我自己。總有一天我會被了解。總有一天我會成熟。總有一天我將為人父母。總有一天我會自由。總有一天我會快樂。是的,我會變得完整,總有一天。但不是現在,時間還沒到。

「但,就像海洋接納每一道海浪,我們的意識,也早已容許和接納此刻發生的事。」

這本書,談論任何人或物質都無法給你的療癒,因為你的本質已經完整。

★生命不會照著我們的計畫走

即使我們有最好的立意,做了最周詳的計畫,正面思考,好好禱告,企圖彰顯我們的使命,順著靈性發展,並且宣傳我們靈性上的進化,但事情仍不如我們所願的發生。也因此,我們也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最終我們仍無法掌控這個我們稱為「生命」的東西

若將每一個生命比喻為大海,海裡無數翻騰湧起的波浪,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挑剔波浪的美醜,正如我們無法抗拒生命中每一個未知的來臨。當我們因為生活壓力、現實條件等種種因素,忘記了「自我的本質」,大多數人會企圖建構且維持一個由錯誤概念構成的「自我形象」,我們不僅是在和當下的經驗對抗,更是與他人、與宇宙對抗。而這股來自我們內在的衝突,造就了外在衝突。

在本書中,我們將探究內在的衝突根源,因為衝突發生的地方也將是它結束的地方。

★英國亞馬遜書店四顆星半★ 高度評價
《沃金斯評論》評選世界100最具精神影響力人物

書名:不再試著修補生命:覺醒、面對,全然接納每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傑夫‧福斯特Jeff Fo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頂端↑
Page 5 of 5 < 1 2 3 4 5



板主:  留學生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29
紅兒 96
謝尚橗 88
圓仔寶寶 59
hui 55
CHC 52
golden621 48
大內高手 42
jcj 39
follow 34
yungshow 30
愛因斯坦 29
無極 28
元利 28
jwjwo 27
最新議題
[日文童謠]阿彌陀佛
by jwjwo
2025-07-05 12:36:17
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難,何時才能改善
by tenen
2025-07-05 09:40:15
試占丹娜絲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by CHC
2025-07-05 09:16:27
[日文童謠]觀音微微笑
by jwjwo
2025-07-05 08:19:57
還有一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6:08
還有二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3:37
還有二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37:00
今年的申请还有希望吗?
by singasong
2025-07-05 00:33:14
還有三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05:15
還有三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4 23:30:53
誰在線上
2 線上使用者 (2 隱形), 45 Guests and 26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84 議題
2160802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