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來辨別方位的,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辯方位。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指南車和日圭用來分辨地平方位元。日圭就是最早的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劃分得很細。只能用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大方位來描述方向和方位。風水術上用八卦來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東北方,震卦代表東方,巽卦代表東南方,離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兌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圭定位則將地平面均分為十二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磁鍼由原來的匙行轉變為針形,並由水浮磁鍼轉變為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楊筠松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幹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元系統,用於表示方位。於是,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占四十五度。二十四山從唐代創制後,一直保留到現在。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堪輿需要利用工具系統來準確測定地平方位。地平定位元系統主要有:
日景定位系統:在沒有發明指南針以前的古代,人們是用日景來定位的,日景測量的工具是日圭,當地時間的正午時,日景方位指向地球的正南北方位。
天星定位系統:在數十萬年內,北斗星的位置與地球北極的方位非常接近,故可以北斗星為參照物來確定地平方位。
地磁定位系統: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地球磁場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地磁定位就是利用磁鍼與地球磁場之間同極排斥,異極相吸的原理來確定地平面的磁方位。地磁定位儀器有羅盤儀、經緯儀、電子羅盤儀等。堪輿用的羅盤實際上也是羅盤儀的一種。其優點是能直接測量出磁方位角,經緯儀是精密的角度測量儀器,用經緯儀測量地平方位元需要使用指南針確定起始方位角。所有的地磁測量定位儀器都存在易受到磁性物質的干擾和受到地球磁場異常變化的影響的問題。
堪輿所用的方位自指南針問世後都是以磁方位為准。
陀螺儀定位系統:是利用高速旋轉的陀螺,其中心軸永遠不會改變方向的原理來測量相對方位的。它不須依賴磁場來定位,測量精度最高,故可用於所有場合,太空船、超音速飛機、導彈的定位系統就是陀螺儀。缺點是價格仰貴,維護費用也高,而且使用時要用測量所在地的標準磁方位校準才能用於測量磁方位角。
衛星定位系統:是通過多顆衛星(通常用三顆)同時對同一地點的測量進行比較來確定該地在地球上的位置。衛星定位儀雖然功能強大,但目前的衛星定位儀的測量精度還不是很高。尚不能用於高精度的測量,當然不能用於堪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