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时期的风水名流
( 1 )愕里子
据《史记愕里子传》载,愕里子,名疾,秦惠王之弟,因居住渭南阴乡愕里,
故俗称愕里子。为人滑稽多智,有智囊之名。武王即位后,曾立以为相,秦昭王七
年(公元前 300 年)卒,葬渭南章台之东。死前预言,百年之后当有天子之宫夹
我墓。至汉代,果然长乐宫建在其东,未央宫建在其西,武库正当其墓。
( 2 )青乌子
又称青乌公、青鸟先生,据说活动于秦汉之际,曾著《葬经》一书,被后世风
水先生尊为鼻祖。
( 3 )管格
据《三国志 魏志 管格传》载:格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
不乐。人问其故,格日:“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墓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
,青龙无足,白虎街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
”后来果然如此。
( 4 )郭璞
郭璞( 276-324 ),东晋著名学者,字景纯,山西闻喜人。博学,好古代奇
文,又喜阴阳卜筮之术。东晋初,为著作侍郎,后被王敦任为记室参军。敦欲谋反
,命其卜筮,璞谓其必败,遂被王敦所杀,据说风水书《葬书》和《锦囊惊》为其
所著。
( 5 )陶侃
陶侃( 259-334 ),东晋沪江洵阳人(今江西九江)人,字行。初为县吏,
渐升郡守,后官至刺使,都督八州军事,为人严谨勤慎吏职,颇有政声,据《晋书
周访传》载:陶侃幼年丧亲,将葬,家中忽失一牛,寻牛时忽遇一老者,对他说:
“前冈有一牛,眠卧山污之中,其他若葬先人,后代位极人臣,贵不可言。”并指
着旁边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两千石。”按照他的指引,陶侃寻回失牛,葬其
亲于牛眠之处,并将老者所选择的另一处让给周访,后来周访于此葬父,果然升任
刺使,传公三代,其灵验一一如老者所言。因受这个故事的影响,后人称这个风水
宝地为“牛眠之地”。据称,陶侃曾撰有风水著作《捉脉赋》。
( 6 )韩友
据《江南通志》载:韩友,字景先,东晋舒县人,出仕之前,曾追随学者伍振
学习《易经》,并能图宅相墓。
隋唐时期的风水名流
( 1 )舒绰
据《浙江通志》载:舒绰,隋东阳(浙江金华)人。稽古博文,尤善相家。吏
部侍郎杨恭仁想迁葬祖坟,请舒绰等海内外五六个知名阴阳家为其选择佳地。然而
纵说纷纭,各抒己见,所选地点多个,不知哪个地点正确。然后恭仁便派手下人前
往葬地,各取样土一斗,将其所在方位和地理形势“悉书于历”,密封起来,然后
将样土示众。几位阴阳名家说后,人言人殊,只有舒绰所言丝毫不差。不仅如此,
舒绰还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即是福地,世为公侯。为了验证此话,恭仁便
与舒绰同到该处进行挖掘。等掘到七尺,便发现一穴,如五瓷大,有栗七八斗。原
来此地过去曾为稻田,因蚂蚁捞窝,故土里含米。尽管如此,死耗子还是让他这只
“猫”逮住了,所以当时朝野上下都以绰为神人。
( 2 )一行
一行( 673-727 ),唐代高僧,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精通历法、天文。
所提出的“山河两界说”,对后世堪舆家们的“界水理论”,有重大影响。
( 3 )司马头陀
根据《江西通志》记载:司马头陀曾学习堪舆之术,历览洪都(今南昌)诸山
,钦定佳穴 170 余处,多有所验。一日在拜见奉某百丈(即禅宗高僧)时说:我
最近在湖南觅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知识者。百丈问:“老僧可否住得?”答日
:“不可”。然后指着旁边在座的华林觉说:“此为主人也”后来李景让率众人建
庙于此,请朝廷赐号“同庆寺”,此地遂成禅学中心。结果与其预言一样。其著作
有《水法》传世。
( 4 )浮屠泓
僧人泓师,祖籍黄州(湖北黄冈),善阴阳算术。根据北宋李访《太平广记》
记载:武则天当政时,泓师曾帮着张说(燕公)在京城长安东南购置一宅,并告戒
说:“此宅西北地最是王地,慎勿于此取。”过了一个月,泓师又对燕公说,此宅
气候忽然索漠,肯定有人在西北角取土,燕公与泓师一起到西北角查看,果然有取
土处三处坑,皆深丈余。泓师大惊日:“祸事!令公富贵止一身而已,二十年后,
诸 君皆不得天年。”燕公惊问:“可否填之?”答日:“客土无气,与地脉不相
连。今纵填之,如人有痔疮,纵有他肉补之,终是无益。”后来后来燕公之子张均
、张即皆被安禄山委任大官,叛乱平定后,张均被诛杀,张即被流放。竟如其言。
泓师日:“长安永宁坊东南,是金盏地。安邑里西,是玉盏地。”后来,永宁坊为
王鄂宅,安邑为北平王马宅,王、马二人都进入官,王宅累恩赐韩弘正、史宪成、
里载义等,所谓金盏破而再制;马为奉诚园,所谓玉盏破而完也。
( 5 )丘延翰
字冀之。家居山系闻喜。唐朝永征年间以文章著名。后游泰山,与石室之中遇
神人授《海角经》,遂通晓阴阳,依法选择,无有不吉,开元时为同乡卜选葬地。
适逢太史向皇上奏日:“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派人挖断所葬之山的龙脉
,并下昭捉拿他,可是没有捕到。于是又下诏免去其罪,求其进京献艺。丘以《八
字》、《天机》等书进呈。被唐玄宗授予亚大夫之官,死后祀三仙祠。
( 6 )杨筠松
按《地理正宗》: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长期居住江西,号救贫先生。曾
以《疑龙经》、《撼龙经》、《立锤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被后
人尊为江西派祖师。又据《江西通志》记载:筠松,窦州人,僖朝国师,官至金紫
色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曾路过赣州,以
地理术行于世。自称救贫仙人。卒于赣州,葬于中乐口(今山西大同)。
( 7 )曾文瑞
江西宁都人,杨筠松高弟,作《阴阳问答》、《寻龙记》。
( 8 )范越凤
字可仪,号洞微山人,浙江缙云人,杨公高弟,作《寻龙入式歌》。
( 9 )赖文俊
江西宁都人,曾文瑞之女婿,世称赖布衣,为江西派第三代传人,根据屈大
均《广东新语 坟语》记载:“宋有赖布衣者,善相坟地,今广东故家大姓,其始
祖二世、三世坟,多赖布衣所定穴位。予宗有其二。谚日:族有赖布衣,繁昌必有
闻。
( 10 )廖禹
字尧成臣,(一说字万邦),江西宁都人,因长期隐居金精山,故世称金精人
。曾作《穴罚》、《熬极金精》。为江西派第九代传人,地理正宗认为其为唐代人
,《江西通志》认为其为宋代人,待考证